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德国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反省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的认识和反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60年了,但它并没有成为被遗忘的“历史”,人们不断追问,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的反思拷问着人类的道德和良知。60年来, 身为当时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日本也在反思着那段历史,但是,在对历史总结与反省的态度上,三国却并未站在同一高度上。

一、德国

战后60年来,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的反思是一个逐渐深入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过程。

1、反思层层深入

战争刚结束的几年里,德国社会普遍存在“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心态,对二战的反思也主要局限在学术范围内。1951年9月,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发表 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阿登纳政府试图尽快甩掉历史的包袱。1949年9月和1954年6 月,联邦德国议会先后两次通过大赦法案,连一些直接参与过大屠杀的纳粹头目也被释放,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60年代,联邦德国开始了对战争的深入反思。1963年,在法兰克福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纳粹分子的审判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二战胜利20周年之际,当时 的联邦德国总统海因里希·吕布克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解放日发表讲话,联邦德国开始打破对纳粹罪行的缄默,社会舆论开始广泛讨论大屠杀。年轻人开始问他们 的父辈:什么是大屠杀?什么是集中营?你在战争中做了什么?你是不是纳粹党党员?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的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表达 德国的道歉和对二战的忏悔。

…… …… 余下全文

篇二 :德国战后是如何反思二战的

德国战后是如何反思二战的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德国作为二战的挑起国,自己也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惩罚。战后,德国建立起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使国家逐渐走向正常化。虽然,德国的反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具体做法却值得借鉴。

大力推行非纳粹化运动

德国战后是如何反思二战的

被希特勒迫害致死的反纳粹烈士纪念廊

准确的说,“非纳粹化运动”并不是德国自我产生的,而是在美英苏法四大盟国占领德国后推行的运动之一,但却开启了德国的正常化道路。具体的措施有:

1、对纳粹主要战犯和组织进行审判。其中最著名的是纽伦堡审判,法庭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对戈林、里宾特洛甫等 24 名主要罪犯进行了审判和处以严刑。纽伦堡审判后,各占领区还进行了较低级的审判。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八分之一的人在纽伦堡审判前对纳粹主义的邪恶并不知情”。而在判决结论宣布之后,有数据显示“一半的人认为他们更多地意识到集中营的不人道”。由此来看,纽伦堡审判确实教育和震撼了德国人民。

2、废除一切法西斯的法律和决议,查禁和摧毁了所有纳粹党团组织,严禁法西斯组织重新活动,清洗了盘踞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重要岗位上的纳粹分子。具有民主思想的德国精英人士填补各级领导职位。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二战结束时德国就开始反思了吗

二战结束时德国就开始反思了吗?

周志兴

共识网7月8日文章 原题:周志兴:粗看柏林(一) 摘编如下:到柏林的第二天,恰好是77卢沟桥事变的77周年纪念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结成同盟,是所谓的“轴心国”。他们到处点燃战火,直到失败。

到德国,不免会想到这段历史。

昨天傍晚,飞机将要落在柏林时,能见度极好,我看到绿树掩映下的红色屋顶,看到农田里还没有收割的一片金黄,看到田野里慢慢流淌的河流,禁不住想,当年,盟军进攻时,这里的安宁也许是一片火海!

见鬼,这次出来怎么总离不开战争?怎么在维也纳谈一战,到了柏林,该谈二战了? 果然,今天上午,我们到了伯尔基金会,基金会的专家专门为我们谈德国的历史。 这位专家体格健硕,我目测要将近三百斤,而名字很长,以至于基金会的朋友介绍时也无奈地说,他的名字太长,就叫他麦克吧。

因为时间不长,所以我希望有重点,就先提了要求。我说,我想知道两个问题,二战以后,德国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又是怎么处理和邻国的关系的?再就是,东西德统一后,怎么能够融合在一起的?

麦克说,这正是我想说的。

几十年的历史,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和融合,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完的,可是,在日记里又不可能长篇大论,于是我偷懒,把喻杉的微信贴在这里:

…… …… 余下全文

篇四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班级:计1102 柳颖超 学号:41155051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xx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 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与日本相比为什么德国能彻底的反省二战罪行

说起来原因很多.

首先,一个人会反省与不反省的关键,往往在於吃的苦头够不够.

相较於日本,德国因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败国,等於两代的德国男人大量死在战场上,很多家庭父子两代都是战死.而德国在战争後期本土被外国军队入侵,光被蘇军强暴的德国妇女就有两百万以上.到战後国家分裂,东德沦为蘇俄的傀儡国,这个代价太大.

相较之下,日本就没呢么严重了。

其次,就是民族性的问题.人都有欺善怕恶的倾向,但日本这个民族则是特别明显.日本在唐朝被中国彻底打败,就派遣唐使全面唐化;被美国彻底打败,就全面西化.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始终认为他们是被美国打败的,而非中国.因此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其实很排斥对他们心目中比较低等与落後的亚洲国家认错道歉.对中国如此,对韩国,对东南亚各国,都一样.

