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一、处世之道

1、结交高人、结交善友可以为自己增加口碑(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行、你自己得真行)

2、懂得保持低调是品格,懂得运用高调是智慧

3、先说自己不行,再展示自己很行。用低调的语言,衬托自己实际的才华,谦虚低调不仅是美德,而且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4、要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再考虑自己怎样做

5、了解一个人就是要了解他的需求,感动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需求

6、一个茶杯,要想从茶壶里得到水,杯子的位置就一定要比茶壶低

7、对待人时如果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应当和谐相处,要以德报怨,让别人感到你的宽宏大量

二、自我修养的提升

1、领导者要挺身而出,用事实说服、用目标鼓舞、用行动示范,给大家灌注这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2、成大业必立大志,远景规划、远大理想的提升,再加上个人目标的实现

3、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着

4、人考虑事情时也要分为上中下三等,前中后三层,力求万无一失,就和管理层的人才培养一样,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发现一批

5、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用人要优势互补,对于自己修养的培养,要文理兼备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曾几何时,当我们系着红领巾、戴着小黄帽,懵懵懂懂的时候;当我们高声朗读草船借箭、赤壁大战课文的时候;当我们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在我们每一个人幼小的心灵里都蕴藏着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名字:诸葛亮。虽然三国中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侠肝义胆的关羽、勇猛过人的张飞、精忠报国的赵云、老当益壮的黄忠。。。但是如果三国中缺少了诸葛亮,那就好似钻石项链上缺少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黯然失色不少。《向诸葛亮借智慧》这本书一改平日三国的研究切入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诸葛亮的管理才能。深入浅出,让人拍案叫绝。纵观其书,我认为总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为人处事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提升。

一、为人处事的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无时不刻都在贯穿着一个主线: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夏朝,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人不仅仅无时不刻在于自然界作斗争,社会纷繁复杂的斗争、勾心斗角的冷战也无时不刻在发生。因此练就一身高超的处事本领,是成为一个优秀社会人的前提条件。

在《向诸葛亮借智慧》这本书中,赵玉平老师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在东汉末年如此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下,诸葛亮运用其出色的处事技巧,独揽政权军权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最初的诸葛亮只是一个“躬耕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之间”的农夫,怎么一下就能跃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呢。其实他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结交了一些高人和善友,通过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使得他的威名远扬。他可以足不出户就名扬天下靠的就是这一手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学生,也应当结交一些知识渊博的善友和良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这些所有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得行”。

诸葛亮通过其高人一等的威望顺利的脱颖而出,但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并未表现出盛气凌人的领导架子,而是利用自己运筹帷幄的远见卓识一次又一次的带领蜀国走向强大。而他联吴抗曹的英明决定更是为后来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葛亮通过分析孙权和曹操的心理以及当前局势,发现只有联合第二名的孙权抗击第一名的曹操,才能使得刘备在夹缝中生存,事实证明,这种决断是十分正确的。诸葛亮充分考虑了孙权的想法,即如果他和刘备联合灭了曹操,自己就在接下来的吴蜀争霸中占据了相当的优势;而曹操更是这样想的。诸葛亮权衡之后认为抗吴比抗曹的难度要小很多,便当机立断的与孙权联盟。在这场决定刘备命运的赌博中,诸葛亮站在他人和自己的角度上考虑,同时分析两方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通

过权衡利弊,最终作出决定。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因此无可避免的会求人帮忙。在求人帮忙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应用到上述技巧,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他需要什么,通过自己的分析后,来制定满足其需求的措施。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太好听,但是这种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当然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部分,如果真的能够与其在知识上,思想上产生共鸣,这种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这又提醒我们一件事情,即广泛的涉猎各种知识往往会在有的时候产生奇效。

上述几条建议可以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又可以让我们在困难重重的社会角逐中披荆斩棘,那么这些就够了吗?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让自己的形象在大众心中建立起永远的丰碑。这就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胸怀来包容一切,具体的措施诸如以德报怨,让别人打心眼里佩服你,敬重你。要知道,人生来就带有利益的倾向,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的维护他,进一步讲,当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后,我们的内心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极大地仇视心理和逆反心理,往往会使我们丧失理智,因此以德报怨就显得尤为珍贵了。诸葛亮通过对誓死不降的刘巴、黄权的优厚待遇,在君臣心中建立的良好的形象,同时也为本已光鲜亮丽的外表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面我们提到了诸葛亮脱颖而出的技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本身“很行”,自比管仲、乐毅的他并非浪得虚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真的出人头地,除了包装、机遇,还需要个人努力的奋斗。

