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

感谢部分同事热烈的掌声和部分同事无声的支持。

有人说了,这不是要掌声吗,太臭不要face了。

是啊,我说也是,都是跟那帮流行歌星学的,因此,本人在这里对这种流行歌星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沉痛的悼念。

大家都知道,单口相声不好说,关键是没有捧哏的,少个托。你想想啊,卖酒的有酒托,卖鞋的有鞋托,卖袜子的有袜子托,连赵丽蓉老人家都险些当了饭托,你说,有托肯定比没托好,脱了就好嘛,脱光了更好,要是女的脱--------不能说,这是一个高雅的场所。

因此啊,说单口相声的就少,一般二班的都不敢说,侯宝林老人家也不敢说,所以,他说对口相声。全国说的最好的有三个人,头一个当是单口大王刘宝瑞,老人家已经驾鹤西游了,你见不到他本人说相声了,如果想见,还得找阎王爷办个护照,去那边见去。不过,您去了可就回不来了,这事儿我必须得先告诉你们,省得你们后悔。

另一个是郭德纲,郭德纲说着说着,发现没有我说的好,很惭愧,没有出路啊,就和于谦改说对口了,算是落草为寇,弃暗投明了。

所以啊,现在说单口的说的最好的就是我了。

所以说,今天大家算是来着了,跟我是同事,有耳福,可以听我说单口,真是大好事。就相当于董永遇到七仙女,好事吧;相当于孙悟空遇到唐僧,更是大好事,从五行山写被救了出来;还好比潘金莲遇到西门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单口相声

面 试

今我给大家讲个单口相声,名字叫面试,我想大家都知道,面试是门学问,有很多技巧,稍不注意就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面试失败,我就因为面试技巧掌握不得当,而屡受挫折。

记得大学毕业后,我去找工作,第一家是应聘单位就说windows 7专业版特卖店,当时我去应聘,我到那一看,好家伙,排那么老长的队,好不容易等到我了,进去一看,是个外国佬,我一想,这下可坏了,我英文没学好,这可怎么办,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考官是用中文问我的,先生,请问windows 7专业版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是多少? 我随口就来了个:5元 考官直接说,GO OUT。

但是,我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 我投啊投啊, 终于得到了搜狗的面试机会 但是,去搜狗面试,才回答一个问题就又被赶出来了... 记得当时考官问我:你从哪得到搜狗面试的消息啊 我说百度搜索的 呀。 考官白了我一眼说:出去

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击我的信心, 于是我静下心来,苦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地方的公务员。 不过,还是要面试。 面试过程中我对答入流,看着考官的脸,我觉得这次工作没有问题了。 正高兴的时候。 考官问我:小伙子,你最喜欢那个历史人物啊。 我脱口而出:和珅! 考官拍案而起:出去。

…… …… 余下全文

篇三 :年会单口相声

天南海北谈美食

各位号百的兄弟姐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段庆康,是我们号百今年新入职的员工。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历,也算是一点趣闻吧。话说那天我在一个饭馆里跟很多哥们一起吃饭,大家来自天南海北,自然而然就谈论起了家乡的美食。大家都说自己家乡的美食最好吃,首先是一个东北的哥们先说话:

东北人:哎呀妈呀我跟大伙说,不是我吹,在俺们那疙瘩,好吃的太多了,什么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子,锅包肉,地三鲜,贼啦好吃,要啥有啥,要是大伙跟我回东北,酒管够,菜管够!

这时候旁边一四川的哥们说话了:

四川人:你个先人板板,脑壳有问题,哪个不晓得我们四川才是中国的美食之乡,你听过那首歌没的,我就是爱熊猫,别叫我停下来,我就是爱火锅,呼吸打着节拍。火锅撒,全国人民哪个不爱撒。大伙说,火锅,要的不要的?

这时候旁边一位天津大哥不乐意了:

天津人:不就是个火锅嘛,那玩意儿有嘛好吃的呀,段哥,我跟你说,在我们天津卫,只要提起狗不理,人人都得竖起大拇哥儿。

这话音未落,旁边一北京哥们说话了:

北京人:你丫的再他么装逼,我们北京国安弄死你信吗。不就一吃的吗,全国向北京看齐不就完了吗?哎,我说哥几个,吃完这烤鸭,咱们接着踢球去。成吗?

