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方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高 中 化 学 “五 阶 段 学 习 法”

咸阳育才中学 王 文 绪(7120xx)

关键词: 化学学习 方法

摘要: “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整理”、“完成作业”、“复习巩固”是高中化学学习五个阶段。本文论述了五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具体的做法。

高中化学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学习应有”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整理”、”完成作业”、”复习巩固”五个阶段。

一、课前预习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就是课前预读,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归纳要义。

“划”,就是阅读时划出重点、要点和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写”, 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以便带着不明白的、不理解的问题去有针对性地听课。

“记”, 就是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反复几遍,记在脑子里。

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预习有无实效,方法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预习中能在课本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而且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同伴不合理的解释。

二、课堂听课

1、听课的三要素: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听课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做题时会点拨思路,纠正错误,解答疑难,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边听、边记、边想。做到专心听讲,认真笔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听课时既要注意老师所讲的知识,还要注意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注意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说理、论证的过程,实验操作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内容。

1

(3)记忆:思维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时将重点、疑点、关键及时记录下来,课后再加以整理,复习时反复阅读并增加理解,就会将知识学活,将方法用熟,将规律搞透。

记忆要讲究方法。理解记忆、歌诀记忆、规律记忆、谐音记忆等都可采用。

2、听课的好方法: 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也应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眼、耳、手、脑并用。做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四到”各有其特点。眼到---对老师上课时的眼神、动作、表情、板书应明察秋毫,心领神会;对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的操作、现象不仅看得全面,而且能分清主次,能捕捉一瞬即逝的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耳到---听清老师所讲的关键字词。手到---包括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和及时记好笔记。记笔记时可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

三、课后整理

上完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形成系统。可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更加完善、丰富、充实。可将课堂所学内容画成线条,编成网络;可思考老师的思维过程和方式、方法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可回忆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有那些创新之处。同样一节课,整理得好,可使学习效果产生质的飞跃。

四、完成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所学内容是否掌握?对关键之处是否理解?对相关规律和方法是否会用?只有通过作业才能检验。也只有通过作业,老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有“作业本作业,课后整理作业,课外做实验、搞调查、查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科技创新、撰写科技论文”等形式。就完成作业本作业而言,应该做到: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做题三步曲:一审二谋三动笔,审即审清题意,弄明因果,明确已知和求解。;谋即谋求解法;动即动笔书写。三步曲中审是第一步,最关键,也最重要。审题一般有如下步骤:

①读:默读题干与问题2—3遍。

②画:找题眼画记号。

③联:联系题目主干信息之间、题干与问题之间、题目与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缺什么桥梁

④挖: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要回答的问题。往往对理解题有启示作用。例如数据:有用的数据,干扰的数据,多余的数据,隐含的数据?在审题时都要弄明白。

⑤悟:悟性是人的“灵感”,有丰富知识经验积累和沉淀,在遇到新问题时才会产生灵感,才能悟出方法,悟出技巧。所以悟性是积累的升华。没有知识不行,仅有知识不够。知识、方法、悟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才可形成能力。 2

2、回忆知识,确定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设计最优化的解题途径,制订出科学的解题方案。

3、规范书写,完美表达。按照化学科目解题要求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规范、完整的表达出来。

4、仔细检查,杜绝失误。解题结束时,要反复检查,看审题是否正确,书写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规范,是否漏解,是否有笔误等。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5、反思总结,寻找规律。一道题目做完后,要前后联系,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思考自己的解法完美吗?还有更好的解法吗?从中能悟出什么规律?什么技巧?什么共性的东西?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会做一题,学一法,举一反三;知一理,明一片,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巩固复习;

复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程序。有研究证明:对某一知识只有反复复习5—7遍,才能记忆牢固,应用时手到拈来。

1 复习的种类:复习可分为个人复习和在老师引导下复习。在老师引导下复习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与新课内容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 以旧导新。从已知引出未知,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可采用课前提问,课中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每章复习上完一章内容后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可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也可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将所学知识、方法窜线结网,迎接期末考试检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3)总复习。它是在上完高中阶段所有化学课程后进行的,可不受教材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由老师依据课标将所学化学知识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重新组合。通过总复习,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三个阶段。 2 复习的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个人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 3

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因此,在复习时对每一个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原理、仪器、装置、操作、现象以及实验过程的细微末节,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

3 复习的操作: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巩固、深化、提高、迁移和掌握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联想法是化学复习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方法进行相同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如复习SO2的制法、性质时,可联想到CO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

(4)归纳法:归纳是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等都可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5)联系实际法: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环保、科技新成就等实际,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学以致用,才能学得灵活。

化学学科不同内容有不同特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学习过程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既应遵循一般方法,又要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应将各种方法灵活运用。学习有法,学无定法;用之得法,才是良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4

 

第二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谈谈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大凡经过高中几个回合的考试过后,化学成绩不佳的学生总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化学很繁杂,记忆的内容较多,很不好学。其实不然,高中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其实是有规律的,化学学习并不真的是无章法可循。下面就来谈谈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来认识化学,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都有其严密的逻辑推理。化学知识无不渗透在我们身边生活、生产的每一个空间。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那么怎样学好高中化学呢?

