读老子的《道德经》有感

《我与国学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

天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示,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多么得博大精通,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一定要将国学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永远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二篇:读《老子》(《道德经》)有感(仲东东)

读道德经有感

姓名:仲东东 班级:11软嵌1 学好:20110508124

道家哲学的本质在于尊重,强者对弱者的尊重,人对自然的尊重,那才是真正的无为。这种博大的哲学观,可以说本身就超越了现在大多数的主流哲学。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我认为其实“道德经”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那几千字也没有什么意义。那几千字的内容,所阐述的道理也不是最值得我们去读的。

因为老子之所以说那几千个字,是他想要我们从那几千个字里感悟到“道”的端倪。“道”是无法说清楚的,他只能用那几千个字来体现出“道”端倪,从而让我们体会、感悟他所谓的“道”。其实那些用来体现“道”的端倪的几千字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体会到“道”的端倪。

“道”将你的七情六欲,你所观察到的色彩,你所听到的声音,你所闻到的气味……所有的一切有名称的东西,融合、融和成为了“无”。你原先的所有的有名称的东西,全部变的像水一般,然后又被太和的“道”揉和为了“无”的球体般状态。自那以后,你的任何一个原有名称的东西都变成了其中的一点。不闪光,但却依然存在。“道”不会磨灭你的情感,她只会把你的情感变得平淡如水。从此的你就会很变的很恬然,变的无为。你会突然明白,原来所谓的情感,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牵拌罢了。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

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昔之得一者”

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由此可见,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通过提出美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等道出了上述看起来是对立概念的一体性。辨证思想的精髓旨在指出了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即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一体两面,而且两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和相互转换的。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是绝对的。其中,事物两面的依存、对立和转换是绝对的,而事物两面的依存方式、对立的程度以及转换的方式和时机则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老子在第二章中在指出了事物的辨证特征后,最想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人们在做人和做事时都不要主观妄为,而要按照事物的规律——顺其自然。人们必须要懂得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人和做事后都必将会有结果,但结果如果符合了人们的预期也却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有功,结果不符合人们的预期也不代表这个人失

败,关键要看这个人是否是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行事。一个人如果能够秉持按照事物规律做人和做事,并且不以成功而喜、也以失败为悲,这个人就是一个符合“道”的人。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就会因无为而无败,因无执而无失。

老子多次讲到无为而无不为。但人们要想深刻领悟如何能够通过无为而做到无不为的道理却不是一件易事。人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无为”的核心和实质是顺其自然,“无不为”的核心和实质则是顺其自然后的结果,即“无为”是因,而“无不为”则是果。而其中的难点在于人们不知道如何做到“无为”,也就无法造这个“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常处于有为有执的状态,难得有清净无为的状态,何况无为无执并非是指人们不去做任何事。“无为”难在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而不妄为要求人们要懂得事物的规律是什么。这就是问题的真相!所以,要向成为得“道”之人,就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一个人在没有学懂做人与做事事的规律时,其妄为则是必然的!所以,一个人得道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事物规律的过程,离开学习事物的规律,也就阻断了提升人生境界的道路。

人们难以按照事物规律做人和做事的另一个难点则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摆脱自己的主观想法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所以,圣贤才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修身的重要性。小人比圣人容易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圣贤和君子要克制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服从事物的规律,而小人则可以为所欲为。

总而言之,人们之所以很难掌握辨证思想的根本原因不是辨证思想难于理解,而是人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人们如果按照事物的辨证规律去做就要损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且世上多数人都是如此,也就有了所谓“法不责众”的效应。所以,行君子和圣贤之道难矣,甚至是难于上青天!好在没有人强迫一个人去做圣贤和君子,一个人愿意做什么人都是自己决定的。古圣先贤们只是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世人罢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

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

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