…… …… 余下全文

篇四 :相声专业术语

相声专业术语

1.“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马三爷曾经说:"扑盲子"是一种手法,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自个儿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不过得让人家看不出破绽罢了.

2.“吊坎儿”——又叫春点,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术语,吊坎儿就是那些过去吃江湖饭的人的一种术语.这种术语两个目的:一个方便,另外一个是保密.干吗要保密?比如说有两位相声演员,要跟一个老板去讲价钱,又不能明着说,两个人用几句吊坎儿,说几句春点,自己明白了,那个老板没听明白.三言五语呢,把这个价钱就谈成了. 吊坎儿非常简练,那么春点当中总共的词汇也就两百多个,这两百多个可以说是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全都包括了.比如说在生活中的语言很丰富,说吃饭不好呢叫"差劲",人长得不好看叫"丑陋",产品质量不好叫"不咋地".那么用春点来说的话, 总共两个字就全包括了,叫"念嘬".这词儿有点儿怪怪的,不过挺好记的,好记也不能用,当着相声演员你要说谁念嘬的话,人家肯定跟你急了。

3.“空码儿”——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

…… …… 余下全文

篇五 :单口相声

我这个人哪,最爱看《三国》啦。书中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不过《三国》里把诸葛亮说得有点儿“过”啦!怎么?它把诸葛亮不但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还把诸葛亮给“神”化了。您看诸葛亮的打扮,穿八卦衣,戴道士巾,看起来不同凡人,有点儿仙风道骨,半仙之体。其实哪儿有半仙之体呀,我就知道有半身不遂! 还说诸葛亮能“袖褪阴阳”,会“马前课”。遇见什么事儿,总“袖占一课”,占课就是算卦呀诸葛亮是“马前课”——未到先知;我比诸葛亮差一点儿,我老“马后课”——事后检讨! 实际上啊,诸葛亮这个人哪,善于了解情况,注意调查研究。随时记录点儿心得体会。可能这个记录本儿不大,老在袖子里装着。遇见什么事儿了,哎,从袖子里掏出小本儿来查查记录。一看:噢……知道了!其实诸葛亮的“马前课”,就是查“备忘录”哪! 所以说,要拿诸葛亮当神仙就错啦,诸葛亮也是个“人”,不过人跟人不一样,诸葛亮这个人哪,头脑聪明,广览群书,通今博古,有学问。起码在魏、蜀、吴三国当中,没人比得了。 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曹操、周瑜都让他给“蒙”了。怎么哪?因为在当时啊,虽然孙、刘联合破曹,但是东吴的水军都督——周瑜,心狭量窄,妒贤嫉能,瞧诸葛亮能耐比他大,生气,总憋着抓个碴儿把诸葛亮宰喽! 