第一、化学思维模型的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用途和制备。我们学习化学性质,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我们从化学角度认识一个物质是从认识其化学式开始的,如果掌握相关物质结构原理,性质也就一般可以推理得到。如同拖拉机、汽车、飞机的速度不相同一样,拖拉机、汽车、飞机的结构是不同的,最关键的是它们的发动机原理不同,才导致其速度不一样,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例证。同样,化学物质也存在着这种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怎样的结构就有怎样相应的性质。

统观我们的化学课本,不论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化学,无外乎都是谈一些基本理论和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理论有氧化还原、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解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等,元素化合物性质有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镁铝、过渡元素等无机化学内容和有机化学的烃及烃的衍生物、高分子等知识。其中基本理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有的涉及化学计算,有的涉及化学反应的快慢及转化程度,有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在动力原理(电化学),特别是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键)直接从理论上阐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高中化学基本上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块,。如IA的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以钠为代表进行讲解,钠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保存方法、用途、检验等。又如:VIIA的卤素:氟、氯、溴、碘、砹,以氯为代表,讲解氯的结构→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检验等等。其它各主族的学习也基本类似。我们学习化学知识,关键的技巧在于掌握学习方法。知识原理有一定的共性、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学好化学。

第二、注意静电力学原理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中学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内容部份,在学习某一元素相关性质时,基本上都可以用静电力学原理来分析某些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稳定性等等。

静电力学原理主要指库仑定律公式的应用:f = kq1q2/r2 .而这一公式的学习是在高中物理学的电学部份中才学到,对于高一化学学习,我们可以先记住这个公式,在应用这个公式时,不一定要化为国际单位制,化学上只是定性地利用这个公式来分析诸多性质。其中K为常数,q1 、q2为电荷的电量,r为电荷间的距离,q1 、q2可以同种电荷,则f为斥力;q1 、q2也可以不同种电荷,则f为吸引力。

例2.利用f = kq1q2/r2解释HF、HCl、HBr、HI的稳定性递变关系HF>HCl>HBr>HI,同浓度溶液的酸性递变关系:HF<HCl<HBr<HI,水溶液还原性递变关系:HF<HCl<HBr<HI。

同理分析原子核对最外层某个电子的吸引力:fF = k×9×1 / rF2 fCl = k×17×1 / rCl2 fBr= k×35×1 / rBr2 fI= k×53×1 / rI2 虽然9<17<35<53, 但rF

< rCl < rBr < rI ,且半径为平方关系,化学上半径占优势,所以fF> fCl > fBr > fI ,∴F、Cl、Br、I对H原子吸引逐渐减弱,H—X键越来越容易断开。因此,稳定性HF>HCl>HBr>HI。

同理,可以计算得到 fF-> fCl- > fB-r > fI-,∴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因此,还原性F -<Cl- < Br -<I -,也即:还原性HF<HCl<HBr<HI(因H为+1价,只有氧化性,HF、HCl、HBr、HI的还原性即:F -、Cl- 、Br - 、I –离子的还原性)。

因为fF-> fCl- > fB-r > fI-,因此对H+的吸引依次减弱,在水溶液中失去H+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同浓度的溶液中H+浓度越来越大,酸性HF<HCl<HBr<HI。 例3.利用 f = kq1q2/r2解释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或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随原子序数递增,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如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解释Na、Mg、Al、Si、P、S 、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或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2-、F - 、Na+、Mg2+、Al3+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现假设Na、Mg、Al、Si、P、S 、Cl原子半径都相同,则各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为:fNa = k×11×1 / r2 、 fMg = k×12×1 / r2、 fAl = k×13×1 / r2、 fSi = k×14×1 / r2、fP = k×15×1 / r2、fS = k×16×1 / r2、fCl = k×17×1 / r2

∴ fNa < fMg < fAl <fSi < fP < fS < fCl ,由于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增大,原子半径有收缩的趋势,因此原子半径rNa >rMg > rAl > rSi > rP >rS >rCl

