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格言育英才

三句格言育英才

——记山东大学马来平教授

吕晓钰 王 静 刘 星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专业由于缺少本科设置,知识结构横跨文理,因此该专业曲高和寡、生源短缺。就是在这样一个冷门专业领域里,山东大学马来平教授辛勤耕耘三十余载,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佳绩,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该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有效方法。

马老师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并入选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库及全国软科学研究会专家库。马老师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工作30余年:20世纪70年代末,加入自然辩证法研究队伍;20世纪80年代初,师从国内第一位自然辩证法专业博士生导师舒炜光先生。马老师培养的已毕业博士研究生中,两人的论文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人论文获评校级或院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中,多人考取全国知名院校博士生——仅1998~20xx年6年间,11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占学生总数(16名)近70%;其余毕业生顺利就职于政府机关、央企或省级媒体等部门。鉴于其培养学生方面的优异成绩,马老师曾荣获一次“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两次“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xx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教育厅、财政厅联合授予马老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马来平老师是如何在冷门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创造出如此骄人的成绩?他的学生又是怎样破茧成蝶,实现飞跃的呢?“学生们笑称我给他们传授了三条锦囊妙计。其实,所谓妙计不过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三句格言”,马老师如是说。

一、“用理想统帅一生中的一分一秒”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科技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们都熟知这样一句话:“用理想统帅一生中的一分一秒。”这是马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经常用来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发愤读书的一句口头禅——强调理想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一心向学、心无旁骛,树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并以此形成提高科研能

力、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近期目标。在3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马老师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每年4月研究生录取名单确定后,马老师总会与新生进行谈话,鼓励新生树立理想——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落实到学业上就是让研究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马老师把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知识结构进行分解,精选经典著作和必读书籍汇总成《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基本书目》发给新生,要求学生尽快投入学习,全面了解科技哲学研究范围,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确定录取到正式入学的这段时间内,马老师会根据各个新生的读书进展,与之交流讨论、解答问题。无形中,学生们的学制就“延长”了半年。正是在这半年的非正式学习中,新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专业基础得到加强,进而端正了专业态度,初步确立了学习目标。

硕士生蒋青海回忆道,当年4月他被录取后,马老师便建议他提前到校读书。由于本科阶段他学的专业是社会学,自己也希望在开学前能预先熟悉科技哲学专业的专业知识,于是蒋青海欣然接受了马老师的提议。可刚上自习没几天,他就有点厌倦了,常常溜到校门口的洪楼广场看别人下象棋。马老师从侧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要求蒋青海每晚11点给他发短信扼要汇报一天的读书进度和主要收获,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当面汇报。在马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这种汇报方式一直持续到9月学校开学。在此期间,蒋青海扎扎实实地阅读了一批专业书籍,完成了大量读书笔记,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生正式入学后,马老师针对每位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其确立不同的研究目标,要求学生细化目标、分阶段完成。得益于马老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很多学生将个人的专业兴趣升华成了终身的学术追求。王刚是在职博士研究生,入校之初他兴趣广泛,但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马老师根据其知识背景为他选定了“明末清初天文学与儒学关系”这一研究方向,并给予跟踪指导。很快,王刚便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王刚说:“入学后不久,恩师便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点亮了我的理想之灯,让我产生了做科研的动力。”理想催生的动力是惊人的,尽管王刚的家就在校园内,但为了节约时间,他坚持吃住在办公室,周末才回家,历时一年通读了《崇祯历书》《历学会通》等相关明清科学著作,积累了大量读书笔记。目前,王刚的毕业论文进展十分顺利。

在马老师的影响下走上科研之路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还包括他身边的其他人。某国企一位副总是科技哲学硕士毕业生,他认识了马老师之后,经常向马老师请教一些学术和人生问题,逐渐萌生并坚定了辞职投身学术的想法。20xx年,他毅然辞去年薪不菲的职位,考取了马老师的博士生。听说此事后,毕业后任职

于上海某高校的吴越秀博士特地发来短信:“您可以使您周围的人都变成博士,我一直都这么认为的。”

马老师希望学生们心无旁骛,把成为一名优秀研究生的目标贯穿到学习生活各方面,争分夺秒地为之奋斗。即便是在与导师交流这样的细节上,他也鼓励学生抓住一切机会与导师交流。“学术交流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但对于研究生来说,与专家交流的机会不多,除与同学交流外,最重要的就是与导师交流了。作为学生,除上课外,课余时间要积极主动、见缝插针地与导师交流,让导师的有限时间尽量为自己服务。”这种做法被马老师戏称为“榨取导师的有限时间,成就学生的无限人生”。他勉励大家:与老师交流不要有畏难情绪。那种平时故意回避老师,总想等到做出点成绩再与老师交流的做法不可取,只有随时交流,才能少走弯路。因此,马老师的学生都养成了在课后、与导师一同开会的路上、会场间歇或帮导师捎送资料时请教问题的习惯。