于是想了个主意:派诸葛亮监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听就明白了。心说:这不是让我造箭哪,是变法儿要我脑袋呀!工、料都不凑手,怎么造啊?一琢磨:得了,干脆我“借”去吧! 有人说了:找谁借呀? 找曹操借呀!借可是借,有日子借可没日子还。他说“借”,其实是“骗”,不过那也得叫“草船借箭”…… (似听观众插话)什么?叫“草船骗箭”? 嗐,那多难听啊! 这“借箭”也得有方法,直接找曹操借去,不行,不好说呀。 “曹丞相,您借我十万支箭,等明儿我好揍你!” 哎,这不象话呀! “草船借箭”,这里边儿学问大啦。包括:气象学、地理学、心理学、数学,……短一样,箭也借不来。不信,您听我说呀! 诸葛亮一琢磨:这两天儿有点儿发闷,江水气温回升,到夜里,温度骤然下降,嗯……准得有漫天大雾。哎,是这气象学吧? 不熟悉地理也不行。沿江逆流而上,天还下雾,从东吴营盘到曹操水寨,怎么走,走多大时间,距离多远,都得知道。离曹营远了不行,放箭射不到哇,全掉江里啦,那不白去了吗?离近了也不行,人家有巡营放哨的船哪,发现了,一包围,得,全当俘虏啦! 那么距离多远才合适呢?以箭的射程为准。过去常说:“百步穿杨”,有效射程一百步,超过一百步,箭就没劲儿啦,扎不到草人儿上啦。咱们平常走十三步,相当十米,一步不到一米,百步也就合八十多米。 二十只大船,一字排开,军卒击鼓呐喊,船的四面儿是草人儿包着,这声儿就发闷啦。实际上离曹营才八十多米,听起来,好象有四、五百米远哪。 曹操吓坏啦,一看:大雾弥江,不知来了多少敌军哪?嗯……不能贸然出兵,只能以守为攻。把水旱两寨的弓箭手全调出来,朝声音传来的方向使劲儿放箭。嚄,曹兵一通儿猛射呀,看谁射得快,看谁射得多,好嘛,射箭大比赛!诸葛亮把对方的心理状态掌握得多清楚。心理学嘛! 最重要的是数学。不懂数学,麻烦啦,不但箭借不回来,没准儿还全军覆没。怎么?首先得算一支箭多重啊?按十六两制,一支箭大约四两吧,十万支就两万五千斤哪!二十只大船,每只平均负荷一千二百五十斤。就那么巧,整十万支吗?得多借呀,除去折的,不能用的,光好的也得有十万多呀,嗯,打点儿富余。每只船要承受一千五百斤的重量。曹营放箭,也不是按船分配呀:这只船重量够啦,别射啦,那只船不够儿再找补点儿。 哎,哪儿有这事儿啊! 必然有的船上多,有的船上少。因此,还得加点儿保险系数儿。每只船得能负担两千斤才行。不光重量,还有面积哪,所以说,要多大的船,扎多少草人,承受多少支前,多大分量……这些,不算行吗,算是什么?数学嘛! 还有哪。船一字排开,得两面儿受箭才行,要是光一面儿受箭,十万支箭全射一边儿,那……船就翻啦! 这船什么时候调头呢?怎么才能掌握时间、重量呢?哎,诸葛亮准备了一个“水平仪”。那年月有水平仪?没有。诸葛亮这个土“水平仪”很简单。我一说您就想起来了,上船的时候,不是把鲁肃拽来了吗,俩人在船舱里对酌饮酒。哎,关键就在这酒上,这杯酒就是“水平仪”。酒倒七成满,草人儿受箭越来越多船也越来越偏。船一偏了,酒在杯里也偏了,船偏多少,酒偏多少,船两边儿受箭重量平衡了,杯里的酒也平稳了。这叫:坐船内知船外,了如指掌啊。诸葛亮这学问多大!要不以这杯酒当测量的标准来掌握平衡,非坏事儿不可;怎么掌握

