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

两千多年来,大到治理国家,小到立身处世,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都以儒家思想为指针,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然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自然有一千多种《论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论语的内在含义,我阅读了南环瑾先生所写的《论语别裁》。从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介绍给我启示最大的三个方面。

一.欲仁则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它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想要做到仁,仁就能做到。人们的道德品质修养绝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的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塑造好的道德品质,“我欲仁”三个字是关键,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仁心的种子,但要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培育。孟子曾说“有些东西寻求就能得到,不寻求就会失去,这是有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德行就是这种东西,只要你想得到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努力去寻找,就一定能得到。

道德品质要靠个人修养,别人不能替代。那么,又该如何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呢?其一是学习,其二便是实践。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什么是道德,通过具体实践,把知变成行,知行统一。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都应该“欲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个人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仁”。

二、责己厚,责人薄

“子曰:‘躬身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对自己要多责备,对别人要少责备,就可以避开怨恨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秀品质,这是我们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责己厚,经常自省,对自己要求严格,就会不犯或少犯错误。责己厚,虚怀若谷,可以学到许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责己厚的人,也会责人薄,责人薄,则人易从,可以避开怨恨,有许多人愿意亲近你,朋友也会很多。

这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尤有意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独享了身边人所有的爱,而当我们踏入集体、走进社会,就会发现我们变成了一个个自私的个体,

对别人严格要求的同时却在放任着自己。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责己厚,责人薄”,学会自省,学会宽容。

三、贤与不贤者都可为师

孔子曾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心里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孔子在这里提出了贤人和不贤的人对自己精神境界的提高都有帮助,他们都是自己的老师。贤与不贤者都可以为师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扩大从师的面,去更好的进德修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贤者可以为师,贤者,今天可以理解为德才兼备的人,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见贤思齐”就是学先进赶先进,即以能者为师,只要别人思想道德品质有一个亮点,业务上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拜他为师,向他学习。

不贤者也可以为师,看见那些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就要联系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自省,进行对照检查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不贤者的缺点和错误,如果有就要赶快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这时,不贤者就是自己的反面教员,也是自己的老师。把贤者和不贤者都当作老师,关键要有一个虚心好学的态度,要有迫切求知的欲望,还有勇于自省的品质。自省是使人悔过自新、推人进步的内力,是自我批评、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武器。

看过这本书,让我对论语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论语》作为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许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历经两千多年仍万古常新、颠扑不破,值得我们当代人不断钻研、不断学习。

 

第二篇:论语感想

《论语》感想 大概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论语,教室空白的墙上会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记得幼时背论文中的句子时,也会学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好似晃脑就能理解句子中深刻的韵味。当时知识比较匮乏,比较难懂字中含义,嘴上只会挂上“三人行”。

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知后调也”,忽然又想起冰心的那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人因饱经风霜而愈益丰厚。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与考验,而正如古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历一次,方能成熟一点;体会一次,方能通达一点;战胜一次,方能自信一点。于是, 我们要像松柏一样禁的住严寒,去战胜那些汹涌而至的挫折。

以前对这句话一直是这样的理解,而再次读过,温故而知新。似乎又觉得此句更多的意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然后才启示我们要经得起考验,方能活出真本。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何?

时间是一位严格而公正的法官,经历了时间,经历了岁月沧桑和人情冷暖,许多人、许多事便面目全非,随着时间的流逝,如大浪淘沙,留下的、还是当初的模样的、还有当时的价值的越来越少。于是,越来越感觉到事事难料,许多冠冕堂皇的言论、许多道貌岸然的人并非如它表面上所展现的那样。历史便成了汹涌的潮汐,或许它曾经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也竟会忘却它的磅礴,忘却它曾经汹涌过,呼啸过,然而海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没有什么力量能将这足迹擦去。可以遮掩一时,却不能遮盖永远。“千秋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功过,盖棺定论。”论语中多有是辨别君子与小人的句子,发人深醒,可作为个人修养和处世观人的龟鉴,而所有的辨别道理也均逃不过时间的考验,正如一分钟的时间是不可能辨别出,这个人是“泰而不骄”,还是“骄而不泰”的,一切的一切,由时间来定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何为?

荀子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那么,如何做才能如松柏般经得起严酷考验,方显真君子也?

君子上达。面对考验,高明一点、超脱一点、豁达一点,不管有多么让人的笑颜难开。喜欢东坡居士的吟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身”,纵然一生坎坷,却将阳光洒满了心灵,在词中去豪放,留存乐观。

君子不惧不忧。面对考验,坚强一点、勇敢一点、镇定一点,不管有多么的让人毛骨悚然。喜欢司马迁的“大丈夫能屈能伸”,身受腐刑的他,一生遭尽旁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已逝宗族,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第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是对是错,留给被人去说,而历史的考验足以证明他的选择。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