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蜻蜓》教学反思

《小蜻蜓》教学反思

《小蜻蜓》教学反思 《小蜻蜓》是小学一年级的歌曲,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生动优美、惟妙惟肖。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歌曲中的小蜻蜓形象,一起进行表演。 随着柔和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唱歌的同学很投入地用自己最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喜欢跳舞的同学,则随着音乐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或在自己的纸上描绘出可爱的小蜻蜓,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忽然“嘭——嘭嘭”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我皱眉问道。“老师,徐骏驰捣乱!”有学生喊道。(徐骏驰是他们班里最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还喜欢搞破坏,在我给这班上第一节音乐课时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徐骏驰扭着屁股,张牙舞爪地要往“花丛”边的同学堆里挤。我看了有些恼,想过去马上制止他并批评他。这时,我想起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班级中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们是想以一些捣乱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一观念提醒我,发火遏制是不明智的,也许我可以试着为徐骏驰的“捣乱”行为找个理由。于是,我再看了他的动作,发觉很像狮子,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徐骏驰,你是在表演百兽之王狮子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便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了,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却偷偷地观察着我的反映。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那群跳舞的同学说:“小蜻蜓们,原来你们还请了狮王来做客啊!你们还请了那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眨着眼睛看着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还有小蝴蝶!”有位胆大点的学生冒出一句。“小蝴蝶的舞姿很优美,肯定能为我们的‘森林音乐会’增色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黄莺,它的歌声很动听!”又有学生接道,“还有小青蛙,它会跳舞??”学生们纷纷加入进来了。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致也上来了。再看徐骏驰,也不再乱叫乱搞了,跳得也是有模有样的。 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突然有了个感触:这不是很好的二次创作吗?虽然和我原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课堂教学本身就存在这许多机动、偶然的因素。

…… …… 余下全文

篇二 :蜻蜓飞飞教学反思

蜻蜓飞飞教学反思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第九课《蜻蜓飞飞》,在准备这节课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研读教材,并通过各种书籍和网络查找蜻蜓有关的知识。反复练习各种蜻蜓的绘画方法。同时也收集了不少课堂上学生画蜻蜓的优秀作品。

《蜻蜓飞飞》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蜻蜓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条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这节课我通过直观的flash动画出示主题,让学生耳目一新。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歌曲《蜻蜓飞飞》了解蜻蜓的一些基本知识。再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蜻蜓,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紫色的等蝴蝶,还有千姿百态的动作,有在跳舞的,有在休息的,有在飞翔的??。让学生大饱眼福!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除了观赏蜻蜓外,我通过让学生想象给小蜻蜓穿上花衣服?想想让他们在哪里飞?几只小蜻蜓一起飞?他们都在做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脑海里有了自己的画面,再通过让学生欣赏课堂上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用砂纸和油画棒画出自己想画的小蜻蜓。

整节课我认为教学环节设计我觉得基本还算合理。该说的要点和重点我都讲了。自己觉得在语言行为上,还需要加入一些儿童

色彩;在教学活动上较少,没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表情上我还要带些微笑,要和蔼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好要进一步研究,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 …… 余下全文

篇三 :《蜻蜓飞飞》教学反思

《蜻蜓飞飞》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已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的东西。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现,但观察能力较差,只能画大致的外形。《蜻蜓飞飞》就是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观察细节表现自己的想法。

《蜻蜓飞飞》属于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是一节绘画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美的同时,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蜻蜓的美。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外形结构后,让学生用线条大胆的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节。我利用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的特点,并掌握蜻蜓的各种动态绘画方法。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蜻蜓的翅膀很细、很密,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细致的表现蜻蜓翅膀的纹理,画出了动态且栩栩如生具有装饰效果的蜻蜓,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画面空洞的问题在这节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四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殷萍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前通过五彩缤纷、姿态万千的蜻蜓的图片呈现,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学文时,我以“引导学生认识陶先生”为主线,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围绕“放飞”依次展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品格,在教学中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放了它”等词语,体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乐于受教、富有爱心的美好品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注意由“果”溯“因”,导入情境,就会使学生学得如临其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面对手中的蜻蜓你会怎么做呢?由于在一开始我就注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因此学生有的放矢,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也有话可讲,有情可抒。这样的语文课堂已经变成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文本、作者、教师、学生均是参与者。师生在七嘴八舌的混响声中,过滤和沉淀开启心智的思考,语文课堂成了一个激情、智慧、灵感、创造碰撞和生成的大舞台。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小蜻蜓 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 小 蜻 蜓 》  歌 表 演

教  学  设  计

 

 

 


闫   红 

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

 

 