一旦明确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学生们的改变十分明显:每一个人不仅学会了积极主动地利用时间读书,还能自觉地抓住点滴机会思考、请教问题,扩展学术视野。现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史专业博士后的王彦雨博士深有同感:“马老师会为学生‘量身定制’一个明确可行的目标,鼓励他们自觉地为此奋斗。在跟马老师读博士期间,我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感觉自己充满动力,将时间抓得很紧,埋头读书、写论文、思考问题,甚至春节都不回家。因此,三年下来收获特别大,非常感谢恩师。”

二、“半部论语治天下,十本经典傲学林”

马老师认为,研究生打好专业基础的关键环节是熟读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因为经典是大浪淘沙精选出的最重要、最优秀的著作,代表本专业阶段性的研究传统或范式。阅读经典恰似与大师对话、与高手下棋,有利于学术进步,简言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十本经典傲学林。”

对于经典,何谓“熟读”?马老师告诉大家,“熟读”就是反复读、读懂读透,从三方面认真书写读书笔记:准确概括原著思路,恰当评价作者得失,独立提出个人见解。

上课前,马老师会发给学生们一份经典著作相关问题清单,让大家提前预习;上课时,要求每位学生踊跃发言。这在无形中促使学生在课前下功夫阅读经典。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马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不断追问、直逼本质的哲学思维方式。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有偏差,马老师就会通过步步追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认识。在马老师的课堂上,每每有学生会被问得哑口无言。为了避免在课堂上被马老师问倒,学生们会自发组织起来就所要讨论的问题提前预演。通过课前预演、课上实战的形式,同学们的思维严密性、逻辑性得到长足进步。马老师说:“在

课堂上带领学生花费数月时间阅读一本经典,目的决不仅是让学生读懂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示范如何来读经典。我的学生中,科研成绩突出者无一不是在苦读经典中打下了坚实根基。”

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中央编译局在站博士后刘海霞对马老师的“熟读经典”这一要求感受特别深。20xx年刘海霞以教育学硕士身份考取了马老师的博士生。入学前,马老师与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希望她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较为薄弱的专业基础;并指出,熟读专业经典,打牢基础,才能顺利毕业。这次谈话对原计划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刘海霞触动颇深,经过再三思量,她毅然辞去了工作。读博期间,刘海霞手不释卷,甚至吃饭时都在阅读经典或思考问题。虽然家离学校很近,她仍选择住校,将年幼的孩子交由老人照看,周末也坚持在校学习。经过三年奋斗,刘海霞的专业水平全面提升,毕业论文被评为20xx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现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的宋芝业副教授自硕士生到博士生阶段一直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其论文《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被评为20xx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篇高质量论文的顺利完成是与他严格执行马老师的读书要求分不开的。仅在博士生期间,宋芝业就自行购置专业相关书籍3000余册,按照马老师传授的方法或精读或泛读或节读,写下大量读书笔记。宋芝业得以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并在毕业前半年内接连发表五篇CSSCI文章,颇得益于这些笔记。

课余时间,马老师言传身教,带学生跑遍济南的大小书店和书市,传授大家如何淘旧书、购新书、复印稀缺书,搜集经典著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研究员刘晓博士,曾是马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之初,马老师发现刘晓所读的书数量虽丰,但鱼龙混杂,于是专程带他逛书店、书摊,特意指出声誉较高的作者、丛书和出版社。对于买回来的经典著作,马老师要求刘晓读懂、读透。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后,刘晓的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在校期间便与老师合作出版了一本著作,被多所高校列为科学社会学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毕业时,刘晓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了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博士研究生,踏上科研之路。

在“半部论语治天下,十本经典傲学林”这句格言的激励下,马老师的学生无一不注重在阅读专业经典著作方面狠下功夫。即使对已毕业的学生,这句格言仍发挥着深远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新刚是马老师带过的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深受马老师“熟读经典”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阅读经典。考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后,他仍然保持着这一良好习惯,随身携带《资本论》,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阅读。20xx年毕业时,

刘新刚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青睐,顺利找到称心工作。对《资本论》、《国富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现已成为刘新刚的学术研究方向。

三、“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

马老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另一句格言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在他看来,“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实现理想,以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严谨治学、奋斗不息。

