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对认知世界的启示

——《形而上学》读后感

自从人类诞生文明起,人们在谋生之余总会遐想这世界的奥义。人们总是希望以更普遍、更简单的答案来回答那些我们似乎无从入手的问题:世界的组成是什么?万物为何如此又将如何演变?人类在自然中是否特殊又是否肩负着某些使命?人类首先归纳出万物都趋向于下落——这是生活的经验。后来人们又继续寻找下落的原因——也许在牛顿之前还没有人能系统地说明引力——但却已经诞生了最早的“物理学”。此时此刻,必定还有人要刨根问底,探寻物理背后的原因,也就是物理学的基石。然而一旦至于此,问题便变得玄虚起来。一来是这种学问必须来源于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总结中,不能空空而谈;二来这种学问必须高于物理学的层面,必须能够充当物理学的基础而不是物理学的补充。

显然,这种学问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为高级的、最为统一的,它能为所有一切的规律提供理由,能为所有一切的现象提供解释,而它本身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毋庸置疑的。我个人怀疑这种学问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它应该是高于语言而独立于语言存在的,它不会因为语言的存在而产生,而我们又必须让这种学问依附于语言。无论如何,尝试系统地阐述说明这种学问都是必须的。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将这种学问命名,后人整理其著作,统称这一方面的文章为“物理学之后(metaphusika)。”在中国,由于《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汉语和日语中译为“形而上学”。

…… …… 余下全文

篇二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去世两个多世纪之后,“Metaphysic”一词方才出现。众所周知,后人编亚里士多德手稿时,编完《物理学》一书,便着手有关第一哲学手稿的编撰工作。由于手稿是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写就的,而且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并没有给有关第一哲学的这些手稿以一个总的名称,于是,编撰者就干脆为这本汇编集子起名“Metaphysic”,直译即“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由日本明治时期的井上哲次郎译为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形而上学”。取《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意。

(一)《形而上学》一书的总体结构

现在看到的《形而上学》通行本共分14卷。由于此书是亚里士多德不同时期的手稿汇编,所以在各卷之间会有一些内容上的重复,而且各卷之间也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是《形而上学》一书中的各卷基本都在讨论第一哲学的问题。各个时代的注释家就《形而上学》的结构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参照注释家们的观点,再结合每卷所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形而上学》的总体结构:

一、第1卷为全书导论部分,可看作全书的引子。首先,在告诉读者“求知是人类的本性”(p1)之后,亚里士多德很快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p3)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按照编者(也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意图,我们看到第一卷导论部分指明了以后各卷即将讨论对象是什么。其次,在这一卷的第三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我们熟知的四因说:形式因(本体亦即怎是,本因)、质料因(物质或底层,物因)、动力因(动变的来源,动因)、目的因(目的与本善,极因)。最后,亚里士多德对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柏拉图的“原因与原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回顾,并对以往哲学家的观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说明前辈观点让自己获益良多后,亚里士多德话锋一转,毫不客气地说前辈们的这一类“原因与原理”内容上显得浮华且模糊,并指出若要探求事物的“原因与原理”,必然同时探求亚里士多德自己提到的“四因”,或者四因之一或二或三。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作者:祁璇

班级:10级中澳3班

写作日期:20xx年6月1日

形而上学的常见问题

●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是不同的物体?

● 人如何维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么?

●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就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

1

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而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学体系。把存在形式化必然把精神也作为独立的形式与之区分,在实现了文艺复兴对上帝的否定从而使笛卡尔把存在与思维作了明确的二元分离之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就在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化的西方哲学中为发现存在与思维的形式并力图使之同一,就成了西方哲学家千秋百代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 …… 余下全文

篇四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

我认为这篇文章是精妙的论点,严谨的论述。作者认为,出于责任,出于本身善心的行为就是道德的。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比起《功利主义》,我也更喜欢这篇文章。

本文一开始先提出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部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解释了每个学科,也引出了什么叫做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定义为以后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然后作者强调文章的意图是讨论道德哲学,阐述了真正的道德规律是如何的,紧接着又上升一个层次说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必须是为了道德做出的,作者之后又解释了什么叫做出于道德。

文章进入正文,作者先阐述什么叫做善良,除了善良意志,没有无条件善的东西,它不因其他东西而善,是仅由于意愿而善,它自身就具有价值,而实用性只是阶梯,然后作者反驳了有些人说它不切实际,举了交易场和保护生命的例子,完全处于责任才有真正的道德价值,紧接着又区分了责任与爱好两个概念,得出结论,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紧接着,作者提出问题并论证了怎样才可以不须考虑后果。

