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孟二冬观后感

观《孟二冬》有感

在任课老师组织下我观看了纪念孟二冬老师的同名电影《孟二冬》,认识了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和蔼老师——孟二冬。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他

看完电影,我觉得用孟二冬老师在石河子大学所上最后一节课时黑板上写下的那句“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来形容孟老师一点也不为过。当今社会,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搞创作,互相抄袭借鉴早已是见怪不怪,在很多人眼中适当地借鉴别人是未尝不可的,在他们眼中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有新意,有创新,可以出书就是可以的。在交出学术成果时,问心无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孟老师不同,他每天白天上课,晚上11点半睡觉,早上四点起床,所有写东西、读书的时间,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也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刻苦学习才成就了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的突出成果,并且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当看到他拿着花费7年时间撰写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所换来的3万稿酬,给老师、学生、同事买书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他这样又是为了什么呢?在这个唯利是图,经济第一的时代,他这样做到底值得吗?在孟老师眼中,答案当时肯定的,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他早已把创作当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全部心血都花费在学术研究上,能有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无疑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他的一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已是对这些做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孟二冬》观后感

做一个纯粹的人

——观《孟二冬》有感

基础教研室 王倩

一个充满和煦春光的午后,在学校组织下我观看了纪念孟二冬老师的同名电影《孟二冬》,慢慢走近和了解了这位在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里依然保有一颗纯净之心优秀人物——孟二冬。

做为一名教师,他是勤勉敬业、认真负责的。

在他所任职的北京大学与新疆石河子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后,他主动要求前去“支教”。到新疆讲课的第二周,他的嗓子开始沙哑,还伴随着剧烈咳嗽,声音越来越微弱,不得不开始借助麦克风进行授课。《唐代文学》是孟二冬老师在新疆上的最后一节课,他以不曾褪色的激情和丰厚的学识讲解着唐诗之美。下课铃响起,掌声随之响起,孟二冬老师在学生的搀扶下走下讲台,回到房间,突出了压抑已久的鲜血。医院的诊断书出来了,他患的是食管恶性肿瘤,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恶性肿瘤几乎填满了他的食管。一年间,他挺过了3次大手术,切食管、切气管、开颅,但是工作没有放下。新一级的研究生去医院看望他,在开颅手术的前一天,他在病床前语重心长地给学生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这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在很多教授、名师日渐专注于如何提高经济收益,而渐渐将教书育人的本职放在了脑后。如果我们的教育界被这类人所充斥,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 做为一名学者,他是心无旁骛、专心治学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电影《孟二冬》观后感

电影《孟二冬》观后感

美良中学 符学琳

我校组织观看了电影《孟二冬》,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他心中有志、有智、有德、有情,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生命的火热激情,滋润和温暖了周围之人。孟二冬教授用服务祖国、造福民族的无私奉献,成就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他不愧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不愧为新世纪的时代英雄。他对事业的执著, 对学术的严谨,向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目标奋进,令人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做一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合格人民教师。

孟二冬教授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他身上所具有的深厚国学修养与鲜明时代精神,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治学是他矢志不移的事业。在一些人匆匆忙忙为名利奔波之时,他在少人问津的传统之学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他深知为学之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正是服膺了这种甘于寂寞、一心向学的学术精神,他才数十年寒暑如一日,笔耕不辍,切磋琢磨获得了优异的学术成就。博学而笃志,这是孟二冬教授不变的治学风格。“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在他痴情的讲坛上,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他心中总是念着学生,所以他总有不竭的动力与精力去付出、去奉献,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他以赤诚之心,将师者风范和奉献精神带到社会的大舞台中,持之以恒,无怨无悔。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之中,他从未失去对生活与事业的热爱、信心与勇气,他对待人生仍着独特的信仰与坚持,他的坚毅、顽强、乐观与从容令人赞叹。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作为教育者尤其是教师,不热爱教学则不可能热爱学生,不愿从事教学研究,也就不可能与学生 1

…… …… 余下全文

篇四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沂蒙红嫂纪念馆有感

保持党的本色,弘扬沂蒙精神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沂蒙红嫂纪念馆有感

20xx年5月,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有幸与单位30多名同志一同乘车奔赴沂蒙老区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

上午,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共分为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xx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战役厅主要展示了战役的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增援情况。支前厅主要向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

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运柴火1700多斤。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毅元帅曾经说:“我陈毅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给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 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2800多名烈士永远沉

