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情节,了解神话故事离奇曲折的特点。

2、品读精彩片段,启发想象,了解人物,掌握人物的形象。

3、学习运用场面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把握文章情节,了解神话故事离奇曲折的特点。

2、品读精彩片段,启发想象,了解人物,掌握人物的形象。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检查预习

1、检查《西游记》的作家、作品常识

(1)作者简介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漂泊到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2)《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2、检查重要生字词。

一、导入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以其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朴实通达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大家对《西游记》很熟悉,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看来个性鲜明的孙大圣最受大家喜爱,那么我们今天一起走进《小圣施威降大圣》。

二、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是“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在编排时只选取了标题的后半部分。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

提示:“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

1

四、人物名片 (1)大圣——

头衔:自封美猴王,又号“齐天大圣”,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属地:花果山。 装备:如意金箍棒。

技能:七十二变;筋斗云;*火眼金睛。

(2)小圣:

头衔:二郎神杨戬(jiǎn),道号“清源妙道真君”,我国神话中的第一得力战神。 属地:灌江口。 装备:三尖两刃刀。

技能:人神混血,力大无穷,法术无边,撒豆成兵,阙庭有神眼。 宠物:神兽哮天犬。

五、快速阅读

1、默读课文,梳理情节,并根据下面的提示复述课文。

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 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 后来,写大圣来到“灌江口”,冒充二郎真君,引起二次激战。 (大圣“败”走→二圣斗法→庙内周旋,再次被围)

2、小组合作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2)孙悟空有72变,文中共变化了几次?

请一位男生扮演活泼可爱的孙悟空,台词是:“我是孙悟空,我变??”;

请一位女生扮演英俊潇洒的二郎神,台词是:“我是二郎神,我变??来降你”。

(3)大圣的变化策略是什么?

提示:有生命的活物→无生命的土地庙→变作二郎神

六、想一想

1、情节设置对表现人物作用很大,看似简单的故事因为情节的曲折多变和生动活泼而更加精彩。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给同学听,并说说理由。

(要引导学生说出“情节”及“原因”,“原因”包括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示例:

(1)大圣变作大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

2

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圣被追得一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增添了喜剧效果。

(3)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

2、为什么课文不写大小二圣不一下子就拿出最高强的法术一两个回合便分出胜负?

提示: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那样写,就会使得文章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且文章的曲折性就没有了。

二圣是根据打斗时的战况和周围环境因地因时而变化的。大战几百个回合,表明变身斗法的艰苦曲折,旗鼓相当,亦表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骁勇顽强、机智灵活,难以降服。

七、练一练 挑战吴承恩:

请接着“围绕”,续写一段故事。

要求:①内容可写:大圣脱险;大圣被擒??②恰当运用人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③模仿课文的语言风格(活泼诙谐;称呼)

八、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精读课文

1、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提示:

喜欢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敏、坚毅 、勇敢、无畏、有正义感和反抗性。

喜欢二郎真君: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2、分析矛盾冲突: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背景和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大战几百个回合?而且总是孙悟空落荒而逃?

提示: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萨、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条,冒了天威,还自名为“齐天大圣”,所以二郎神奉命来到花果山降服孙悟空这只“妖猴”。

大战几百个回合,表明变身斗法的艰苦曲折,旗鼓相当,亦表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骁勇顽强、机智灵活,难以降服。这刻画了孙悟空桀骜不驯、幽默诙谐的特点,以及不畏强权、反抗镇压、争取自由的精神。

孙悟空屡败屡战,总是落慌而逃,原因是二郎神得到佛祖、菩萨、神仙、天兵天将的协助,人多势众,而且有比孙悟空更厉害的法术和法器,而孙悟空势单力薄。

二郎神是佛祖的卫道士(相当于军队和警察),是佛祖派来镇压犯上作乱的孙悟空的,代表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制度的帮凶势力。孙悟空是反抗强权的愚弄奴役和镇压统治、争取平等自由者的代表。

