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学会拒绝别人

如何让宝宝学会拒绝别人

如何让宝宝学会拒绝别人

勇敢而大胆的去拒绝别人,是很重要却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教孩子学会拒绝别人,会使孩子受益终生的。其实,拒绝别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么,大人如果教孩子拒绝别人呢?

1.帮助孩子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情绪

父母所要教孩子学会的拒绝,是一种经大脑分析思考后的有意识行为,是对人、对事作出的理智判断,它与孩子感情用事、耍脾气,或无端拒绝父母合理的要求是两回事。

2.鼓励孩子独立做事情

孩子已具备独立处理生活中小事情的能力,父母没有必要再包办代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日积月累的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才能有能力对父母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接受与拒绝的判断。

3.帮助孩子学会做些心理指令

父母要帮助、促使孩子下决心开口,如“我认为应该拒绝她的要求”、“没有关系,解释一下,她一定会理解的”等。

4.让孩子直接说出理由

父母要教导孩子,自己不愿意答应别人时,可以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对方的客观理由,包括自己的状况不允许、社会条件限制等。

通常这些状况是对方也能认同的,因此较能理解你的苦衷,自然会自动放弃说服你,并觉得你拒绝得不无道理。

5.让孩子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说话

告诉孩子,拒绝别人有时要和对方反复“磨嘴皮子”,直到对方认可。

比如同伴想玩儿自己的玩具,而自己还没有玩儿好,不想借出去时,可以用商量的语气和同伴说:“我还没有玩儿好,过半小时之后再借你玩儿,好吗?”如此,就巧妙地拒绝了对方,避免了一场冲突。

6.让孩子学会间接拒绝别人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式的拒绝,犹如当头一盆冷水,使人难堪,伤人面子。

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先承后转的方法,这是一种避免正面表述、采用间接地主动出击的技巧。即首先进行诱导,当对方进入角色时,然后话锋一转,制造出“意外”的效果,让对方自动放弃过分的要求。

7.教孩子善用语气的转折

告诉孩子,当不好正面拒绝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战术,转移话题也好,另有理由可以,主要是善于利用语气的转折:首先温和而坚持,其次绝不会答应,但也不致撕破脸。

比如,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由于先前对方在心理上已因为你的同情使两人的距离拉近,所以对于你的拒绝也能以“可以体会”的态度接受。

8.教孩子学会推迟别人的请求

如果孩子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父母可以教孩子用一拖再拖的办法,推迟别人的请求,比如说“我想好了再跟你说”、“我再考虑考虑”等,这都是一种委婉拒绝别人的方法,别人也会从孩子的推迟中,明白他的意图,也不会使双方过于尴尬。

9.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觉

孩子是最单纯、善良的,当他了解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给同伴带来了不愉快,心里也会感到不是滋味。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解释清楚,他的言行在对方内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当体验到了他人的感受时,孩子也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怎样让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拒绝。

10.教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应让孩子知道,通常人们总是碍于面子,推拒的话不好正面说出口,如果我们装作自言自语说出心中所思所想,对方便会知趣而退。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很多情况下,孩子在其中必须与他人共同分享许多权利,不能独占。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平和地、友好地、委婉地、商量地拒绝别人的要求;同时泰然自若地接受他人的拒绝。教孩子学会拒绝,是父母对孩子独立性和自主精神培养的一个方面

 

第二篇:如何让宝宝学会认错

如何让宝宝学会认错

20xx年05月16日 出处:pcbaby 责任编辑:张逸之

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怎么现在的孩子那么难管教,孩子明明犯了错,叫让他们认错真难啊,他们总是先找各种各样的理山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有些时候,他们的理由能让你无言以对,或者让你啼笑皆非拿他没办法。

一般来说,幼儿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道德观念也很薄弱,无论是好行为的养成,还是坏行为的修止,都需要父母耐心教导。现代儿童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有自主性,顺从性减低、责任感减弱、节俭意识衰退、好奇心却增强,这将导致孩子常犯一些与之相应的错误,如打人、咬人、抢玩具、撕书、乱扔玩具、乱涂乱画、食物咬一口就扔掉等等,但是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错误的行为,当家长给他们指出时,他们不会轻易认错,而是强调一大堆理由。

如何让宝宝学会认错

图片来源于CFP

现代的父母跟过去父母一样有爱心,但是在管教方面,却常常觉得比过去父母更艰难,因为,如果父母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管教技巧。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时,父母要在第一时间教导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使孩子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孩子。

案例1

情境再现:

妈妈:阳阳,你为什么打玫玫?

阳阳:因为玫玫先咬了我。

妈妈:玫玫你为什么咬人?