…… …… 余下全文

篇五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周邓纪念馆有感

侦查二区队 学号:J10020227 姓名:祖国超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周邓纪念馆有感

昨天,我们试点班大队的同学们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周邓纪念馆。作为培训班学员之一,在接受了鲜活的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后,感受颇深。

清晨,当我们到达平津战役纪念馆前的胜利广场,天空有些阴沉,纪念馆主体建筑在阴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远远望去,高耸入云的刺刀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古朴庄重,雄伟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观展期间,所有人都怀着一份崇敬与肃穆的心情,跟随讲解员缓缓踱步于各个展厅。经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平津战役纪念馆是19xx年8月为了纪念平津战役而修建的,现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的重大节庆、纪念日,纪念馆都积极配合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部队等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展馆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和多维演示馆组成。陈列内容丰富,分为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6个部分,通过2500余件文物和多媒体、电动沙盘等各种现代展示手段,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战役的历史全过程,使爱国主义教育真实可信,易于接受。清晰的讲解,真实的图片,富有历史气息的实物展品,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烟四起、炮声轰隆的年代,都市的现代与繁华全部退去,而枪炮入党申请书声却在耳边轰鸣,冒着炮火奋勇向前的革命战士们身影在眼前窜动,血染的军旗依然飘扬——接着便是热血沸腾,恍惚间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参观天津周邓纪念馆和天津平津纪念馆有感

5月3日,我随着公司团委组织的10余名团员青年们一起,参观了位于天津周邓纪念馆和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在接受了鲜活的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后,我感受颇深。

下午,当一行人分别到达了周邓纪念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在周邓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湖,湖里有许多小鱼,红的,黄的,四周绿树成荫,引来好多小鸟,快活的在树林间休息唱歌。最显眼的要数那架飞机了。绿茵丛中放着一架14型678号飞机。这是前苏联部长得知总理没有专机,专门赠送给周总理的,这也是我国的第一架政府专机。周总理乘坐这架飞机,飞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了寻求和平、友谊,他乘坐这架飞机,多次出访印度、缅甸等国家。这架飞机除了给总理在国内考察和出国访问外,还担负着特殊使命了,那就是接送来访的外国领导。然而在平津纪念馆前的胜利广场,临近黄昏,纪念馆主体建筑在阴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远远望去,高耸入云的刺刀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古朴庄重,雄伟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观展期间,所有人都怀着一份崇敬与肃穆的心情,在张书记的简单介绍下,我们自由参观了各个展厅。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周邓纪念馆于19xx年2月28日,正值周恩来百年华诞之际隆重开馆。其展厅包括瞻仰厅、生平厅、情怀厅、专机厅以及竹刻楹联厅和书画艺术厅。平津战役纪念馆是19xx年8月为了纪念平津战役而修建的,现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参观学习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大岭山东江纵队抗日纪念馆思想汇报

参观学习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思想汇报

20xx年12月22日早晨7:00点,东莞华兴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一行6人,出发前往虎门和大岭山,到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大岭山东江纵队抗日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中国革命历史教育。

上午8:40分,支部成员6人到达东莞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进入纪念馆正门,迎面立着一座红色大型群雕,雕塑的是一群古代的销烟英雄形象。群雕的左边,圈栏立碑刻着:销烟池旧址。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英国、美国鸦片在此当众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在销烟池旁边的虎门销烟纪念碑台上,端坐着一尊林则徐的铜像。往前走是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的正楼。博物馆内的图片和文物,再现了当年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的相关历史情景。主要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有关文物资料,揭露当年英国侵略者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了林则徐等爱国官员的历史功勋,歌颂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物馆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以十分强烈的对比手法,客观、生动地展示了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让我们接受了一场深刻的中国历史教育,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我们不忘国耻,不忘历史!让我们深切感受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以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

抵达纪念馆后,小组成员怀着崇敬之情,依次步入馆内,驻足凝视高大的铁人塑像。此后,大家进入多功能报告厅,聆听来自铁人的真实的声音,并观看铁人的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我们看到了铁人艰辛的童年生活,对于他不断成长、奋斗的一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为之感动。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也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观看纪录片后,我们跟随讲解员自由参观展馆。“铁人精神”不仅仅是 “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我们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被铁人生前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染;被那种不顾伤痛,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井喷的奉献精神所震撼;被那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所鼓舞。铁人王进喜曾是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其精神激励了万千中华儿女,光阴荏苒,处于新时代的石油人,更应该了解铁人,尊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此次铁人纪念馆之行,我们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