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影评 低俗小说

荒诞人生

--《低俗小说》影评

11广告学1班 孙磊 110907108

影片由6个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故事组成,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影片由五个部分组成:序幕、“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尾声。开头与结尾的两个故事相互连结,形成巧妙的环状结构。

《低俗小说》讲的其实就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昆汀用从个方面来展现这些小人物作为独立个体的复杂性,也运用多个角度来展现人在不同事件、场合中的不同地位,以此衬托这偌大社会中人的渺小。昆汀给予观众旁观者的角度,让观众以理智冷静的冷光看待这些兜转在社会生存游戏当中的小人物——其实也就是观众自己。电影中的现实影射着身边正在发生的现实。昆汀给了观众旁观者的权力,同时也告诉观众:他们也像电影中的小人物那样,浑然不觉地在无数交错的关系中生活,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黑社会老大马沙风光不已自以为能掌控一切,结果生活却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以最低贱的方式受辱。谁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小兔兔与小南瓜,两个为非作歹的无名小盗,抢劫饭店,却被行业里的两个老手撞上;文森特在前几幕有说有笑,在他与蜜娅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兢兢业业、节制、忠于职守的文森特,但他却在拳击手布奇的故事中不发一言而被击毙,手里还捏着一本低俗小说。这部电影中没有好莱坞电影中的“绝对主角”,没有哪一位角色有着好莱坞电影主角的“主角光环”,每个角色会有怎样的命运都无人知晓,例如文森特的死就很出乎我的意料。昆汀操着导演的刀,就像命运操着刀一样不经意的剪裁,各人有各人难以预测的发展。这种多角色的设计,在我看来确实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至少我无法预料每个角色将要面临什么样的事,就像我对我自己的生活也无法预料一样。

…… …… 余下全文

篇二 :蝴蝶效应、低俗小说影评

专业:2011级广告学 姓名:黄梅冰 学号:122612011091 班级:(2)

《蝴蝶效应》《低俗小说》《罗拉快跑》都是情节设置巧妙、结构独特的影片。

《蝴蝶效应》离奇的为埃文设置了闪回的特异功能,由此引发一连串的耐人寻味的改变命运的故事。其中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以后的巨大差别。但是,埃文不是上帝,他只能对自己做出改变,而不能直接改变别人。片子里不断地出现矛盾冲突和转折,来折磨着主人公埃文,也使故事更加曲折,让观众有更多看下去的欲望。刚刚觉得改变完美了,就会出现一个强烈的消极的转折,让埃文重新陷入现实与过去的矛盾中。接下来的就是新一轮的改变,新的一轮的期待。时序上,片子总体说应该是插叙,但又不是完全的插叙,埃文的每个命运都是用顺序的方式进行,但几个命运的衔接就成了标准的插叙了。

《低俗小说》采用的是“环状叙事结构”,影片中各个部分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例如,开始的小南瓜与小兔兔抢劫的场景,在片尾有呼应起来。这样的结构,被导演用来暗示暴力故事的周而复始,不断出现。也就是说在现实中类似影片中的情节总在发生,永不停歇。《低俗小说》还运用了“多角度”,举几个例子:在“香艳故事”中作为男主角的文森,相对于蜜亚在故事中的形象是保护者,可以说是相当正面的角色。但是到了“拳击手的故事”中,文森变成了一个只露了一面就被射杀的无名之辈。再比如:朱尔斯在与文森一起射杀公寓中的人时,毫无疑问其形象是一个“杀手”,但是在影片的后面,邦尼和南瓜头抢劫餐馆时,很明显朱利斯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杀手”而是一种拯救者的形象。这样的“多角度”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在一起事件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其自己参与到该事件中一系列原因和自身的状态,而处于不同时间和状态中的同一个人,其角色也是大相径庭的。偶发事件对人命运的改变。蜜亚的吸毒过量、布奇和马沙的巧遇、朱尔斯经历的“神迹”以及餐馆里的抢劫等等都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而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人物的命运。 《罗拉快跑》虚构了罗拉在拯救男友过程中三种不同命运,每一种经过都是虚构,但却都有可能发生。这三段不同的故事看起来没有关系,实际上都有联系。如在第一段中罗拉不会开枪的保险栓,是曼尼教会她怎样开保险栓,第二段里当罗拉拿枪威胁父亲的时候她已经会使用枪了,这体现了与第一段的联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命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片子中,我们看到被罗拉撞的保姆也许因为心情恶劣而绑架婴儿,最终被警察拘捕,走向监狱;她同时也有可能因罗拉的擦撞一时驻足,接着偶遇慈善团体,渐渐被同化成一个社会义工;也有可能因为罗拉的一次碰撞,接下来去买了彩票,竟然幸运地中了大奖,成为富翁,这样南辕北辙的人生发展都体现出这是一个因果无限牵连的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是未知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黑色通缉令》观后感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 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鉴赏 阅卷教师: 班级: 学号:064171450 姓名:余丰 成绩:

《低俗小说》观后感

正义者之路被暴虐之恶人包围,以慈善与善意为名引导弱者, 通过黑暗之谷的人有福了,因为他照应同伴、寻回迷途羔羊,那些胆敢残害、荼毒我同伴之人,我将向他们大施报复,到时,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圣经·以西结书·25章·17节》

