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调查报告

-----------------以海阳海佳汽车城为例

目前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90%以上,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家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家族式企业易于创业,但在企业做大之后守业困难,如独裁、用人唯亲、产权封闭等,这些内部控制缺陷都极大地妨碍了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家族式企业要想实现永久持续经营,就必须进行改制,调整其产权结构,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和用人机制。为此,本人于 20xx年x月x日至 20xx年x月x日就海阳海佳汽车城为例的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通过资料查阅访谈、观察、实习等方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查,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海阳海佳汽车城概况

二、海阳海佳汽车城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

整,防止、发生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 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是由一个会计主体的董事会、 管理部门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旨在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 可靠性、执行各种法规条例的合规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包 括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对企业的 重要性的总体态度、意识和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控制程序是指为实现企业特定 目标而设立的程序与措施。 (二)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海佳汽车城作为家族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其内部控制缺陷便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为:

1、家族企业内控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

(1)家族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所以未能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即使己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家族企业组织结构特点是股东以自然人为主,占多数股权,这反映了其管理上的集权特征。家族企业的创立者或继承者,往往以较大的股份、较高的辈份、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家族企业中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家长依托家族的血缘关系,将企业的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或家族内部,从而建立了集中、稳定而强大的领导实体。股东之间、股东与关键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及亲友关系。这就决定了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不明显,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不大。家族式管理特点使企业缺

乏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两权分离和内部控制结构,不利于进一步的规模与实力扩展。

(3)家族企业制度不健全

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人事政策不完善。实行“任人唯亲”的人事政策,控制管理职能部门。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三是企业制度不健全,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较严重。

3、内部审计方面

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家族式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只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不够。其次,内部审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目前许多家族企业只重视内部审计查错纠弊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的监督职能,而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防护职能、评价职能、建设职能等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内部审计重审计监督,轻服务。

二、形成家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1)市场经济不发达

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发展的外部动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时时处处可见,市场竞争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影响内部控制的发展。

(2)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控制环境的实效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很多走向困境或破产的企业,在决策时,根本不作风险分析,更谈不上在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到处乱贷款、乱投资、乱担保、乱铺摊子,一旦出现资金断链或经营风险,就直接导致企业走上衰亡之路。

影响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失效的因素有以下方面: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者素质和职业水平低下;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政策部完善和员工素质低下。

(3)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企业内部对企业内的会计活动控制宽松、考核目标相对简单,加之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够严谨以及考核的目标不够明确,这才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4)外部监督乏力

外部监督即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对企业的会计活动监督力度不够,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很多方面未能以法律的形式来严格要求企业的相关人员,以至于出现外部监督乏力的状况。

三、 加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管理学家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即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1)、改变家族企业产权股权结构。家族企业不合理的产权股权结构使得家长制的管理逐步盛行。因此要全面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家族成员的股份要退出,中高层员工的股份比例要大幅度地增加,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推行大范围的员工持股计划。

(2)、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聘用管理人员。其目的是最终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内控体系。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和采取薪金优厚与违法严惩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

制,能力较低的家族成员要将职位转移给优秀的社会经理人。企业家族成员如果担任企业领导职务,应该和其他员工一样,依靠自身的管理和专业能力,而非凭借特殊的血缘、亲缘关系。

(3)、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各个机构权责明晰、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从而有效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保障所有者的利益,赋予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权,确保公司长远发展。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1)、完善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家族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特别是家族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主动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并提高审计人员在公司中的地位。

(2)、根据家族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家族企业内部控制更重视“服务主导”的职能。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保证企业实现目标,具有明晰产权和咨询的功能。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内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系统的评估,帮助企业经营者降低经营风险,确保企业顺利运行。

(3)、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会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能,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该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之下,并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一定数量的具有内部审计专业知识、经营风飞的独立董事,这样有利于维护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监督评价内部审计工作。

3、从思想上提商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包括采购、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的控制环境是由全体职工造就的,包括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所有员工。

(1) 提高领导的管理素质

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2) 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

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内控知识的高低尤为照要、.针对目前企业财会人员状况应从加强年度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上抓起.促进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差错。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应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四、 结束语

