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分句鉴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抒写爱国情怀的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描写农村风物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切景语皆情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开篇写景,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 余下全文

篇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为您服务教育网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北宋两位词人柳永和苏轼的词。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词从总体上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音律和谐,美妙动听。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学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它到底妙在哪里。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风波》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板书课题及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

…… …… 余下全文

篇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引: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 …… 余下全文

篇五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 、抽读 、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古诗文鉴赏——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字稼轩,号幼安居士,是南宋爱国词人,此词为辛弃疾登建康而作。建康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水汤汤,尽观赏盛。

古人填词作赋,大多因触景生情,或怀古,或伤今,或感怀时事,或自叹多舛。黄梨庄云: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

《水龙吟》一词通篇读下,惟“愁恨”二字可作词眼。稼轩忧思愁苦何之深也。上阙始二句,“千里”“无际”用以描述登临尽目之景,一幅宏阔的画面向读者舒展开来,接下来三句,始闻悲音,作者通过描绘了一幅如美人插戴的玉簪和螺旋形的发髻的美景,来表白自己“献愁供恨”,即处处皆触发自己的愁情之心境。“落日楼头...登临意”一句,作者更是在这幅恢弘的画作之上添彩着墨,将自身看吴钩,望报效国家,无奈,惟能拍遍栏杆嗟叹的落寞身影融入一片浓愁夕阳。鸿声不绝的悲凉背景之中,更渲染其此刻心境的苦。惟叹“无人会,登临意”表达了作者难遇知遇之人,愁绪无处而发的苦闷凄凉。

…… …… 余下全文

篇七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高2015级语文组 小将军

一、概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及词人的复杂丰富的情感。

3.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依据:形象是诗词的核心,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而品味形象要依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而非教师机械灌输;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而抒情的技巧灵活多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这一特点对学好其他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教学难点: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难点的依据: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 …… 余下全文

篇八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王笃兰

师:请同学们在巴洛克的音乐中欣赏一组图片,这是展示了人体刚健之美的地狱之门上思考者;这是是梵高的向日葵,这幅画中原始的冲动和热情的生命力在张扬的叶片中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震动;这是精美绝伦的苏绣,画上老虎的每一根丝毛,秀女衣服上的每一缕轻纱都是丝线秀成;这是杨丽萍的舞蹈;还有一直响着的巴洛克的音乐,它以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大脑的α波一致,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大家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因何而来吗?

生:心灵。

师:对,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灵魂中跳跃的灵感用声音和节奏表达出来就是音乐,用斧头和石头表达出来是雕塑,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来就是感动世界的名画,用手指和丝线表达出来就是美妙绝伦的刺绣,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则是曼妙的舞蹈,用语言表达出来呢? 生:诗词。

师:文学作品,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名字叫宋词,这颗明珠上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和苏东坡并称苏辛的辛弃疾。同学们齐读辛弃疾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