玫玫:谁让阳阳抢走我玩具的,所以我就要咬他。

原因分析:

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通过模仿学来的。比如阳阳抢了玫玫玩具,因此玫玫咬了他,而他再打玫玫。这种“示范”学习的行为,会在孩子之间一再发生。

家有妙招:

1.孩子之间为了玩相同的玩具,推打、争抢是常有的事,因此家长在处理时,需先看孩子双方是否有人受伤,如果有,须先护理孩子的身体。

2.如果争抢玩具是发生在幼儿园(或公共场所),就要让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任何一方的,而是大家的,不能独占也不能想要玩就玩,如果别人已先拿,那另外一方则需学习等待,否则老师会全部收回,不让任何人玩;如果争抢玩具发生在家里,就要让主人一方的孩子懂得,小伙伴是邀请来的小客人,主人应该热情招待客人。

3.不管任何理由只要打人或咬人就是不对的行为,都要批评惩罚。

4.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如何惩罚,如果孩子想不出来,父母可以提出3种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

如,A.取消玩玩具的资格;B.两人分开玩不同的玩具;C.站在镜子面前反省5分钟。

5.当孩子已经确定处罚方式时,父母要让双方大声互说:“对不起。”最好彼此握握手还是好朋友。

案例2

情景再现

老师:平平,你为什么把好好的一本书撕破?

平平:我不喜欢书中的老巫婆。

老师:不喜欢你可以不看,但不可以撕书啊。

平平:没关系的。明天我叫妈妈买一本新书还你。

原因分析:

父母有求必应。

可能平平以往的经验是,自己撕破书时,父母会帮忙将书粘

好或再新买一本,父母的有求必应,让平平以为父母是万能的。

家有妙招:

1.当孩子有撕书的行为出现,父母先要了解孩子是不小心撕破还是故意撕破的。

2.教导孩子物权的观念,让他知道幼儿园的物品是公家的,不可以破坏公物。

3.让孩子自己把撕破的书用胶带粘贴起来,老师可从旁指导。

4.取消孩子半天看书的资格。

5.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希望在家里和在幼儿园的处理方式一致。

案例3

情境再现

童童,你为什么乱丢积木?

童童:因为我不想玩积木,我要玩拼图。

爸爸:那要先把积木收好后,再拿出拼图玩啊。

童童:我不。我奶奶会收好的。我放好积木,奶奶就没事做了。

如何让宝宝学会认错

图片来源于CFP

原因分析:

家人过度保护和照料。

可想而知,每次童童把玩过的玩具推开,又拿出别的玩具玩时,奶奶都会跟在后面收拾。因此,童童根本没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的技能。这样的情况常发生在父母过度照料的家庭中,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忘记带书包,就哭着怪妈妈没拿他的书包等等。

家有妙招:

1.让孩子知道自己玩的玩具自己要负责收好,收好之后再拿另外一样玩具。

2.如果孩子坚持不肯收玩具,父母可以暂停他玩的权利,让孩子坐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玩。

3.和父母沟通,把收拾玩具的机会让给孩子。

案例4

情景再现

奶奶:贝贝,你怎么可以在家里的墙上、柜子上乱涂乱画啊?

贝贝:妈妈说我想画在哪儿都可以。因为我是小天才小画家。

原因分析:

父母没有告知行为标准。

显然,贝贝这样的行为在家里是被允许的,所以贝贝理所应当地认为他可以在任何地方涂鸦。生活中,许多父母不但没有告知孩子正确的涂鸦地方,还以为这样的教养方式是“民主”的。

家有妙招

1.让孩子知道墙壁、桌子、柜子等地方不是画画的地方,如果想画画可以向父母要求拿纸或者画在专门的图画本上。

2.让孩子自己把墙壁刷干净,自己把桌子擦干净,父母从旁协助。

3.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允许涂鸦的范围及场所。

案例5

情景再现

外婆:小东,你怎么每块饼干咬一口就丢掉啊?

小东:呜??

外婆:你说说看,为什么这么做?

小东:呜??(继续哭)

外婆:(自言自语)咬了一口就扔,多可惜(自己捡起来吃了)。

原因分析

没有教会孩子懂得珍惜。

当小东出现浪费物品的行为时,父母并没有教育孩子什么是浪费,日常生活中,孩子也从未体验过什么是节约、什么叫不珍惜。家长总认为孩子不吃就算了,也不值几个钱,有些父母会捡起来吃,有的干脆把孩子咬了一口就不吃的食品丢掉。

家有妙招

1.让孩子知道爱惜食物的重要,同时感恩农民种粮和工人制作食品的辛苦。

2.用故事告诉孩子,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小朋友还缺少食物,吃不上零食。

3.让孩子知道不好吃的饼干可以不吃,但不能咬一口就丢。

4.全家达成共识,不要帮孩子收拾残局。即使孩子想吃,也不要一次给他太多。

5.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让他懂得父母赚钱的辛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