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中国的家族企业完全可以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改革措施,使家族式的管理在保持其高效特点的基础 上,吸取规范的公司管理中有序、稳定的管理要素,实现家族企业管理中真正 的效率,探索出一个合适、有效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让中国的家族企业真正

走向现代化、社会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第二篇: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调查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笔者近期对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已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工作。但内部审计从目前的普遍成效来说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要求。

一、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有的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

(二)审计处于低级阶段且专业知识不足。目前内部审计的职能应是查错防弊型与管理服务型紧密结合。但现状是由于基础管理的缺陷,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每月度将大量精力用于复核纠正会计科目及经营管理数据的正确性上,然后才能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加上目前内审人员普遍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匮乏,审计理论与方法钻研不精,因此更难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有效的审计分析、评价和管理整改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的浅表层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资本运作、投资、成本管理、产品定价方案评审与选择等重要领域,一般都无能力和条件开展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削弱了内部审计决策的质量。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和他们所审计的活动保持独立,这样才能做出公正、无偏见的判断。所以,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然而,经验证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主要源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设置的机构,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企业的利益限制。于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企业领导者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若服从于管理层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导致审计风险。此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公司、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同属一个机构,潜在的或实际出现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内部审计人员也要承担企业的经营责任,从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极易受损害,多数单位没有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而是由其他业务人员兼任,也没有赋予他们一定的职权,受执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限制,也很难开展内审工作。

(四)领导授权不明确、充分。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但客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更大,而企业决策层基本上没有授予内审对查证违纪违规问题的直接考核处分权,对被审计者缺乏直接的利益约束力,不能对违纪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依靠揭示、审计建议等审计职权很难实现审计纠错的期望目标,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改进意见有相当部分被审计者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五)审计人员的考核激励不科学。审计固有的监督性与批判性很少带来他人善意的理解,相反,经常会遭受冷遇、对抗、行政干涉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缺乏安全感的审计人员思想趋向消沉,工作缺乏责任心,工作中显得“顾虑重重”,严重影响审计行为的有效性。而绝大部分企业对内审人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忽视了这种特定现象,多采用惩罚激励而少采用奖励激励,往往使得内审人员辛辛苦苦工作,换来“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与措施

(一)内部审计机构要合理定位。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及及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组织框架中,内审机构应是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还可直接向股东大会极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中,内审部门应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并具备股东大会或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明确授予适度的审计事项直接处置权,以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审

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处置意见和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选拔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实行公开竞聘、多级考试等选拔制度,采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机制全方位地开发事业性强、业务素质高、能主动尽职的优秀审计人才资源,从而培养造就一批符合现代审计发展需要的各类型人才,并把他们配置到适合的管理或主管岗位上,不断提高审计人才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审计人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以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出发点,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经验表明,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关系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必须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使其不参与或负责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和其他业务活动,在其领导体制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经营活动的关系,避免一人既负责财会工作,又参与审计工作、既负责某项业务,又指挥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等职责不相容现象发生。此外,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业务中的实质性独立自主地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审计报告。 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也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手段。应当建立审计人员首先要明确其职责,以职责来决定人员,而不是确立人员后再赋予职责,通过划分职责来确定内部审计的权利,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和内容与其职责达到统一。

(四)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实施审计质量考核。重点应推行“主审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应建立有效约束、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则追究审计质量问题的有关人员责任及领导连带责任,即谁的过错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审计员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负责,主审对整个审计项目负责,并与奖金、荣誉挂钩。主管审计的领导主要对评价、定性、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审签,从而各司其职。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真正能为企业实现其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要

积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制,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的队伍,只有这样,才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

(六)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激励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考评激励、业绩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方式。在制定了科学化的考核标准基础上,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使审计人员的业绩公正地计量出来,从而实施有效的激励。一般应多采用奖励激励而少采用惩罚激励,因为奖励激励的正面刺激比惩罚的反面刺激更为有效。如果在审计管理中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找到最佳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奖惩方案,更好地利用审计人力资源,使审计员处在最佳的行为状态,并以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促使其有效实现审计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