说实话,以前我真不知道《低俗小说》这么有名,电影下载下来以后,第一遍看了感觉不过瘾,又看了第二遍。

《低俗小说》的导演是昆汀·塔伦蒂诺。他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观赏体验。它由“文生与马沙之妻”、“金表”、“邦妮的状况”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声5个故事组成。看似分开的故事,昆汀又巧妙的把他们连在一起尤其是序幕,两个劫匪刚要抢劫,镜头就切换到了朱斯和文生身上,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以为没劫匪什么事了,影片在尾声又给出了答案。这种讲故事的方法,我第一看到,真是佩服昆汀。从开头讲故事,中间3个故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在结尾又解释开头,真的很新奇。

…… …… 余下全文

篇四 :阿甘正传观后感

阿甘正传观后感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在影片的开头就用这句话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思考:每一个生命轨迹都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着。

阿甘的生命乐章是不是就是根据这样的话,这样的教诲而一步一步的走着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不是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或者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无法预料和无常无规,永远让你使料未及,无法琢磨。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一个让人深刻的镜头: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飞啊飞,缓缓地降落在坐在长椅等九路公交车憨厚的阿甘脚下,身边是来来去去的人。我想,这是影片中的一种暗示,暗示着阿甘的人品的纯洁平淡而美丽。 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亲缔造的,而另一半是阿甘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而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

…… …… 余下全文

篇五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所以有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其实是“希望”对于人是多么宝贵。是的,片中直接讲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许这正是作品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句话已成名言。

对我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于此。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作为一个怕死怕的要死的人,我很喜欢看一些临死体验的电影,喜欢看一些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活的绚烂,活的温情,活的洒脱,活的自由,或者是弥补什么,或者在救赎什么,或者死得其所,或者留有遗憾,都真切的表现出一种“死亡是自然规律”的平和,最近看的德国电影《敲开天堂的门》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它在黑色幽默中表现着温情,在无奈中表现洒脱,在荒诞中还原真实,看后,一种“死何惧哉”的情绪让我颇感>温暖,当然,同时,濒死的人们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我们该多么庆幸自己还活着,又该多么珍视身边的人和事。

故事中,两个病友,马丁和鲁迪都是得知自己将死的人,他们住在一个病房,不同的是,马丁性格更粗糙,甚至粗暴些,鲁迪性格更温顺,甚至跟懦弱些,显然,这是一个欢喜冤家的设置,两人会为些公共场合吸烟问题就互相看不惯,在一个病房,确实难以想象他们如何沟通。但是,我们常说沟通需要共同点,而又有什么比“将要死亡”这样的共同点更能化解他们的不同?常常,因为我们总是考虑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如何如何,所以不敢,不愿,不耻,不忍去做某些事情,当死亡即将来临,“以后还要??”这样的幻想被打破了,有人会变得丧心病狂,有人变得享乐至上,而这两个汉子想做的事情靠谱的多,比如死前去看海这样浪漫的愿望,也有为母亲买辆猫王买过的款式的凯迪拉克这样温馨的愿望,当然,跟两个女人睡觉这样的愿望此时也显得那么动人。但是,当他们疯狂的逃离医院,误打误撞乘着一辆黑帮的奔驰绝尘而去时,这故事又变得趋向离奇,趋向疯狂。

…… …… 余下全文

篇七 :王牌对王牌观后感

王牌对王牌观后感

王牌对王牌>观后感(一)

影片《王牌对王牌》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丹尼·罗曼精湛的谈判技巧,在极其危险的时刻,以其沉着冷静去面对罪犯,在不伤及人质的情况下,顺利逮捕了罪犯。当一起工作多年的朋友内森在因调查残疾基金问题被枪杀,而丹尼无端端地变成了替罪羔羊,并被冠上盗用残疾基金的罪名。为了能为自己洗脱罪名,为了替自己死去的好友找出凶手,丹尼却走上了一条较为极端的路,在警署大楼绑架了几位疑似涉案高管。因为他的朋友尼科死前曾跟他说过,盗用残疾基金的就是他的'朋友'.丹尼是名谈判专家,他熟知警方的各项部署,熟悉警队的人员,但他不知道到底是谁枪杀了尼科。当警方对丹尼束手无策的时候,丹尼提出要跟另一个出色的谈判专家塞比安进行谈判。在谈判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谈判专家如何进行智力与>勇气的较量。最后塞比安被说服帮助丹尼找出了凶手,找出了盗用残疾基金的涉案警察。

也许丹尼的行为有点极端,但是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他和塞比安出色的谈判技巧。在开端,丹尼在与罪犯谈判中,通过罪犯的背景和交谈去了解罪犯,然后先让罪犯知道他的要求会被满足,以此为筹码,得到罪犯的信任。然后再对罪犯提出要求,这在常人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几番谈话,最终把罪犯缉拿。丹尼关注到了罪犯的基本需要,提出了双方都受益的方案,才使谈判顺利完成。

…… …… 余下全文

篇八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论文

《疯狂的石头》影评

电气信息工程系 1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班

张晓翠 20110603039

《疯狂的石头》是由导演宁浩执导的小成本商业喜剧电影。虽然没有大牌导演和国际巨星,但这部影片凭着扎实的剧本,熟练的叙事策略,导演敏锐的戏剧才华,影片浓郁的生活气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巧妙的喜剧故事设计,是该片成功的一大原因。该片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设计上都独具匠心,令整个荒诞的故事看上去完整缜密、跌宕起伏,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对于小人物草根生存现实的关注,是这部喜剧成功的另一个因素。从手机铃声到冒牌“千手观音”的歌舞表演,从不起眼的罗汉寺到卖苦力的“棒棒”,每个细节和笑料都来自观众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

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 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黑色幽默了一把。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