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它,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于丹《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演讲稿

于丹《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演讲稿

(20xx年9月23日新师大“昆仑名师讲坛”录音整理)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在遥远的边疆又给我提供了这个师大的讲台。天下师大是一家,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八方游学,走到各地都是住师大的。在二十四年前我就喝过新疆师大的酒,现在再来新疆师大我自己已经成了老师,再看着和我当年第一次来新疆时一样年龄的更多同学,心里非常激动。应该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最亲切的岗位其实还是在讲台上。因为只有在讲台上面对同学时,我会觉得心里特别的踏实。教师是一个什么职业呢,就是永远在面对成长。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文化的发展。,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文化其实就在你们呼吸的空气里,在你们眼前的山、脚下的大地里,在你们自己的生活方式里。新疆这个地方的文化,真是够大家去体会太多太多时间的。我为什么在二十四年前就怀着一个梦想一定要来到这方土地上,就因为这里的文化是不可替代的。

大家知道“文化”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呢,是出自于《周易》。《周易》的易传上有一句话叫做:“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什么意思呢,关乎天文,就是我们要观察四时的变化,这个季节为什么来新疆的人特别多呢,因为这里的秋色特别的纯美,所以整个由热转凉的分别我们观注到了,人就能跟上天象的变化,这叫“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要观察世间百态,凝聚起来这种思想价值观,再去氤氲入今,流化生命,这叫“文而化之”。所以文化这个词大家估计都会认为是个名词,但其实是从它本义上来讲,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动词。所谓“关乎人文,化成天下”,就是让文明能够化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有一种文化的根性去指导你当下的生活。在新疆这个地方,你们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盘古开天地

中国有个远古的故事,叫盘古开天地。传说“天地混浊如鸡子(鸡蛋),盘古在其中。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也就是说,天每天长多少,地每天长多少,盘古每天也长多少,并不因为天高地阔而感到人的渺小。盘古在其中,一日而九变,一天之中,他的生命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我们今天为什么感到自己的生命是贫瘠的、脆弱的,是因为我们停止了生命的成长。我们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人到五六十,黄土埋半截。这些话都在暗示,我们可以不成长。你要是给自己这种暗示,意味着你在这一刻便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盘古与天地同长,从容不迫,每天都在长,长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分开了。那时,天极高,地极厚,中国开天辟地是靠盘古顶天立地把天地分开的,所以对盘古有一个人格的评价,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神与天,圣与地”,这是中国最理想的人格状态之一。 神与天,圣与地

大家从小听过“神圣”这个词,但神与圣不在一个层面上。“神与天”,是指我们在生命的宇宙长空上要做个神;“圣与地”是指在社会人生的大地上要做个圣贤。

什么是神仙?什么是圣贤?我们用另一个概念说,这就是中国哲学里的“儒道兼济”。儒家就是要让我们在大地上像圣贤那样认同规则,担当使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什么是神仙?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一个人虽然生命短暂,但如果精神可以磅礴万里,那就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在。一个人怎么做到顶天立地?就是在社会人格上像儒家那样崇高,在自然人格上像道家那样自我飞跃,这就是儒道兼济。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一向喜欢于丹的直爽,很欣赏《于丹趣品人生》这部作品,于是便利用休息时间粗略浏览了一下本书,觉得在如此忙碌且烦躁的时候品一下这本书,会让自己平静起来,感受到生活的恬静。

翻开书,开篇白岩松作的序,一句反问,让我们不禁深省: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似乎没有一刻能够平静下来。正如他所说的平静正成为一种奢侈品。

而作为公务员的我们,每天面对群众切身实际的问题,工作、生活中的杂事……种种种种弄得我们焦头烂额。我们的心是浮躁的,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我们懒得去听群众的辩解,静不下来去思考。生活的快节奏,让一杯清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境的闲适成了虚影。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停下来,等一等,嗅嗅身边的花香,看一看四围的风景,让我们的心灵小憩片刻,在悠闲的情趣中尽情享受生命的乐趣,然后再带上一份从容与优雅,继续自己人生的征程。”这段话,是我读过《于丹趣品人生》之后最深刻的感悟。

