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新梦想”的故事,讲述了"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愤青"佟大为从19xx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其中,“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泡妞失败,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事业受挫,野心受挫”的尴尬,“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兄弟走了,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梦”来标榜自己,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现实的利刃终将我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护”得太好,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是我自己放弃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600字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一)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收集整理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突出关注。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上好状态,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性格和关系变化,包括他们各自的爱情,除了偶现的动人妙笔,几乎全靠旁白帮忙。在讲述方式上,我没见过这么笨、这么匆忙的陈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厌烦,简直退化到早期作品《双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滥。设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仅借助于画面和情节,他们三人的性格和情谊差不多会坍塌。过于依赖旁白,就像强行灌输的评述,生硬地为观者构建对主角们的印象。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电影看完,心里确实有很多的感触,不仅仅因为电影本身,而是自己这离开学校两个月来的心里感受。刚好出电影院的时候天气还在下雨,情绪起伏更加动荡。

3月24号考完专业八级考试,我就离开了学校,4月24号我正式来远成上班,虽然在校期间参加了各种那个实习,但来远成,做外贸业务员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想起自己第一天来上班时的那种心态,觉得自己特别可笑,确切地说是有些懵的感觉。我大学的专业是外国语言与文学,以前没接触过什么外贸知识,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傻傻的,什么都不会做,在公司有没有认识的熟人,加之自己大学是在兰州读的,对武汉这座城市属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心里更加煎熬,当时的想法就是试试吧,不行就算了,反正这么点钱的工作也没什么值得珍惜的,权当实习吧。可随着我跟公司同事混熟了,搬来宿舍跟舍友一起熟悉之后,可能因为都是差不多年纪的人的原因吧,我跟大家之间的交流很顺利,关系也很融洽。在办公室,组长很愿意帮助我,一有问题他会很热心的为我解决,同事晓燕,昌齐,小双对我也很照顾,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周末的时候他们还带我去逛街,让我慢慢的了解武汉,在宿舍,跟瓶子,小丹,小蒋她们一起也聊得很开心。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

首先,关于本身的情况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平时看电影也不是特别得多,之前在朋友们的影响下,去电影院看了《致青春》,当时感觉很不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影院的音效,还有巨幕的效果都非常的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和妞妞一起看的,最重要还是电影本身的内容让我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吧。在此影响下,我看了原版的书籍,就感觉电影的效果那么的不堪一击,还是原版的书籍更精彩,看着更让人觉得热血澎湃,遗憾的一点就是后来没有很好的去写一个影评,看过了就扔了,感觉有很可惜,今天看了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在电脑上看的,效果还行,毕竟是是强大的快乐的播放器,也有点感想,因此就想写写影评,吐吐槽。在这里也希望我自己以后每部好电影都能写几句,好的话就斗胆推荐大家看看。 关于中国合伙人,第一个印象:一部青春励志的电影,对于那些刚入职场,或者是即将踏入职场的孩子,都是很好的激励吧,对于那些老油条的话,可能就是看的同时笑笑,然后继续自己奋斗的生涯。看完之后,头脑闪过一丝飘絮,想起人们曾经所对我说的男孩出了校园,才开始真正地成长,青春才刚开始,成功等待着你去拼取。女孩出了校园,青春将一去不复返,在一定的程度上我还是赞同的,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国度下面。不可否认,自己本身也存在一点这样的老旧的观念,希望以后能随着阅历的加深,能有所改变。(在此,希望女同胞们不要把我拉入黑名单)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合伙人到底是一部什么题材的电影,在看电影简介的时候,说是创业,然后看完之后才发现,在这创业的线索之下,隐藏的东西又有多少。

影片的时代背景跨越得比较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三大男主角的形象也是从一个大学学生到最后变成谈婚论嫁的成年人。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存在了两种语言,英语和中文,而之所以在这部话语电影中会存在英语,是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1980的中国,那时的中国大学生,人人都有一个梦想,不是中国梦,是美国梦。 美国在那时的中国大学生眼里,是一个可以改变生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至少,可以赚更多的钱。每一个学生的前半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被统一的规划成中考,高考,然后努力的为了去美国而办出签证。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多次高考,可是却屡屡受挫,这个人叫成东青,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留学教父。

成东青在自己的第三次高考后终于考进了燕京大学,这是一个他梦寐以求的学府,因为从他走进这所大学的校门,它拥有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机会, 在他走进校门的那一天,他马上结识了两个他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王阳,孟晓俊。两个同样拥有美国梦的大学生,他们不同于成东青,他们不是所谓的“土鳖”,而是有能力拿到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努力三年只为拿到的那一张签证,然后在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逍遥的走进机场,飞向自己日夜期盼能够到达的地方——美国。这三个以前从不相识的男人,在这一刻聚在了一起,没有人会知道,在几十年后,这三个人,到达了从未曾有人达到的高度。在他们三个相见的第一天,王阳和孟晓俊作为两个高高在上的才子,靠在成东青面前的墙边问成东青,“你最想去什么地方?”,成东青的回答非常朴实,“天安门”。当然这不是这两个人所会想到的回答,毕竟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没有一个大学生会不想去美国,不想去那个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地方——除了成东青。那一刻,在王阳和孟晓俊的眼里,或许成东青真的是一只“土鳖”,也只能是一只“土鳖”,因为他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却只是梦想去天安门,或者说,没有梦想。 这的确是不可想象的,“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日夜期盼的,努力了三年只为能够去到的地方,都是同一个——美国”,我能够想象,这是孟晓俊后来对成东青说的话,没错,在那个时代,去美国意味着成功,甚至你问任何一个在大学里学习英文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学英文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你——去美国。所以,成东青开始和王阳,孟晓俊混,也开始学起了英文。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一)

电影《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择,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

《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从19xx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屌丝逆袭”故事。

其中,“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泡妞失败、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事业受挫、野心受挫”的尴尬,“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兄弟走了、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商业奇迹,谨以二B和牛B的岁月,致他们终将牛B的青春。

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挣钱·面子·BOSS

张涛-------<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作为同样优秀的三个合伙人,在创业之初,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是挣钱,不断的的挣钱。这是他们最必须的。虽然都有出国的梦,远大的志向,但处在衣食住行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只有拼命挣钱。

成东青去做家教,以及私设培训班就是个例子。当然,王阳不同,在于他是一个价值观很特别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艺,即使身无分文他也能独善其身,但是这种人是很罕见的。其次,是孟晓俊,他有很强的美国梦,就像里面说的,出国是一个梦想,但是出国的梦想是什么呢?一番成就,很荣耀的做一名海龟,或者永远留在美国,除非过不下去。孟晓俊就是很典型的一个美国梦者,在美国的生活一直很窘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也只能委屈端盘子,他的梦想还是什么留美淘金吗?只是为了生活奔波罢了。

所以那个时代,生活的开始就是挣钱,没有宗旨和方向,只有结果。因为没有好的回报开始很快就会被夭折。联系到大学生就业,并不是说每一名毕业生一毕业就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即使你在做的工作别人并不看好,假如这是一个机会,但是挣的钱只有你最清楚。在学校里看到有学生做烧烤生意的,开始租场地,音响,烧烤材料之类,短短一年他们资金达100万,越来越成熟。这就是创业,中国式创业,从混中摸索然后成熟,成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