二、自我修养的提升

古往今来,但凡大家名人,谈的最多就是个人修养的提升。的确,若只有外界的支持,而没有内在修养的培养,就好似一棵外强中干的的空心树,经不起风雨的洗礼。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自然有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在我看来,他所履行的宗旨有以下几点:

1、成大业必立大志,远景规划、远大理想的提升,再加上个人目标的实现

诸葛亮出山之前,虽然身处偏远乡村,却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同时又能把握历史脉搏,预测历史趋势,是什么样动力驱使他了解天下大事,而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胸中的大志,是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驱使他,因为他相信,我就是乱世当中的英雄,我不甘做燕雀,我是志在高远的鸿鹄。有了高人一等的目标,必然要有高人一等的能力,因此诸葛亮广交善缘,一方面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优点,另一方面自我奋斗,用多方位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想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大志向,同时要有大学问。

2、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着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的事情没有一项是人无法完成的,但是这有一个先决条件:做事要执着,即坚持不懈。诸葛亮在刘备撒手人寰之后,对蜀国的各项工作呕心沥血,在晚年六出祁山,且不说他六出祁山在战略上是否正确,虽然没有最终一统天下,但他执着的性格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其实还有许多个人修养提升的途径,当然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但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一个人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并不能单单培养处事的技巧,那会使我们过于油滑而缺少内涵;我们同样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会使我们过于自闭而缺少交流。当我们真正的能把两个方面完美的应用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成功的曙光就已经不远。驶向惊涛骇浪的帆船已经扬起风帆,是我们拔锚起航的时刻了。

 

第二篇: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1 求职的学问

每个人都会遇到求职找单位的问题,怎样才能从人才堆里脱颖而出,被用人单位接受,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懂得自我包装展示的求职技巧也很重要,这里面大有学问。在这方面,孔明先生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在见到皇叔刘备之前,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介布衣,起点不高,一个山东青年,父母双亡,背井离乡来到这湖北荆州地区,他是跟他的叔叔诸葛玄来的,结果呢!这叔叔不久就去世了。诸葛亮无依无靠,带着弟弟诸葛均和两个姐姐艰难度日,真的就像他在出师表中写的那样,他是“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前程,孔明先生铆足了劲儿接连施出了四个奇招,第一条技巧,叫做借助口碑,迅速冒尖。第二个办法,制造差异,吸引眼球,我让你注意我。第三:欲擒故纵,激发需求。第四:高调出场,低调说话。通过这四招,孔明先生最终达成了心愿,被刘皇叔聘为军师,在自己的求职履历表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时候诸葛亮给刘备展示了一套天下形势策略一套整体方案。说的刘备心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后来就引出了火烧赤壁,占荆州、收四川,占汉中,天下三分。

所以有后人赞到,说诸葛亮这个人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这一年诸葛亮只有二十七岁,那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那么,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当中,诸葛亮究竟运用了哪些高超的求职技巧?他的成功又能给我们找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求职的学问》。 2 求人的技巧

生活中遇到小困难,亲戚朋友都能够帮我们,但是当事业遇到大困难时,要想寻求到帮助,就必须想点子靠智慧。失去荆州后,刘备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事业跌入低谷,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如果再没有人来帮助的话,很快就会被曹操的大军吞没,可是要想有人帮助,那也得有家底啊,像刘备这样的穷人谁会来帮呢?帮助他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呢?

