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名言名句

20xx年苏州中考语文复习《名言名句》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考必考名句整理

中考必考名句整理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常考名句) 1.《孔子语录》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 ④子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论语》中“”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⑤文中最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_ 。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是:“ ,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目的是 让其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 …… 余下全文

篇三 :名篇中的名句

《史记》中的名句识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安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 …… 余下全文

篇四 :法治德治名言

治国无法则必乱。 ——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

明主治吏不治民。 ——汉王朝第7位天子 刘彻 治国名言

治民无常,唯法为冶。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心度》

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他的法治主张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以法治国”的提法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人民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九十六回。幸:尊祟。本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遵守国家法令,以遵纪守法为第一要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作到这些,才能真正实行法治。一个真正的治国者,必须把自己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那种朕即国家,朕的话就是法律,既可以一言兴法,也可以一言废法的专制主义,必将把国家搞乱。本句具有重要的警戒意义。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政理》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中名句

初中推荐背诵篇目中名句

(一)

《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 义,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 ; , ,而后作; , ,而后喻。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 《曹刿论战》

1、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 ,故克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

2、令初下,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出师表》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古文名句

1.《论语》

①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④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⑥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① 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 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语文知识点名言名句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高中语文知识点——名言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史记?李将军列传》)

(2) ,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4)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

(5)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答案(1)虽令不从 (2)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4) 仓廪食而知礼节 (5)泪眼问花花不语 (6) 回首向来萧洒处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知不可乎骤得, 。 (苏轼《赤壁赋》)

(2)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所以动心忍性,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余下全文

篇八 :论语名句 答案

《论语》《孟子》

1、(1994全国)(1)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1995全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3、(1995全国)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4、(1996全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2003全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6、(2004天津卷)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2004湖南)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8、(2004上海卷)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9、(2005上海卷)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10、(2005江苏卷)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1、(2008安徽卷)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12、(2008山东卷)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3、(2008全国I卷)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孟子. 告子下》)14、(2007山东卷)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2007上海卷)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16、(2006江苏卷)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20xx年浙江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