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黄永国(桂林市灌阳县红旗中学)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时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针对于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先由学生自评自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四、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作者简况的了解与识记,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及潇洒面对逆境的达观处世态度,培养积极面对生活逆境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2、难点: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深刻领会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教师活动】

1、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

2、让学生简要说说各自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烦恼。

3、引出课题并板书展示。

【学生活动】

1、欣赏歌曲。

2、交流各自的烦心事儿。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学生和语文课堂学习的距离。

二、了解常识(约3分钟)

【教师活动】

1、展示苏轼画像,让学生说说对作者的了解。

2、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概况。

3、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并对承天寺稍作介绍。

【学生活动】

1、了解并识记苏轼概况。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大致了解作者生平概况和文章写作背景,便于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

三、初读感知(约3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在读音上应该注意的字词,并读一读。

3、展示应注意的字词。

【学生活动】

1、齐读课文。

2、认读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并扫清认读障碍。

四、翻译课文(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提示学生学会借助课文的注释或相关资料书抓住关键词逐句翻译课文。

2、让学生派小组代表窜译课文。

3、评价指正,展示全文翻译。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学习翻译课文。

2、小组代表窜译课文。

设计意图:学会通过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五、品析课文(约18分钟)

【教师活动】

1、展示让学生分析讨论的几个问题。

①各段大意可用四字短语怎样概括?

②作者为何要夜寻张怀民?这说明了作者有怎样的心情?

③作者所见月景有何特点?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写法上有何妙处?

④作者的感叹表明了他怎样的心态?哪个字可作“文眼”?

2、让学生派代表交流分析探讨问题的结果。

3、评价指正。

【学生活动】

1、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讨论并解决问题。

2、交流分析探讨问题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六、概括交流(约3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尝试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点评。

2、让学生尝试归纳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

1、概括中心思想。

2、归纳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七、练习拓展(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学生练习背诵课文。

2、让学生说说学过本文后思想上的收获。

3、交流并积累有关写月的古诗词妙句。

4、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作品。

5、播放歌曲《追风少年》。

【学生活动】

1、练习背诵。

2、交流感想。

3、积累与阅读。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渗透人生观教育,拓展学习视野。

板书设计

22、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夜游寻伴——人闲(郁闷、孤寂)——叙事因

庭院月景——景闲(皎洁、恬静)——绘月景(运用比喻)      遭受失意,豁达面对

月下感叹——情闲(自嘲、宽慰)——抒感慨

借景——抒情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教学反思

由于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已多次上过《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而且还以本课的教学参加过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并赢得听课老师们的好评。我认为执教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

1、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朗诵训练,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识记。整堂课中都贯穿了诵读训练,开头通过初读感知课文,中间翻译课文以读促进理解,最后背诵练习加强识记和加深感悟。

2、注重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课堂上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问题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探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语文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如文言的诵读、翻译的技巧、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课外阅读与积累,等等。

尽管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作了好一番用心的修改与完善,但在具体实施中仍有以下不足之处需作进一步完善:

1、让学生谈各自在思想上的收获时,因为顾及课堂的时间限制而稍微不能放得开,未能让更多的学生作广泛而深刻的交流,可以试着布置让全班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本文的读后感,效果也许会更好。

2、对于课外阅读练习的布置,未能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应当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使练习落到实处。

 

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简介,掌握生词的含义,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优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开阔的胸襟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1、2

教学手段:2、3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轮明月勾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唤起了人们的伤疾忆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怀,每每提起月,老师总会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吟:人有??婵娟。是啊,这盈亏圆缺的慨叹里包含着多少的期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诵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

苏轼21岁中进士 ,13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他从青少年起便抱有济世之志,可是仕途坎坷,随着北宋的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43 岁(元丰二年) 因作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任职上苏轼备受监视,近乎流放。这期间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闲暇时纵情山水,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不朽篇章。

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寓居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这篇仅为80余字的短文真实地纪录了苏轼当时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断。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滴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三、教师范读:老师非常喜欢这篇课文,并且很想给大家朗读一下,让我们共同去欣赏美景,请同学们听准字词的读音,注意停顿和断句。听听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呢?(舒缓,抒情,感慨万千)

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水中/藻荇文横5.盖/竹柏影也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生读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2、指出一名学生读,教师同学互相评价,改进不足。

3、学生再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4、同桌互相听读,注意读出感情,并合作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外引导学生进行文言词语的积累及知识的迁移学习和相互印照:文言文常用词,户,念,欣然,遂,亦,寝,盖,相与,但,闲人,耳……户联系“木兰当户织”,“转朱阁,低绮户”“足不出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盖”,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蒲松龄《狼》);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耳”字可以联系“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原来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罢了

5、结合视频,疏通文意。

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找出疑难句子;然后,师生合作解决。(生翻译,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6、齐读:要求朗读语气要舒缓,要表达一种闲适之情,读时仿佛娓娓道来。

7、请同学们按叙事、写景、抒情把本文分成三层。

8、结合文意,带着感情,男读叙事,女读写景,师读抒情。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一句。(亭下:平静,优美;何,何,但:深沉,含蓄)

过渡:动情的朗读让我们共同走近了苏轼,了解了苏轼感情的变化。好的课文犹如一杯香茶,光读是不行的,还要细细的品味才能发现它意味无穷。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六、小组合作探究:

(一)品事

1、 记叙的部分交代了哪些记叙的要素?