《 小 蜻 蜓 》歌 表 演

教材分析: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 ,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方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贯穿始终,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创造。
教学手段:
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件、头饰(蜻蜓、蚊子)、荷叶、荷花、蜻蜓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教室坐好。
一、谜语揭题,导入本课。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是最喜欢小动物的了。你们见了它呀一定会非常喜欢。它是谁呢?老师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吧。
“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那么我们请它出来吧!〔点击课件“课题”动画三只蜻蜓飞入,变成课题〕
3.哇!多么可爱的小蜻蜓啊!喜欢吗?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
4.小蜻蜓今天来到我们班,非常开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们看——
〔点击课件“节奏音乐”,两只小蜻蜓在飞舞。〕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5.小蜻蜓飞来飞去的在干吗呀?(捕捉蚊子)〔点击课件"蜻蜓",出现捕蚊子的动画。〕
6.看到小蜻蜓忙着捕蚊子,你想对小蜻蜓说什么?
    过渡语: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帮我们捉了这么多害虫。它对我们人类有益,应该称它为益虫。让我们送一首歌来感谢小蜻蜓吧!

二、学习歌曲<<小蜻蜓>>.
1.听第一遍:按4/3拍节奏强弱关系拍击双手和肩部等简单律动。
2.听第二遍:真好听!老师听了还想听呢。让我们指着歌词再来听一遍吧。
〔揭示歌词条〕师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着歌词,突出强拍处。
【设计意图:歌词条的设计很新颖美观,强拍处底色用深蓝色,弱拍处用淡黄色。歌词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飞舞。给学生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旋律美感。】
过渡语:小蜻蜓听了我们送给它的歌,心里很高兴。它刚才悄悄地跟我说它更希望听小朋友们亲自唱给它听,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这首歌,等会唱给小蜻蜓听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3.按节奏读歌词。
师指着歌词条领生读,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如读得不好,可以再跟着课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乐读。
4.唱歌词。
⑴跟琴轻唱,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⑵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边说边在歌词条开头贴上小蜻蜓的图片)
5、歌曲表演。
(1)学小蜻蜓飞。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蜻蜓经常在什么地方飞舞吗?它是怎样飞的?
有的时候小蜻蜓喜欢在草地上低低地飞,有的时候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飞,还有的时候,它喜欢在池塘里小河边上侧着身体斜飞,这时它的翅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调皮了!有个成语就叫做“蜻蜓点水”。
2>.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教室学蜻蜓高飞、低飞、侧飞。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赞美老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
    小蝴蝶,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传播花粉立大功!
    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
四、课堂小结,渗透情感教育。
小朋友编了这么多首益虫的歌,真让老师佩服!听了他们编的这些歌曲,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对益虫说,对其他小朋友说,对不爱护益虫的人们说......)
对啊,这些益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虫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下面我们学小蜻蜓轻轻地飞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快乐吧。
五、教学反思

…… …… 余下全文

篇六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是人音版第五单元第三课,歌唱教学。这节课是让学生感受音乐,回味同年的美好。在设计本课我能够充分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来设计组织教学;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来设计歌曲的新授部分;

三、重视音乐技能,体现审美价值来进行歌曲处理;

《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部分提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 …… 余下全文

篇七 :龙浔中心黄丽菲小蜻蜓教学设计

《小蜻蜓》教学设计

学校:德化龙浔中心小学

姓名:黄 丽 菲

小蜻蜓

教学内容

学唱《小蜻蜓》。

教材分析

《小蜻蜓》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第六课的歌曲,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虫忙的情景,结束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虽然学习材料简单,但在设计教案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大胆地进行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学生,是一群刚刚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还具有许多学前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审美的态度往往是以好玩、新鲜、有趣为出发点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是音乐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爱唱、爱跳、爱敲打乐器,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掌声而尽兴地参加各种表演,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有序地开展活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较少,一开始需要模仿老师动作。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强,如何让他们通过音乐把能力展现出来呢?通过学习抓住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挖掘音乐的潜能。

…… …… 余下全文

篇八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

1、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观察的平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我校没有鸟类和昆虫的实物标本,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感知材料,首先把任务驱动页制成动画播放,然后播放麻雀、蜻蜓两种动物运动的影像资料,学生观察后情趣高涨,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两种动物运动器官的欲望;同时将麻雀和蜻蜓的翅膀图,麻雀和蜻蜓的外形图放大呈现在屏幕上,为学生搭建观察的平台,便于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两种动物的翅膀和外形的差异。

2、充分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这节课有三个活动内容:比较蜻蜓和麻雀的运动器官;观察蜻蜓和麻雀的身体特征;为蜻蜓和麻雀寻找伙伴。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氛围。如:观察蜻蜓和麻雀翅膀、外形的不同之处,要求学生将发现蜻蜓和麻雀翅膀、外形的不同之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不以单一的方法来束缚学生的思想。教师通过巡时发现,学生的观察非常仔细,记录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整节课让学生通过亲历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归纳概括等一系列的感知活动,学生头脑里形成了两种动物的丰富的表象,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构建了“鸟”和“昆虫”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教师只是进行适当的点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