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声音与生活 教学反思

6、声音与生活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 葛舒琴

本课是一节调查研究课,课前的调查是很重要的,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声音,但只是这样,太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因此还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声音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做不仅激起了学生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条理地分析、研究的习惯有好处,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不必要花费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将搜集到的声音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自己经过大脑思维、分析、总结、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学生经常听到,比较熟悉的声音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是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加深认识,并完善自己的想法。就象刚才这场小小的争论,如果没有另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可能他还没想到把某一首曲子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别人一说,他马上就想到了,无形之中完善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把课上的活动延伸到课下,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教育,何乐而不为?

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那么对声音的接受和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在学生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基础上,共同学习传递完整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对噪音知识的传授分别是:什么是噪音?(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生活中有哪些噪音?(建筑工地的杂音、火车的汽笛、机器的轰鸣等)身处嘈杂环境我们要怎样对待呢?(戴好耳塞,捂住耳朵,离开噪音区。)

抓住以上三点细节性的教学,学生能掌握耳的构造及听到声音的原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听到声音。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很熟悉的东西,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对声音的认识,和引发学生关于对声音问题的思考。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而且小音叉的音调比大音叉要高。如果同学们想做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选择长短不同的铁钉去做这个实验,去感受声音的不同。

在实验的设计上还不够合理,规范度不够。学生更多的是盲目的去敲击,而没有思考到敲击后所产生声音的不同。教师在引导上,除了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之外,还应该强化操作的要求,同时要渗透好本课的教学任务,明确任务。 再教设计:

引导学生听教室里的声音和教室外传来的声音,包括教室外面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哨子声、走廊上的脚步声、窗外汽车的喇叭声等等。并让小组进行交流。结合学生们对声音产生的认识,一起进行总结: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听到声音,当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更认真、仔细地掌握更多有关声音方面的知识。

 

第二篇:《声音与生活》教学课例

《声音与生活》教学课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声 》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声音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物体传声、自制乐器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声音的作用,找出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既可以帮助我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了解噪声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二、教学方法

“声音与生活”属于探究性活动,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来看,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活动比较多,而对探究性活动学生虽有了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另外,小学生对科学探究与一般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因而利用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构思:

1、 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解决课堂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情景,打破时空的界限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那些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也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1

2、科学知识目标:能自己描述乐音和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协作、合作进行研究活动的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与生活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收集的资料

七、教学实录: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铃声响了告诉我们上课了。

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声音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门铃响了告诉有人来了。

生:电话响了告诉我们来电话了。)

生:公鸡“咯咯”的叫声,告诉我们天亮了该起床了。

生:收音机的广播声告诉我们天气情况和全国各地的变化。

生:小狗“汪汪”的叫声告诉我们有没陌生人来了。

生:小羊“咩咩”的叫声告诉我们他饿了想吃草了。

生:母鸡“咯咯嗒”的叫声告诉我们它下蛋了。

生:身后汽车的喇叭声告诉我们有车来了,要躲车。

师:对,同学们要注意安全。

师:看来声音给能我们传递很多信息,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音与生活》一课。(板书:“声音与生活”)

(二)、 电教媒体,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声吧,下面我们边欣赏画面边听各种声音。

多媒体动画展示:

歌曲:《春天在哪里》,乐曲:《劳动最光荣》,汽车刹车声。电锯锯木头声。 2

师:想一想,这些声音使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春天在哪里》歌声让我的心情很愉快。《劳动最光荣》的乐曲使我的心情很舒畅。

生:刹车生让我烦躁不安。电锯声使我心烦意乱。

师:同学们还有那些声音使你心情愉快或烦躁呢?

生:大集上人们的叫卖声,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声,打架骂人的声,汽车的喇叭声,打雷的声音。

生:用吉他弹奏的《我有一个好妈妈》让人心情愉快。

师:让我们心情愉快的声音是乐音。(板书“乐音“) 使我扪心情烦躁的声音是噪声。( 板书噪声)那么什么是乐音和噪声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

乐音是指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演奏乐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

噪声是不同品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听起来有嘈杂的感觉。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种类很多,如机器的轰隆声,汽车喇叭的鸣叫声,建筑工地的嘈杂声,不和谐的乐器声以及鞭炮声,青蛙或其他动物的鸣叫声等等。

噪声的大小通常用他的强度来表示,一般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衡量,噪声超过60分贝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板书:“60分贝”)

(三)、拓展延伸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噪声的资料,下面请各小组组内交流自己的资料,然后再分组汇报。(小组内汇报)

师:各小组都汇报的差不多了,下面开始组间汇报。要求小组长首先发言,说出本组研究的问题。

生:我们小组的研究的是噪声的种类。

生:我们小组的研究的是噪声对人类的的危害。

生: 我们小组的研究的是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 。

生:我们小组的研究的是噪声对动物的危害。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知道噪声的种类,以及对人,动物,建筑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板书:“危害”)噪声的确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书中“活动2”讨论怎样减少噪声的影响和危害。(板书:“减少”)

生:可以在发声的物体上安装消声器,

3

生:禁止鸣喇叭。

师:要注意不是在任何场合而应市在闹市区禁止鸣喇叭。

生:可以种植绿色植物做隔音带。

师:对在咱们北戴河海滨就有许多路色隔音带。

生:在耳机上垫上厚厚的垫子能隔音 。

师:在耳机上垫上厚厚的垫子能隔音,但是同学们如果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也会影响听力的,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生:安装双层玻璃或用带皱褶窗帘都能隔音的。

(四)、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想了不少减少噪声办法,确实噪声对我们身体会造成很多危害,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无噪声的环境,想不想拥有一个无噪声的书房。课后每小组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然后评比。

注意以下几点:( 出示要求幻灯)

设计“无噪声书房”

1、房外选择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内选择易吸收声音的材料。

2、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减少噪声的传入。

3、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

(五)、板书设计

乐音

声音 危害

与 噪声

生活 减少

八、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探究活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通过“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声音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声音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怎样?”等几个问题,将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进而与小组人员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声纳”、“乐音”、“噪音”等内容的理解。最后, 拓展活动,让学生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中进行抽象,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在进行第一个活动“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后就要 4

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各种声音的共同特性,即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然后再围绕“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展开第二活动。这两个活动中,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展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小组把收集资料分类进行汇报,然后结合教材研究减少噪声的方法。认识噪声对人类影响和危害极大,增强环保意识。

3、本课的教学,利用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知道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噪声减少的处理方法。认识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我们觉得在网上下载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加以修改利用,这样就会节约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和教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