(一)品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写景的句子好在哪里,分析其理由。

2、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二)品情

1、从全文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抒情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闲人是什么意思?

七、教师小结: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谪生涯中自我排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这篇文章通过对优美月夜的描绘,我们深切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官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他不幸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这足以表现出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我们更要体会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课外资源:

④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在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应怎样理解?学生就很容易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了。

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等 删(删除)补(增补) 换(替换) 调(调整语序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场做岭南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课堂 作业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 月色入户:(门) (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有关描月亮的诗句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

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失意苦闷

旷达乐观

抒情──月下感叹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嘉佑六年(1062年),苏轼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句,苏轼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 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贬去汝州。

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

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呢?

1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非常的美好,所以他想欣赏一番。

师:这是讲“夜游”的原因,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

2生:“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能不能找到有关本文背景的材料。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个背景谈谈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

生:因为他被贬到黄洲,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感到很寂寞,于是想找个好朋友一起聊天。

师:说得很好。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呢?

1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写景的句子。(板书品味写景)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 生:是月色。

师:很好。(板书月色)作者笔下描写的月色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怎么样)们再齐读。

师:月色是怎么样的呢?

生:澄清 透明: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澄澈透明)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1生: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生: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1生:淡雅。 幽静。 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齐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生: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生: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快乐的。

师:很好,我们永远都要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一切。现在,苏轼用他的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请同学们透过这张照片,体会作者的心境。要透视作者的内心情感,必须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前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1生: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2生: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3生: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4生: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赏我呢!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再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写景散文的一些方法。(板书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课。

板书: 是什么 月色

品味写景 怎么样 澄澈透明

学习方法 怎样写 虚实 意境 比喻

体会心境 知人论世 缘景析情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生1:空闲。生2:闲暇。生3:清闲。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5:闲情逸致。 生5: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把这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生齐读。)

师: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生1:乐观积极向上。生2:从容面对苦难。生3:豁达乐观。生4: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空明的是月光更是人的心境,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板书——闲人:豁达)

师:请大家背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

师: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你知道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哪个时期真正形成并成熟的吗?

师:就是在被贬黄州时。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屏幕显示余秋雨的这句话)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屏幕显示: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以前读文章,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读了《记承天寺夜游》,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

生2:以前被别人误解时,我都要沮丧好几天,跟苏轼比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

活每一天。

生3: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掌声)

生4: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消极的等待、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掌声)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月”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诗文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明确: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明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

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

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二、朗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明确: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

明确: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确: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

(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

从容)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

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

“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

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

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6.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

的?

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

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

“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

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8.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延伸】: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

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9..为何苏轼在被贬后却依旧有此闲情呢?

明确: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21岁出蜀进京时,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奋厉有用世之志。苏轼不仅对儒、

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

受到排斥打击。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贬海南,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以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的超越态度、禅宗以

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消解痛苦。

所以苏轼,既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故黄州、惠州、儋州:逆境

中的创作高峰——苏轼去世前

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

难能可贵。

三.再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

(一)、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皎洁、澄清、透明、、空灵、清丽、淡雅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

难能可贵。

(二)寻“乐”:

1、找原因:东坡为何深夜起行?(月色入户)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2、寻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无与为乐者)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

(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坏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

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3、赏月景: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1)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欣赏美景。(2)什么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衷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分析。月,竹柏影。(3)翻译。(4)齐读,并背诵这句话。

(三)“闲”的深究

1、发感慨:看着这样的美景,东坡发了什么感慨?(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翻译。(3)竹柏、月只

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4)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2、闲人为何意?(1)了解“乌台诗案”(2)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俸薪,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

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3)闲人:闲情逸致的

人。(齐读、背诵这句话。)(4)再次齐读,应读出感情:乐、悠闲。

3、师:这样看来,闲很难做到,怎样才能“闲”?在文章中有无告诉我们?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

追问:常人有何杂念?(追名逐利)

(四)总结:现在回过头来,回答上课前的问题,如何才能是自己的人生快乐呢?(1)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

(2)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即是主人

(3)胸中廓然无一物

教师小结: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

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

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1)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3)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2. 板书设计

3.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4. 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描绘 —— 庭中月色 贬官 谪居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写作背景

?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疏通文意

?给加点字注音。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解释加点字

?

?

?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

?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谈心

?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所以“欣然起行”

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作业

?改写课文:以散文化形式,或新诗分列句式,将课文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