关键时候,诸葛亮独辟蹊径,为他想出了一个难度极大的求人办法。这个方法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我们求人帮助,一般有四种方法。第一,“买”的方法。第二个方法,“求”的方法。第三条方法,“许”的方法。第四种方法叫“争”的方法。诸葛亮就告诉刘备,我们一定要找实力接近的人,跟他联合,争取他帮我们,这就是分析形势,争取实力接近的人来帮忙。当然这个争的方法其实很难做到,我们在寻求别人大的帮助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对方有什么回报,这恰恰是弱势一方最薄弱的环节,和孙权相比,

刘备那点家底小的没边,帮助刘备孙权能有好处吗?这也是诸葛亮的江东之行首先考虑到的。

那么,在底气不足的情况下,诸葛亮又会想出什么好的求助办法呢?就这样,诸葛亮独自来到江东,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求助大戏,在说服孙权过程当中用了更加精彩的第三个妙招,先在语言上占优,争取气势上压倒对方。最后力挽狂澜,帮助刘备度过了难关。那么,诸葛亮求人帮忙的技巧究竟有哪些呢?我们从中能带到怎么智慧的启迪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求人的技巧》。

3 用人的门道

有才的人总有点怪脾气,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现代社会中,除非是老板非用你不可,否则,谁会容忍有这么一个下属呢。但是如果你一味地“恃才傲物”,找工作就会有问题,那么这种人该如何求职?对于老板来说,有什么办法用好这种人呢?早在三国时代,在庞统的身上,诸葛亮就很漂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诸葛亮有什么高明的智慧?在这个问题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选人,不能光看顺眼不顺眼,如果说按照顺眼不顺眼这个套路去选人,事业恐怕就要出现危机。生活中这种人才可不是少数,而一般有才的人都有点脾气,那么对于这种特殊的人才,到底该怎么管呢? 成为军师后的庞统,终于有了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他给刘备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取西川。在取西川问题上,诸葛亮也很支持。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诸葛亮却选择了自己留守后方,让庞统和刘备前往西川,诸葛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生活中像庞统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也是才华了得,却傲慢非常,谁都瞧不起,自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对于这种人,诸葛亮照样能做到为我所用,而且让他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诸葛亮到底运用了什么方法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用人的门道》。

4 管人的谋略

[1]在事业发展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经营不善,两个公司合并了。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合并后,两个经理如何安排?人心如何稳定?这就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备取得西川后,总算有了一块立足之地,他可以背靠巴蜀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巴蜀之地,一直是刘璋经营,现在更换主人,如何安排刘璋旧部大臣的职务?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又显示了他管理方面的智慧,那么诸葛亮采取得什么策略呢?

诸葛亮采取的第一个策略就是由远及近,先严后宽,就是依靠这个刘备集团安然地度过了一次人事危机。刘璋旧部的大臣各司其职,人心稳定。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尽管有制度,仍然会有人搞特殊,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比比皆是,他可能是老板面前的红人,所以依仗着老板的权威,表现过分。那么对于这种人,诸葛亮又有什么高招呢?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于法正和许靖的管理是很有挑战性的,但这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管理老板身边的亲信人才,就是老板身边的人,他们在老板身边工作,关系近,水平高,有感情有能力,对这类人的管理特别敏感的。老板最尴尬的事情就是亲信犯错误。这类人一旦犯了错误,周围所有的人都盯着老板,看你怎么处理。那么诸葛亮是怎么管理老板的亲信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管人的谋略》。

5 信任的诀窍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单位里工作,在单位里工作的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人心不稳,但在单位面临权力交接、人事变动等等事情的时候,却往往会谣言四起,人心不稳。

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在刘备去世,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开始治理蜀汉政权的时候,也面临人心不稳的政局,麻烦事一件连着一件,可以说是队伍不好带了,人心有点散了,这个时候,诸葛亮就采取了很多办法来稳定人心,而富有智慧的诸葛亮,他的办法会是什么呢?而诸葛亮的办法,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他们能从诸葛亮的做法中,“借”到智慧吗?

我们知道,在今天的职场上,有一些人,他们能力很强,在工作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但他们也有烦恼,因为领导会担心这些有能力的人不听指挥,也会担心其中的野心家抢班夺权,在这方面,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做法,而他的做法还很成功,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刘备的信任呢?我们今天的职场能人,又能从诸葛亮的做法中,得到什么启发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信任的诀窍》。

6 稳定的良方

诸葛亮自从执掌蜀汉大权以来,他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这就是人心的稳定问题。因为老领导去世了,新领导上任,就算搁在今天的单位里,也会引起人心的浮动,何况刘备死后,诸葛亮还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他只是实际的掌权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引起人们的猜测和议论,下面当然是人心惶惶,那么,诸葛亮采取了什么办法来稳定人心呢?