相较之下,德国愿意从人权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犯的错,进而反省.

第一, 日本没有被当时的战胜国分区占领;日本投降后,本应由美国、中国、

苏联、英国等国分区占领,但中国国民党忙着打内战,没有多余的军队派遣,而苏联,英国也借口推脱了,实际上日本战败后由美国独占。第二,日本没有支付应赔偿的战争赔款;德国战败后无力支付赔款,美国拿德国的科学家和最新科技抵债;而其他国家例如苏联拆卸德国大量的工业设备抵债。而日本只由美国实际占领,日本仅仅支付了少量赔款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就停止了向日本索赔,还为日本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把日本打造为进攻朝鲜的桥头堡。第三,战争元凶日本天皇并没有进行战争审判,东京大审判只判处日本东条英机内阁犯战争罪,这就给日本民众一个错觉,认为天皇发动的战争并没有错。第四,日本对中国的持久战缺乏正确认识,越南战争使美国深陷泥潭,阿富汗战争拖垮苏联,中国军队本是抗击日军的主力,然而美国真正参战仅两年,就将击败日军的功劳全归为己有,让日本高度崇拜美国,而心理变态般的鄙视其他国家

…… …… 余下全文

篇六 :德日对二战反省的差异及其原因.pdf

2006 年 1 月

第 35 卷第 1 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Vol . 35 No . 1

J an. , 2006

德日对二战反省的差异及其原因

石涵月 ,肖 花

(延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X

摘 要:60 年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同盟的覆灭而告终结。60 年后的今天 ,德日两国对其侵略行径的反 省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国对二战反省的态度、对战争的赔偿、教科书的编写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 截然不同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看有战后战胜国对两国的处理、两国地缘政治不同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有两国民族 性格和宗教观相异的因素;中国的政策也不利于日本的认罪和赔偿。

关键词:德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反省态度

中图分类号 : K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529 (2006) 0120115205

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参加盟军登陆60 周年庆典时

60 年前 ,德国和日本在东西半球共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 讲

…… …… 余下全文

篇七 :对历史的反思德国与日本的不同态度

对历史的反思:德国与日本的不同态度

作者:颜晓峰 《光明日报》( 20xx年08月14日 02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胜利者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明确方向的重要契机,也是失败者从历史中痛定思痛、转向前行的大考之年。70年来,作为侵略战争的主要策源地德国和日本,在对这场战争的认知和态度上却大相径庭,前者以史为耻、切割了断,后者遮遮盖盖、祭祀膜拜,由此导致了两个国家不同的周边关系、国际形象和发展走向。70年过去,历史不能淡忘,罪行不能尘封,教训不能略去。只有正确反思历史,才能掀开新的一页,人类才有美好明天。

一、担起历史责任,才能开创未来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曾经的光荣与辉煌是为之骄傲的历史财富,需要继承;过去的错误和罪责是必须面对的历史事实,应该担当。历史上,德国和日本也有着自己不朽的文明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疯狂发动侵略战争,将无辜民众推入火海之中,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对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留下了罄竹难书的罪恶史。战争结束后,废墟之上重建的德国和日本,要不要以国家的名义,对纳粹政权和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过,担起必需的政治、道义和经济责任,继续追究和法办战犯,持续向战争受害国、受害者谢罪与赔偿,坚定承诺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对是否真正与那段丑恶历史诀别的根本检验,是对历史良知是否重建的重大考验。担起这份历史责任,也就意味着民族和国家的重新站立,开始新的历史。

…… …… 余下全文

篇八 :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史不同态度的原因

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史不同态度的原因

二战结束后,西方盟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并以美、苏为核心成立了联邦德国 和民主德国两个政府。考虑到德国曾在一战后短短 20 年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盟国在系统总结了经验教训后,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德国,完全消除纳粹 对德国社会、政治、军事等的影响,使其成为一个和平倡导者,永不再战。这次 清除纳粹思想的运动改变了德国的军事、政治、司法等体系,重新树立了德国人 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其反省历史、彻底认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 日本而言,由于是美国单独占领,同时后者又需要其作为远东地区的反共前沿, 因此,日本从美国那里取得了不少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驻日美军提 供的安全保障。可以说,美国并未尝试甚至未想过将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 分子完全铲除,反而需要具有一定侵略性的日本作为盟友,帮助其维护在远东地 区的利益。除了美国的态度外,造成德、日之间对历史态度差别的原因还有很多, 涉及国内外政治、盟军政策、文化和宗教、民族性格、国家实力等多重因素。

一、西方盟国的政策因素

战胜国政策是影响两国历史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左右着两国在改造后的方 向。战后,盟军对德、日的占领政策不同,导致两国国内政治气氛、政党结构、 人民政治诉求以及民主化改革力度不同,这使两国形成的二战史观大相径庭。 (一)区别政策的基础:“分区占领”与“单独占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