马老师素以治学严谨著称。他常对学生们进行学风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优良学风对做人、做学问的重大意义;一旦发现学生有抄袭剽窃等行为,便立即严肃处置、绝不姑息。其治学态度使学生们在科研道路上刚刚起步便摈弃了侥幸心理,树立起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学问的端正态度。在学生发表论文这个问题上,马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在读研究生是否应该发表论文,学界是有争论的。马老师主张对硕士生发表论文不可以强求,但应该鼓励、提倡。他认为,小文章的写作,可以训练学生构思、选题、搜集资料的功夫,也是撰写学位论文的演习。马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授学生如何严谨写作,并在给历届学生做讲座的讲演稿基础上,撰写发表了《关于科技哲学研究论文写作的若干思考》《舒炜光先生教我怎样搞科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逻辑问题》《科研方法三题》《科研论文的选题艺术和创新》等文章。例如,马老师强调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选择有新意、比较关键、有前景的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搜集资料要做到一网打尽等观点,均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马老师教育学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文章的修改,并将此作为严谨治学的要求之

一。他常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他告诫学生,文章写成后,不要急于发表,应从大到论文主题是否凝练、框架结构是否合理、材料是否翔实,小至语句的流畅度和词汇的准确性等方面,反复推敲修改,不仅自己改,还要征求老师、同学等多方面意见。马老师常常挤时间,不厌其烦、字斟句酌地帮助学生修改论文。一篇文章常在师生间反复修改十多次后才得以定稿。经过修改,不少学生的课程论文都达到了发表水平。

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对于毅力,马老师有自己的理解:有毅力,就是做事有始有终,迎难而上,决不轻言放弃。为锻炼毅力,马老师青年时期常去喧闹的集市读书,逐字抄写冗长的书籍。马老师将这种通过坚持做某件事锻炼毅力的方法运用到了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收效显著。近年来,马老师倡导创办了电子版的科技哲学专业《阅读材料简报》。该简报内容为科技哲学专业相关的最新资料,还囊括了对当下社会热点的思考。学生们读后纷纷表示,专业简报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供了珍贵的专业研究资料,增强了同门间的联系。这

份简报的编辑由历届研究生担任,现任编辑是马老师的硕士生王静。王静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先阅读简报,写出摘要,再发给学生。该简报已做了近300期,每周至少一期,从不间断。王静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大幅度提升了学术水平,读研二时便发表了CSSCI文章,获得了第一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宋芝业跟随马老师读博时,年近40,家境贫寒。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的爱人不得不同时打两份工。马老师经常鼓励宋芝业: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要坚持学术梦想,不轻言放弃。在马老师的鼓励支持下,宋芝业以顽强毅力克服了年龄大、体质差、生活拮据等不利因素,真正做到了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毕业前夕仍埋头忙于修改论文,以至于晕倒在了书桌旁。最终,宋芝业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前夕,不少高校向宋芝业抛出了绣球,专攻数学史方向的他,选择了到我国数学史研究的重镇——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任教。

此外,马老师还特别注重调动学生自律的主动性。他常说:“师生默契是研究生在学业上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就像是拍巴掌,如果老师伸出手来,学生却把手插在裤兜里或藏在背后,无论如何,巴掌是拍不响的。” 马老师常给学生们讲硕士研究生郑言的例子。郑言是英语专业出身,但他入学时英语成绩并不突出,专业基础也较为薄弱。马老师告诉郑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不必气馁,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定能完成质的飞跃。郑言用实际行动“应击”了马老师“伸出的手掌”,甘坐冷板凳,大量阅读专业书籍,以“一网打尽的精神”搜集研究资料,两次到河北进行田野调查并进京复印资料,最终完成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并顺利考取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

30余年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马老师把自己体会、领悟、借鉴的三句人生格言升华为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以及合格研究生的近期目标,发扬以苦读经典为核心的实干精神,培养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三者相得益彰,在莘莘学子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致谢:感谢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程翠玉老师给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马来平.关于科技哲学研究论文写作的若干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

(10).

[2] 马来平.舒炜光先生教我怎样搞科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

[3] 马来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逻辑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待发).

[4] 马来平.科研方法三题[J].中国研究生,2009(7).

[5] 吕晓钰.莫向光阴惰寸功[J].中国研究生,2012(1).

[6] 蒋青海. 马来平:“苛刻”的严师,和蔼的“慈父”[J].求学·考研,2008(6).

[7] 郑言.“问题”学生与热心导师[J].求学·考研,2013(1-2).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年第8期)

 

第二篇:三句箴言

三句箴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