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迅速稳定了人心不稳的局面,也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就像一个单位的领导,解决好内部问题,下面就是要解决发展问题了。诸葛亮也要发展蜀汉势力,但这时候,蜀汉政权

的内忧外患很多,那么,诸葛亮要发展蜀汉事业,他会怎么做呢?诸葛亮的做法,对今天人们,又提供了那些可以借鉴的内容呢?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单位里工作,在单位里工作的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人心不稳,但在单位面临权力交接、人事变动等等事情的时候,却往往会谣言四起,人心不稳。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在刘备去世,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开始治理蜀汉政权的时候,也面临人心不稳的政局,那么,富有智慧的诸葛亮,他究竟是怎样稳定人心,怎样带好队伍的呢?今天的人们,又能从诸葛亮的做法中,“借”到怎样的智慧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稳定的良方》。

7 处罚的谋略

我们在团队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属下犯错。有的属下在团队中的地位很高,有的人和领导的关系很近,而且他们所犯错误的性质也各不相同。面对复杂情况,团队领导究竟该做出怎么的处罚呢?《三国演义》中,蜀汉政权刚建立的时候,诸葛亮就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首先出问题的一个人叫彭羕,彭羕因为被刘备贬官,心存不满,竟然唆使马超造反,领导处罚属下犯错,分寸把握非常重要,处罚轻了无法服众,处罚重了凉了人心。

对待彭羕所犯下的错误,该轻罚还是该重罚呢?这就涉及到新领导上任的管理策略问题。巴蜀之地的旧主刘璋为人宽柔,在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刘备属于新领导上任,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尽快稳定蜀中政局。那么,对于彭羕的问题,诸葛亮究竟会给出怎样的处罚意见呢?第二个犯错的是李严,李严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先主刘皇叔临终前的托孤重臣,在蜀地有着很深的根基,与诸葛亮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我们在管理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一些位高权重的特殊干部犯错,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争议,威胁到团队的稳定和领导的威信。诸葛亮清楚李严的问题必须要处理,但如何处理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在团队中,还有一种属下身份特殊,和领导关系非同一般,比如马谡。马谡跟随诸葛丞相征战多年,两人关系情同父子。他这样的人犯错,当领导往往会非常为难。失街亭发生于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清楚,如果马谡问题处理不好,从大的方面,会影响匡扶汉室的大业,从小的方面会其他人留下徇私情的话柄。

那么,在法与情之间,诸葛亮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结果他针对三个不同属下所犯下的错误区别对待加以处罚,即收服了人心,又显示出了他在管理上的高超智慧。那么,诸葛亮处罚属下的策略都有哪些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处罚的策略》。

8 接班的讲究

在企业管理中,老板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手下的这帮人能力有,素质也不错,但要当接班人,总觉得条件不够。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我们事业的接班人,在培养和选拔后备人才上有什么诀窍呢?首先,领导管理团队,手下的后备人才分两种,一种是成熟型的,拿来就可以用,还有一种是长期培养的,虽然还有点青涩,但绝对有潜力,堪当大才。姜维就是这样的人,他人品好,文武双全,有智谋。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诸葛亮把平生所学全都教给了他,诸葛亮死后,姜维最终接过了大旗,成为三国后期少有的大才。另外,诸葛亮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使用上还有很多策略呢。在五仗原,诸葛亮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而此时,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自己死后,蜀汉政权能否平稳过度?能否给后主刘禅留下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最终他为后主选择了蒋琬。

诸葛亮为什么要选蒋琬呢?这种情况我们在管理种也常常会发现,新选拔上来的接班人,往往不是团队中能力突出、个性十足的人,而是平时表现不温不火,但做人行事非常稳健的人。这类人才最大的优点是能给一个团队带来和谐稳定的局面,而蒋琬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从而被诸葛亮选拔为身后的接班人。总之,在生前生后,诸葛亮精心筹划,巧妙安排,通过对几个人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最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那么,诸葛亮在培养选拔后备人才上都有哪些策略?

我们从中又能悟出什么道理来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向诸葛亮借智慧》之《接班的讲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