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原理总结

高三哲学原理总结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想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

的意识。

变式:

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想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认识论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要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所获取的感性材料必须合乎实际;必须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

①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

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重视调查研究,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 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联系1. 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 因果联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总处在因果联结之中,原因和结果是一种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

关系。

方法论: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认

识世界)

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改造

世界)

4.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互相影响的,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及其变化,部分也会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3)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 办事情也要重视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发展1.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 世界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同时,还要坚持适度原则。

3.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

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

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敢于接受挫折的考验。

矛盾1.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

2.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就是既要重视内因的决定作用,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

用。

3.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矛盾。

4.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 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遵循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

识秩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

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方法论: 要求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要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变式:

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

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这就要求我

们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7.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要求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变式: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 矛盾的分析法

① 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对立统一)

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主次矛盾、主次方面)

9.辩证的否定(扬弃)

辩证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而是肯定其中合理的部分,否定其中不合理的部

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篇:高考哲学原理总结

高考哲学原理总动员

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辨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 法 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 法 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 法 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 法 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5、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6、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7、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 法 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充分利用有利联系克服不利联系

3、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 法 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6、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 法 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7、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 法 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8、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 法 论: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9、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 法 论: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10、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 法 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11、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方 法 论: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 法 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1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 法 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1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观点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 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 法 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7、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要求我们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应做到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