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看自私的基因,多少也算是简单通俗的小册子一本。讲的是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基因和进化论放在一起,完全可以诠释生命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大体上自洽的体系,虽然很多细节还可以不断完善。Dawkins其实说,只要是碰巧的一些分子组合有自我复制能力,就可以说是生命,不一定需要DNA。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常人直觉上觉得进化论有问题的地方,是因为人类对复杂体系才刚开始懂些皮毛,并不一定是支持复杂体系的简单机制有问题。比如,博弈论里的动态平衡,可能帮助进化论解释很多费解的东西,比如为什么雌性要雄性追,即使心意已定,为什么人群里自私的人和无私的人比例是稳定的。

说到自私,对“自私的基因”最普遍的误解是,把“基因自私”和“生物个体自私”混为一谈。按照Dawkins的说法,所有基因都自私而盲目地追求在基因池里最大化,但只有很少的基因决定生物体本身是自私的。比如,确实有“无私”和“向善”的基因,包括人类的同情心。这些无私的基因也会自私地追求自身的最大化。它们没有灭绝,是因为它们和”损人利己“的基因在进化的博弈过程里达成了动态平衡。没有恶,就没有善,反之亦然。 但是我觉得决定一个人是否自私还是无私并不是由所谓的自私基因决定的,在我们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比如拿远古的猿人来说,当时他们的处于类似于共有的社会群体,他们并没有所说的自私存在,他们对于他们的种群都是一个无私的存在,但是到后来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逐渐拥有越多的社会的财富,人们开始争夺财富,逐渐变得自私,自利。但是我并不觉得由于外部环境改变会导致突然蹦出个自私基因。

…… …… 余下全文

篇二 :自私的基因 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 道金斯著 卢允中 张岱云 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1.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然 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 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 他主义。上面一句话中,“特殊”和“有限”是两 个重要的词儿。

书中论述的第一点:我并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我只是讲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准则。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希望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慷慨大度,相互无私合作的社会,那你就不能指望从生物的本性获得什么助益。让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吧! 第二点:教化或教育对基因的影响。

第三点:不对人类或其他某一种动物的行为细节进行描述。

本书所讲的自私或利他是指行为上的,而不包括主观意识上的或者心理动机。

一种利他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增加了利他主义者死亡的可能性,和增加了受益者生存的可能性,但实质来讲,不论利他主义者的心理动机如何,即不管他

是否真心利他还是假意利他,这种利他行为的实质都是生存可能性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反。即利他主义者的生存可能性得到了增加,而受益者的生存可能性却被降低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读《自私的基因》有感

自从老师推荐了《自私的基因》后,我就开始抱着基因是怎样的自私这样一个问题断断续续地读起了这本书。起初,我了解到这是一本很通俗易懂、没有多少术语并且附有很多有意思的例子的书。但刚开始读起来还是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有点似懂非懂(可能是中文翻译造成的意思偏差)和虚无的感觉,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于作者的一些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路,让我们用新的视角去窥探很多也许不曾被注意的东西。下面就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这本书的开始就说此书的前提是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讨论的只是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做才符合道德规范和准则。好吧,虽然我不太明白什么叫“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但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告诉我们所谓的“自私”只是行为意义上的,而非主观意义上的。之后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而已,世间的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机器,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基因繁衍下去。我们的存在,完全是自然选择和不断淘汰的产物,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保存和延续基因的存在。我们的饥饿、痛苦、快乐、满足感等……这些感受只是基因“设计”的“程序”,让我们在这些情绪的驱动下不断回避痛苦和追求享乐,以确保基因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这对于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后感:《自私的基因》

读书所得

还是上学的时候,教我生物进化论的老教授在讲有关生命起源的时强力介绍我们去读《自私的基因》。正好在前一阵子,远方的老友捎来了这本书,有意思封面一下就吸引了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看了很久才结束,很多看不懂的,但还是蛮有感慨的,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了解。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是在本书的前四章介绍的,介绍基因如何通过自我复制以致最后演变成现在的物种。第五章到第九章介绍基因生存机器之间的争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私性。第十章论述群居行为中的自私性。第十一章立足于人类社会,以基因复制类比文化传播,论述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现象,以说明虽然人类起源于生物界,但人类行为还是有其一定的独特之处。

基因和进化论放在一起,完全可以诠释生命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大体上自洽的体系,虽然很多细节还可以不断完善。Dawkins其实说,只要是碰巧的一些分子组合有自我复制能力,就可以说是生命,不一定需要DNA。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常人直觉上觉得进化论有问题的地方,是因为人类对复杂体系才刚开始懂些皮毛,并不一定是支持复杂体系的简单机制有问题。比如,博弈论里的动态平衡,可能帮助进化论解释很多费解的东西,比如为什么雌性要雄性追,即使心意已定,为什么人群里自私的人和无私的人比例是稳定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这本书的开始就说此书的前提是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讨论的只是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做才符合道德规范和准则。虽然我不太明白什么叫“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但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告诉我们所谓的“自私”只是行为意义上的,而非主观意义上的。之后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而已,世间的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机器,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基因繁衍下去。我们的存在,完全是自然选择和不断淘汰的产物,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保存和延续基因的存在。我们的饥饿、痛苦、快乐、满足感等……这些感受只是基因“设计”的“程序”,让我们在这些情绪的驱动下不断回避痛苦和追求享乐,以确保基因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这对于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就内容而言,这本书只是揭露了了一个露骨的事实,令我对基因有了重新的认识,它不再只是我之前所了解的那个单纯可复制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基因乃是生命传递的最本质的东西,而由基因所控制的躯体则只是一个基因用来庇护自己和繁衍的工具。生物所进化出的各种行为本质上是基因自然选择后的结果。而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而由它控制的生命体必然也是自私的,生命体表象的利他主义和合作主义,其本质也是自私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这是一本触动我三观的书。