…… …… 余下全文

篇六 :单口相声《百家姓》

单口相声《百家姓》

我小时候念私塾,教育方法跟现在不一样,死记硬背,背不上来,老师就打。挺聪明的学生,都让老师给打糊涂了,班里就有这么位同学,学了半个多月,背了上句忘下句,背了下句又忘上句,就怕老师叫他,老师偏叫他啦。

“背书!” “啊?背书?”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记住了吗?” “记住了。” “背。”

“赵钱孙李,赵钱孙李。。。。。。” “你怎么总赵钱孙李!下边哪?” “下边?-----忘了。” “下边不是周吴郑王嘛!” “哦!对了,周吴郑王,周吴郑王。。。。。。” “上边儿哪?” “上边儿?上边儿是房顶子。”

“房顶子干吗?唉,我给你讲讲吧。”《百家姓》没讲儿,老师也糊涂了,给他胡批乱讲。 “这个赵啊,我不是姓赵嘛,忘了不要紧,就想我,赵先生的赵。钱呢?要学钱的钱;孙,装孙子的孙;李,不讲理的理;周,瞎胡诌的诌;吴,无赖尤的无;郑,不正经的正;王,老王八的王。记住了吗?”

“先生,您这一讲呀,我都记住了。”他把正文儿没记住,把闲篇儿都记住了,由下往上背,嗬,这份儿难听。“老王八,不正经,无赖尤,瞎胡诌,不讲理,装孙子,要学钱,赵先生。”

…… …… 余下全文

篇七 :单口相声--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

--------单口相声词

公司工会下发了一份要在公司举办演讲比赛的文件,文件要求演讲比赛在文件下发之日起三个月之后举行。参赛选手的名额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分配的。我们组只有三个人,工会在分配名额的时候可能考虑到我们组很快还要进人的原因,所以给我们组分配了两个名额。刚开始我没把这事没放在心上,想想再进人时专门选两个有演讲才能的人参加不就行了嘛。于是乎我就根本没考虑这个事情。但转眼到了报名的最后期限我们组还没有进人。这下我有点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呀,看看我们现有的三个人,谁也不是干这事的主儿。就说我吧,我自己认为,参加演讲比赛我自身存在三大劣势。首先,由于上小学时总是逃课,所以汉语拼音基本上不认识我。就算后来自己也进行过恶补,但由于先天不足,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就说现在,还经常蹦出家乡的方言。记得刚从乡下到城市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心仪的女同学想吃梨,我心想这好办,我去水果店买吧。到市场一看,啊,前面有一家水果店,抬脚走进去。店主是一位年轻女士,长的还挺漂亮。看见我进去,“你要点什么呀?”我们老家话发音时梨的音为(ni你),恰好那时候我不会念梨这个字,就说我要你,店主一听,面露不悦,“你要什么”,本来那时候我刚从乡下出来,没见过什么世面,更没有和城市中漂亮的女士说过几句话。就有点紧张,听她这么一问,就更紧张,说“我要你”。店主杏眼圆睁“要什么”“我要你,要你”。店主急了,“你神经病呀,大白天耍什么流氓!”我心想,虽然我刚从乡下来,但我买水果不算耍流氓呀。正要和她理论。只见从里屋出来一位五大三粗,面目狰狞的壮汉,手里提着一把菜刀,也不知道是正准备切西瓜呢还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你小子找死啊,长的漂亮你就想要,我也就一年半载才能轮到一次,你小子也想插队啊。”说着就往上冲。暂且不管人家是什么关系,反正一见这阵势,还理论什么呀,他说流氓就流氓吧,保命要紧。于是夺门而出,慌不择路啊,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跑,反正一口气跑出去有五里地,看看后面没人追才停下来,瘫痪在墙角一个时辰才缓过来,心想,幸亏小时候放羊练就了一身长跑的能力,要不今天还不知道什么结果。这城里人怎么能这样儿,你要不买就算了吧,为什么骂人,还要人命呀。缓过气儿来一想,哦,感情这哥们把我当成癞蛤蟆了。幸亏当时我没要鸭梨,否则一说我要压你那就更糟了。想想在乡下

…… …… 余下全文

篇八 :单口相声:一字两读

单口相声:一字两读

相声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艺术,相声演员必须要研究汉语、汉字。汉字是方块儿字,最难学。一个字就有几个意思,还有的字两三种读音。

比如:说相声这个“说”字,有的时候就不念“说”,念“说(shuì)”。您看《三字经》上有这么一句,“逞干戈,尚游说(shuì)”,“游说(shuì)”。“到处游说”,得念“到处游说(shuì)”。

“这场该我说啦,刚学着说,也说不好。说不好,更得踏踏实实地说。”

念说。要是念“说(shuì)”就麻烦啦:

“这场该我说“(shuì)啦??”

啊?!

“刚学着说(shuì),也说(shuì)不好。说(shuì)不好,更得踏踏实实地说(shuì)!”

这象话吗?

还有“长(cháng)”、“长(zhǎng)",也是一个字两种读音。有这么句话:“老李,这是你新做的衣服?哎呀,袖子长(cháng)啦,长(cháng)了有三寸!”念长(cháng)。“这是您的小孩?长(zhǎng)啦,长(zhǎng)多啦,长(zhǎng)了一头!”念长(zhǎng)。

您反过来说就不好听啦:

“老李,这是你新做的衣服?哎呀,袖子长(zhǎng)啦,长(zhǎng)了有三寸!”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