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溪歌庄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诵读活动,学生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让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

(二)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阅读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

(三)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广泛大量的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通过踏实的践行活动,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学校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学校陈主任主抓,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设置阅读机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落实。

2、确立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阅读载体。这套读本由我校全体教师编辑,印刷,内容根据年级段的不同分为三块:低年级是浅显易懂的古诗;中年级是略有深度的古诗;高年级设计的阅读内容使散文、辞、曲、中华美文等,我校将以这套读本为载体,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2、班级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和图书角的管理使用,完善读书角。选出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和学生借书、还书的记录。

3、加快图书室现代化设施的投入使用,并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图书室,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4、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5、组织读书活动成果的评比及展示。学校将开展朗读比赛等多种读书活动,将优秀成果在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展板中展示。营造书香教室,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书香班级”。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星级评比,评选“读书明星”。

四、活动落实:

1、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2、提高课内阅读效率,研究课内阅读教学方法,建构课内外阅读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加强课外阅读经典的前提。教课文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紧扣一词,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联整篇;或精导一段,拨通全文或突破一点,举一反三。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做文章。

3、保证阅读时间。利用晨读15分钟、课间、午间活动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课下多读多背,使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4、突出环境熏陶。

各班着重构建诵读的“墙壁文化”。在班级墙壁精心合理布置有关经典诵读文章中的图画、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5、诵读指导落实。

结合教师读书工程,确保教师参与其中,诵读内容与所教年级学生同步,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经典,共同发展成长,既可增加教师文化底蕴,又可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增加指导的有效性。

6、创新诵读形式。

积极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之中,经常在小组、班级、学校开展演讲赛、接龙赛以及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使诵读形式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7、开展实践活动。

将经典诵读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诵读践行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等纪念活动。

溪歌庄小学将会让经典诵读积淀教师的底气,丰富学生的学识;打造教师的才气,展示学生的个性。让孩子们都能诵读经典,从而达到“读书明理,培德正心”的目的,真正让经典诵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彩!

溪歌庄小学

20xx年x月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石河完小

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得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基础性课程:

《语言与交际》、《跳绳》、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㈡ 进行前期论证

1、结合现有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内容。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符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㈢ 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方式与途径:

1、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2、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

3、学习——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

㈣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应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根据教师开发的主题或科目作相应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 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2、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3、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㈥ 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 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 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 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20xx.9.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