“安静是一种生产力。”书中这句话令我犹如醍醐灌顶。安静的思考才能处理好百姓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基层工作,不能安静的思考往往会激发矛盾,只有安静下来,认真思考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也许现在的我们不能像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样地悠闲,也不能像李白那样游遍名山大川,在山水之间陶冶性情,吟诗作赋。其实在这个繁华而纷扰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用一双诚实的手,缝补一下自己偶尔会有漏洞的生活,在闲暇时,放下纷扰,放弃旅行团,自己一个人或邀三两好友随性而行,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失。我们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去听听百姓的声音,理一理领导、同事给我们的启示,捕捉并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20xx年12月30日 10:52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20xx年12月30日-20xx年1月1日,“第十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图为中国传统文化著名传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20xx年12月30日-20xx年1月1日,由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组委会主办的“第十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智慧盛宴开启幸福人生”。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著名传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于丹:

早上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一年时光马上就要过去了。后天就迎来了一个新的年头。很高兴学习型中国每年都选在岁月更迭最重要的时间和大家聚首。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仪式,以这样一种笃定的,从容的方式面对流光走过生命,我想这是一种庆典。每一年的岁末是我们盘点的时候,是内心充满了留恋,遗憾,也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学习会给我们一份宁静的依托,学习让我们觉得不疲惫,不衰老,我们仍然有力量成长,我们可以给上一个年度总结,可以给下一个年度希望。

特别是刚才我看见我们的吉祥物,这是羽扇纶巾的熊猫。他让我们想起来羽扇纶巾谈笑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于丹论语感悟》读后感

用孔子的智慧来生活

《于丹论语感悟》读后感

黄 芳

最近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作了经典的诠释。全书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这七个方面,立足于今天社会需要的核心价值,大到治世,小到家庭和谐、个人成才,是对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又一次激活。全书语言保持了于丹一贯的风格,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迷茫和失落,《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让每一个人活得自在一些。下面结合自身情况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用“乐之者”的境界享受工作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

人生是什么?如何过好幸福的人生?看是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而于丹老师的《趣品人生》则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下面我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怎样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度太深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从个别的方面入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活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在于丹看来,能否放开心境,从容而快乐地享受并经历人生,是人生是否圆满的关键。但是享受人生从哪里入手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琴酒茶。琴酒茶大家都不算陌生,除了琴稍微不那么大众之外,另外两项都是大家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东西。琴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与琴有关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比如对牛弹琴,比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体现的是古人的风骨情趣,也体现了琴的风骨和韵味。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比古代要快很多,所以认为无法去享受那种闲逸的生活,尤其是听琴抚曲这样高雅的享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品味人生

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品味人生 懂得珍惜 人生百年,有时候我们觉得三万六千个日日夜夜是那么漫长,有时候我们却觉得多少美好的岁月转瞬即逝。究竟我们的心中有多少真挚的深情,能够经得起岁月的等待;究竟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愿望,还能够经得起沧海桑田!

于丹的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以她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解读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化解困惑,如何面对文化,如何面对生活。

生活本身包含着人生百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亲自经历品尝,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幸福。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我们的内心时常被狂风暴雨所侵袭,被无常的困惑和遗憾所困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内心的温暖,如何驱散阴霾,如何融化寒冬,如何化解忧愁和悲伤,如何治愈心灵的伤口,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拂去尘世的凡尘,让我们的心温暖、宁静、快乐、幸福。正如于丹在书中所说,很多人说这个时代太浮躁,其实,身处浩渺的大千世界中,每个人只是其中一员,我们能做的是静下心来真诚地面对生活。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行走、绘画、音乐、读书的世界中,或者去养花、养鱼、听戏、喝茶,我觉得都可以。只要让自己倾情投入,从中获得宁静从容,你就一定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为什么很多人生活富裕了,却失去了欢乐,反而回忆起那些没钱的日子,原因就是在没钱的时候,生活得很朴实,感受的是真心;因为是真心,活得更踏实。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