同理 O2-、F-、Na+、Mg2+、Al3+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F原子成键,B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因此,成键电子对只有均匀地分布在B原子周围,这样三个B-F键之间的排斥力才最小,所以BF3分子为平面结构,且每个角度均分为120°

从上述例证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化学性质与物理静电力学原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可列举很多很多。学习化学知识,如果擅于利用物理力学原理知识,化学并不难学。

当然,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要关注实验操作,注重实验观察,同时,还有很多具有特性的物质,需要记忆,这都是作为学习化学应必备的学习方法。对化学的学习,有点象写作,需要知识的积累,这里主要传授怎样寻找化学学习主线。化学表面上较杂,正是因为表面上较繁杂,好象各成体系,其实这也正是好多学生学习化学感到困难的原因所在,即:只停留在表面的书本知识上。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一条贯穿于学科内部知识的主线,同样化学也不例外。高中化学学习主线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用途、制备等。所有的化学知识原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一主线而展开的,只是不同的理论,侧重点不同而已。而所有的化学性质的成因,都离不开静电力学原理,因此,劝告学生要学会用物理学原理来分析学习化学知识,这样既是对物理学知识的提升,也能更好地更透彻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这样化学就不再难学了。

年轻的朋友们,高中各科的学习,主要在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提高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上述原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另辟捷径的一种化学学习方法,不访试试,定有很大的收获。

化学是高考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根据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和规律,我们要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总结并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在此就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以期与各位同学共同学习和老师的批评和指导。

化学学习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课前预习阶段、课堂学习阶段、课后巩固和总结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循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学习也显的非常重要,有了老师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打好基础知识,注重方法一定能把化学学好。

高中化学的地位之重,不言而喻,学习方法之重要就更不用说。现就老师的教导和自己对化学的学习和思考

二、利用好课堂40分钟

课堂学习阶段是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是我们接受化学知识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老师为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听好老师的课就相当于走捷径,利用好课堂就能牢牢掌握好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我的做法如下:

1 在听明白老师生讲解的基础上做好课堂笔记

上课阶段,我们要先认真听课,不要忙于记笔记,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老师讲解的内容上,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听明白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快速地做好课堂笔记,记录清楚这堂课老师所讲述的重点、难点、疑问点。对于没有明白的知识点,不要用过多的时间来思考,否则会耽误下面的学习,得不偿失。 2 先思考后发问

在课堂上,对于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先独立思考,自己先想想如何解释,不能解决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要注意在课堂上不能随意向老师提问,否则会影响老师的讲课进度。对于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问老师来解决,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特别的问题,要在课下问老师

三、课后巩固和总结阶段

这个阶段是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阶段。课后巩固和总结阶段是

2 准备纠错本

对于考试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的做法是建立一个错题笔记本,把自己容易犯错的题列入其中,并且经常翻看,记住,争取以后不会再出同样的错误。 3 要善于总结方法

化学中的解题方法非常多,有些方法还有一定的技巧性,一旦理解和掌握了非常有利于我们学习。如讨论法、十字交叉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差量法、守恒法、方程或方程组法、关系式法、终态分析法等等,总结起来有四五十种之多。 现以终态分析法为例说明。

终态分析法是一种忽略中间变化过程,以反应起始态和终态间守恒关系为切入点的整体思维方法。

例1:向一定量 Fe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50mL2mol ? L -1 的HNO3溶液,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NO(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mol ? L -1 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HNO3是否过量也不能确定,因而顺向求解比较困难。若忽略中间反应过程,运用终态寻求守恒关系,即可迅速求解。

解答:要使铁元素恰好完全沉淀,最后溶液必为NaNO3溶液,由原子守恒有n(NaOH)=n(NO3-)=n(HNO3)-n(NO)即

0.25L×2mol?L-1 -1.12L/22.4L?mol-1 =V(NaOH)×1mol ? L -1 ,所以 V(NaOH)= 0.45 L= 450 mL。答案为A 。

例2: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 KOH 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其余为 KOH 。现取1g样品加入到25mL2mol ? L -1 的盐酸中,多余盐酸用1.0mol ? L -1KO

m(kCl)=0.05×74.5g=3.725g。所以答案选B。

其它方法我就不再一一举例,总之这些方法都非常重要。

另外我还想告诉同学们几点: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实验才能学的更好。②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是我们学好化学的最有效的动力。所以,要想学好化学,就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③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记在心。像颜色、气味等都是做推断题的前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