三、畅所欲言

1、《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的美好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然而从该选段来看,大圣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最终还是被众位神仙“围绕”,选段是不是表现不出大圣的那种美好形象来?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单纯从这个选段来看,孙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孙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孙大圣的本领不凡,特别是面对众位神仙的围追堵截,孙大圣无所畏惧,敢于同权威作斗争,其精神可嘉。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孙大圣被众位神仙“围绕”,但这并不影响选段中对孙大圣这位英雄形象的塑造,从中我们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他的聪明、机智与勇敢,他仍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美猴王,他是反抗强权的愚弄奴役和镇压统治、争取平等自由的代表。

2、学了本文,你可获得一些启示?

提示:

示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示例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示例三: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

4

四、写作借鉴

1.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提示:课文所选部分主要是记叙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过程,其中孙悟空的多般变身,以及二郎神的随之变化,写得曲折详细,故事充满了趣味,很能吸引读者。同时这场打斗经过,写得既紧张又诙谐。而孙悟空的不屈不挠,反应敏捷迅速,在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真正塑造出了一个美猴王的形象。

2.想象丰富,充满神奇色彩。

提示:文中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多次外形变化,都是作者巧妙想象的成果。一会儿天上,一会儿水中;一会儿变成麻雀,一会儿变成海鹤,等等,这多般变化,非一般作者所为,从中也可见作者的想象之神奇,生活阅历之丰富。而且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把读者带到神仙世界,并给以美的享受。

3.语言优美,对事物的描摹惟妙惟肖。

提示:课文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动物,作者对这些动物的描摹可谓真实、生动,哪怕是对动物细节的描绘也做到了刻画逼真,穷形尽相。比如写大圣变作鱼儿,而二郎神变作水禽时,文中写道:“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既描绘了它的毛片,又描绘了头顶,还描绘了腿,其中有外形,有颜色。再就是一些动词运用准确,表现力极强。作者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采用不同的动词,如写大圣变条水蛇时,文中用“游近岸,钻入草中”,一个“游”,一个“钻”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水蛇的动作。

五、小结: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充满神奇的想象,语言诙谐俏皮,表现了孙悟空不畏强权、反抗镇压、争取自由的精神,以及特立独行、自傲好名、桀骜不驯、幽默谐趣的性格。

六、作业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节课后,班内决定举行一次“走进西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2)【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沙和尚。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忠于职守,也很机警,不占小便宜、不好色、不好吃懒做。)

(3)【西游歇后语】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歇后语。

(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 )(猪八戒看唱本---冒充识字人)

(孙悟空变土地庙——露了尾巴 ) (猪八戒看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向你的同学推荐这部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曲折有趣,人物各有特点。)

5

 

第二篇:26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

富宁县花甲中学初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导学案

第六单元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学科:语文 教师: 审核:语文组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

1、 积累字词,了解吴承恩及其小说相关的文学常识。

2、 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真君的过程,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特点。

3、 品味赏析文章语言,感受幽默机智的表达。

【学习课时】2 课时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检测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编撰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 、 、 保护 西天取经、历经 的传奇历险故事。

2、吴承恩(1510——1582)明代山人,淮安山阳

(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

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漂泊到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3、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

4、为下面的字注音:

掣( ) 鹚( ) 翎( )

嗛( ) 淬( ) 青鹞( )

鹭鸶( ) 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花鸨( )

木木樗樗( ) 蓼汀( )

躘踵( ) 窗棂( )

愕然( ) 擎( ) 哪吒( )

幌( ) 提防( )

二、整体感知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

3、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 。

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 ,

结果 。

后来,写大圣 。

富宁县花甲中学初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导学案

4、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2、参看知识链接。

三、问题探究一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

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2、“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

猴精也!’”,这句话写“六兄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3、孙悟空变了哪些形象?二郞神又变了哪些形象?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四、问题探究二

1、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分别说出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想想特征。

富宁县花甲中学初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导学案

3、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