这篇文章论证严谨,层层深入,作者也想到了很多可能推翻他观点的问题并进行反驳,中间穿插了实际例子,使论证更加有力,论证过程非常值得学习。而读哲学,我认为是用来理解后分析实际问题,判断实际问题中两难的时候应该怎样做选择,也给公共卫生制定政策提供了思考的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五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雷神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

摘要:我们人类道德的根据何在?我们凭什么为自己规定各种各样的道德金规则和义务?我们说一行为是善的究竟意指着什么?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部著作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行为,而是对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去行为之合理性阐明。虽然他的思想艰深,著作晦涩难懂,但他所讨论的问题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能认识这个世界吗?我应当怎样去行为?我可以期望什么?因之他的思想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也不例外。但个人毕竟知识有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能是浅谈自己的薄见。

关键词:到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根据、义务

“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1】(P24)在康德哲学严肃冷峻的语言外衣下,是一个倾心于关注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内核。在《纯粹理性批判》所建立的宏大理性基础上,对于实践理性即道德哲学的建构是其另一艰巨任务,主要以三部著作为主线《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 …… 余下全文

篇六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后感

要按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最高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形式。绝对命令的演绎过程缜密周到,令人叹为观止,细细品来却又令人感到望而生畏。在通读完这本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之后,结合各家各派对其的批评,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对康德伦理学的批评来自后果论(功利主义):考虑后果有时候比只考虑动机更重要。比如在孤岛上当只有一人能得救时,选择一个即将开发出抗癌药物的科学家优于选择一个破乞丐。可以尝试将“考虑后果”也可以作为一个善良意志的动机被纳入康德的体系吗?只要“考虑后果”符合可普遍化原则?但这个似乎与善良意志冲突了。更关键的是,如果这个口子开了,又有什么不能符合该原则呢?当我决定为了复仇而杀人,我可以这么想:任何处于我这种境地的人,都会做出杀人的选择。而康德绝不会同意杀人是道德的行为。康德的道德准则似乎只能困住不太机灵的人,这是麦金泰尔对康德的决定性批评之一。但麦金泰尔似乎忽略了绝对命令的第二个形式。无论如何,杀人的行为不可能以被杀者为目的。

其次,麦金泰尔对康德的批评之二是针对康德对于道德原则的“先验理想”:康德视道德原则神圣不可侵犯,希冀能摆脱一切经验的玷污演绎出绝对有效的先天道德原则。但这是不可能的。第一个缺陷已如上文所示;第二个缺陷则是,可普遍化准则的生效,无可避免地要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可感的社会传统。这可能助长某些习以为常的恶习。比如在一个提倡裹脚的社会,某个女子希望免受摧残,但可普遍化原则却制止她这么做。康德认为,可普遍化规定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那么,谁来规定可普遍化呢?一言以蔽之,“寻找完全独立于社会秩序的道德立场的企图,可能是对一种幻觉的探求”。

…… …… 余下全文

篇七 :《形而上学》读书报告(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整个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人们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则称其为“古代的黑格尔”。《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通过论述本体与本质、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范畴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本体”学说,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对后来的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在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当时,色雷斯已经处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其父尼科马可是马其顿国王腓力普的御医。青年的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就读,前后达20年之久。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到小亚细亚的爱索斯讲学,开始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活动。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普的邀请,去担任其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腓力普被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迅速平定希腊等地的叛乱,又挥师向东远征,先后征服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波斯和印度,建立起了跨欧、非、亚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334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起自己的学校,即吕克昂学园。据说,他常常在这里的林荫道上和学生一起散步,同时讨论学问,他的学派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逝世,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被指控不敬神,于是不得不逃到优卑亚岛的卡尔西斯避难,次年在那里去世,享年63岁。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我们人类道德的根据何在?我们凭什么为自己规定各种各样的道德金规则和义务?我们说一行为是善的究竟意指着什么?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这部著作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行为,而是对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去行为之合理性阐明。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哲学,并且大一学年论文就是关于康德哲学的,虽然他的思想艰深,著作晦涩难懂,但他所讨论的问题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能认识这个世界吗?我应当怎样去行为?我可以期望什么?因之他的思想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也不例外。但个人毕竟知识有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能是浅谈自己的薄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到道德现象,但这只是普通道德的层面,我们凭良心就可以判断出哪些行为是善的,包括目的上善的和手段上善的。但是我们会把这些善与本能的爱好混杂起来,于是我们做出了不是善的行为。一个目的上善的行为和手段上善的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良心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来。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善的行为呢?这就要求我们向道德的形而上学过渡。在经验的层面上,我们无法真正地区别出道德上善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总与经验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待过渡到形而上学的世界里,我们就能明确什么行为是真正意义上善的了。在那个“目的王国”里,理性为自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