初开始听说这本书,是因为自媒体《罗辑思维》的推荐,当时我还在上海工作,就去上海图书馆找来先翻翻,当时没有看完,真正看完还是在kindle上看的,看后感受颇多。

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步一步矮化的。哥白尼说我们生存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宇宙中心的观念崩塌,然后达尔文说我们是猴子演变的,人和猴子差别不大,再然后弗洛伊德说我们根本没有所谓自控能力,行为只是受到原始的'力比多'的驱使,道金斯则在这本书里更进一步,指出人不过是人类这种生物基因的容器,是基因传宗接代复制自己的工具而已。

按照道金斯的说法,基因在操纵人(或者说基因在推动人复制和传播自身),如同人在开车。车本身是没有方向感的,是人在选择方向。基因通过大脑发出的要满足自身基本需求或高级需求的信号来表达的实际复制自身的本能。同样,个体人生存也是盲目的无意义的,不过是体内基因的复制工具和生存容器,生存的所有目的不过是供基因更快速复制、更广泛传播、基因更加长寿这三个目的而已。他很会讲>故事打比方。虽然像是科普,但实际是篇结构严谨有根有据的论文。

作为进化论专家,作者提出了很多达尔文没有阐述过的新概念,通过对基因或对生物的利他行为也有充分的解释,例如人为什么帮助他人,为什么会欺骗等等。说的太有根据了,让我无言以对,但我还是想有气无力的申辩一下,人是不是还是应该和其他动物有所区别,至少人收到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双重感化之后,能够不断认识自身,改进自身,这些不应该是DNA或基因无意识组合和操纵的结果吧。但道金斯非常有力的指出,这些仍然都是基因在复制、传播、变异过程中无意识的结果而已。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 自私的基因 有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才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说实话已经把一些当时觉得很有趣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写一片读后感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唤起了我对认识自身的渴望,它远离寻常人生的科学和我们自己密切相联。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即便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事实上也无法真正延续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群彼此协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组所暂时构建以延续它们自己的机器,在生物界不朽的甚至不是构成我们自己的基因组而仅仅是基因,按照有性生殖的模式,我们的子代事实上只能继承我们基因组的一半,数代的传递之后,我们同子孙之间的亲缘关系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可能就已经相差无几。《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基因的天职是复制,而动物只是它们的生存机器、运载体。每个运载体——动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基因的寿命却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终结,个体完成职责后就被抛弃在一旁。有机体只是DNA制造出更多DNA的工具,即鸡只是鸡蛋为了再生鸡蛋的一种途径。基因的另一个天然特征就是自私。如果它不自私,而是利他主义者,把生存机会让与其它基因,自己就被消灭了,所以生存下来的必定是自私的基因,而非利他的基因。因此,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也是发生在生命运动各层次上的自私行为的原因。依此观点,我们生活的算是很悲哀……

…… …… 余下全文

篇八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看自私的基因,多少也算是简单通俗的小册子一本。讲的是自私行为和利他 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基因和进化论放在一起,完全可以诠释生命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大体上自洽的 体系,虽然很多细节还可以不断完善。Dawkins 其实说,只要是碰巧的一些分子 组合有自我复制能力,就可以说是生命,不一定需要 DNA。复制、变异和淘汰 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常人直觉上觉得进化论有问题的地方,是因为人类对复杂体系才刚开始懂 些皮毛,并不一定是支持复杂体系的简单机制有问题。比如,博弈论里的动态平 衡,可能帮助进化论解释很多费解的东西,比如为什么雌性要雄性追,即使心意 已定(确实有一种鸟,母鸟会等公鸟给她搭个巢,才会投降);为什么人群里自私 的人和无私的人比例是稳定的。 说到自私,对“自私的基因”最普遍的误解是,把“基因自私”和“生物个体自私” 混为一谈。按照 Dawkins 的说法,所有基因都自私而盲目地追求在基因池里最 大化, 但只有很少的基因决定生物体本身是自私的。 比如, 确实有“无私”和“向善” 的基因,包括人类的同情心。这些无私的基因也会自私地追求自身的最大化。它 们没有灭绝,是因为它们和”损人利己“的基因在进化的博弈过程里达成了动态平 衡。没有恶,就没有善,反之亦然。 但是我觉得决定一个人是否自私还是无私并不是由所谓的自私基因决定的, 在我们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比如拿远古的猿人来说,当时他们的处于类似于共 有的社会群体,他们并没有所说的自私存在,他们对于他们的种群都是一个无私 的存在,但是到后来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逐渐拥有越多的社会的财富,人们 开始争夺财富,逐渐变得自私,自利。但是我并不觉得由于外部环境改变会导致 突然蹦出个自私基因。 书中有一些相当之酷的动物例案,比如说雌蚜虫和雄鼠。 雌蚜虫能产无父的, 活的雌性后代。 每个这样的后代具有它母亲的全部基因。 顺便提一下,一个在母亲“子宫”内的胎儿甚至可能有一个更小的胎儿在它自己的 子宫内。因此,一个雌蚜虫可以同时生一个女儿和一个外孙女,他们相当于这个 雌蚜虫自己的双胞胎。 而雄鼠,是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怀孕的雌鼠一闻到这种化学物质,就能 够自行流产。只有在这种味道同其先前配偶的不同时,它才流产。雄鼠就是用这 种方式把潜在的继子或继女杀死的,并使它的新妻子可以接受它的性追求。 还有许多种类的鱼,并是不交尾的,它们只是把性细胞射到水里。受精就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