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报告

高中世界地理教学课例的实践探究

——以“南亚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为例

(蒋自然)

(浙江省浦江中学,322200)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问题的提出

世界地理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容博大芜杂,学生学习起来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快速接受。尽管新课标规定的模块内容中并不包含区域地理,浙江省高中基本都把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放在整个高二阶段来系统性学习。究其原因,地理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对地理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从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的近两年文综试卷试题来看,区域定位的思想每年都有很大比重地渗透在地理试题中。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区域地理知识已有一定概况性的认识,高中阶段则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尤其在世界自然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识记自然地理现象,更要使学生上升到理解、分析地理规律和成因的深层面上。因此,本研究报告选择“南亚”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内容作为教学对象。

2.研究的意义

实际上,各地高考试卷对地理模块知识的考查大多是放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如果学生能够快速的判定出该区域,便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在世界地理的教学中,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博大繁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从地理图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地理信息;注意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轮廓和特点进行记忆,通过适当练习,能够在脑海里建立起一张“心理定位地图”;经常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地理问题和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生态观。

(2)多样的教学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于世界地理内容来说,倘若一味的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必定让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枯燥和无趣。因此,教师在世界地理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思想:让学生在全世界各地旅游。这就要求教师在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对话式教学课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学内容的共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第二,教学内容既全面又突出。有的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区域地理内容就是知识的堆砌,而笔者则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不同的地理单元所包含的地理特征不同,因此教学中就不可能存在完全一样的教学方式;其次,高考对每一地理单元重要程度的要求不同,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难点鲜明突出;再次,根据各个地理单元特征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同,具体哪一种方式最适合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做到因“材”施教。在世界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人”施教,还要重视就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是指教材。其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澳大利亚的地形的时候,可以跟美国的三大纵裂带进行比较;讲到撒哈拉沙漠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印度的塔尔沙漠、新疆的塔里木沙漠等等。

(3)体现地理学 “博大”的学科特点和文科的“综合”属性。

一方面,世界每个区域所涵盖的地理要素和知识体系是非常庞大的,教学中要在尽量把地理知识介绍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另一方面,要突出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尤其是地理与政治、历史学科的综合,这也是高考“文综”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的要求和文综命题的一大趋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南亚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水文特点。

2.技能目标:理解南亚地区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难点:印度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孟加拉国为什么多洪涝。

四、授课时间

1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奥巴马亚洲行路线示意图

师: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结束为十天的亚洲之行,下面让我来看看奥巴马访问的线路图。请一位同学在地图上迅速指出这些国家的位置,并说出他们的首都。 生: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

师:我们知道,日本和韩国属于东亚地区,菲律宾属于东南亚地区,那么印度属于?

生:南亚地区。

师:今天我就来学习下南亚的地理知识。

(展示)南亚七国典型的景观图片

[作用]由“奥巴马亚洲行”这一时政新闻展开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新课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觉的自己所学知识乃身边实实在在之事;同时,把地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结合起来,让高二的学生文科科目的“综合”的味道,进一步促进其文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幻灯片1——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地理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生:南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印度洋的北部;大致介于北纬30°~ 50°,东经70°~90°之间。

师: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通常包括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有时候还要说出它的半球位置和交通位置。其中,经纬度位置对掌握区域定位的贡献最大。南亚大陆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用两组经纬线概括:北纬30°、40°、50°纬线分别穿过南亚的南部、中部和北部;东经70°、80°、90°经线分别穿过南亚的西侧、中部和东侧。

[作用]让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其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及时规范、纠正。另外,关于重要地理事物的控制性经线记忆,每个老师可能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总之要尽量选择些简单、形象、容易让学生记住的经

纬线。

3.幻灯片2——南亚地形图

师:请同学们阅读南亚地形图,说一说南亚的地形特点。

生: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中部有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师:(总结)是的,南亚大陆有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年轻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是古老低矮的德干高原;另外,南亚地区还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进一步引深)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到德干高原,分析一下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并阐述原因。

生:西高东低,因为德干高原上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作用]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话式课堂”的基础上,由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总结评价。这里要注意,引出问题时候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4.幻灯片3…——南亚的气候类型图

师: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我们在高一的时候就学过,亚洲南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生:南亚季风气候

师:请同学们回忆下南亚季风的冬夏季风向、成因以及与东亚季风的区别。 生:冬季吹东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季吹西南风,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东亚季风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原因均是海陆热力差异。

[作用]区域地理虽不是课标规定的模块内容,但模块知识的考查都依托“区域”这一媒介来体现的,而每一块“区域”往往都会涉及很多地理要素,因此高二世界地理的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将和该“区域”相关的模块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这也是区域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的隐性任务。

5.进一步分析南亚的气候

师:(过渡)政治课上,我们学过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南亚的气候而言,其普遍性表现在:纬度低、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大多数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请同学们在南亚气候图上找出非热带季风气候的“特殊气候”。 生:除了热带季风气候外,还有高山高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师:是的。南亚北部的山区有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另外,印度西北部有世界上著

名的塔尔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为什么在大多为热带季风气候的南亚大陆上会出现沙漠呢?那就让我们先回顾下导致沙漠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生:(合作学习)距海远、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寒流……

师:(补充、总结)沙漠形成的原因大体上有四种:①副高控制;②水汽难以到达(具体可能有深居内陆、地形阻挡、大气干燥等原因造成);③植被破坏;④寒流。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印度的塔尔沙漠成因有上述四种原因的哪些? 生:副高控制、水汽难以到达和植被破坏。

[作用]对高二阶段的文科生来说,在分析某区域地理现象成因的时候,可将该现象的所有成因进行“普遍”地归纳总结,然后再回到具体的区域中进行“特殊”地选择。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点。

6.幻灯片4——南亚的河流

师:请同学们从南亚的河流图上把该地区主要的河流找出来。

生:印度河、恒河。

师:(补充)南亚地区除了印度河、恒河这两条著名的河流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河流——布拉马普特拉河,该河流上游在我国的河段即为大家熟悉的雅鲁藏布江。在最新一期的《环球时报》中有这么一则新闻。

(投影)新闻——《藏木水电站截流令印度担心》。

生:阅读新闻、思考。

师:(引导启发)大家注意,这件事情就“奥巴马亚洲之行”的后两天,说明了什么?关于这个内容,留给同学们课外去思考,下节课我们讨论。

[作用]再次插入新闻,呼应本节课开始的“奥巴马亚洲行”,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也进一步促进学生践行其分析时政事件的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操。

7.大讨论——孟加拉国为什么多洪涝?

师:刚刚我们讲过,印度河流域比较干旱;但是恒河流域却相反,尤其是恒河河口的孟加拉国,经常出现洪涝灾害。请同学们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气候等因素,讨论一下孟加拉国多洪涝的原因。

生:季风带来降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救助能力差……

师:(归纳)①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降水集中;②风暴潮影响,带来狂风暴雨;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⑤灾害防御和救助能力差。

[作用]在世界地理教学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解释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与其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讲解内容,倒不如采取“头脑风暴法”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参与讨论。这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顺应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念。

六、反思与展望

1.世界地理知识具有内容多、容量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地图,将课堂知识整合在地理图表上。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又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贯彻意图。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远比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有效。这不但讲授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

3.促进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博大”的特点把其他各学科知识合理、有效地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求文科生多关注世界重大新闻,并结合地理知识及时分析、思考,这是培养文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