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三都镇碑记片20xx年上半年经管工作总结

三都镇碑记片20xx年上半年经管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按照资兴市20xx年农经工作要求,碑记乡农经站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两大主题,认真履行农经工作职责。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一事一议”、农村土地流转等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行为。

1、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年初重新制定了碑记乡村财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制度,对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及时准确上报村财务报表,并按季提供给村详细的会计资料。

2、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村级财务清查和移交工作。对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划归兴宁镇管辖的岗岭村、茶田村及划归唐洞街道办事处区管辖的茶坪村近几年来的财务收支等情况等进行了集中、全面清理,将清理结果进行了公开,并及时做好了该三个村的财务移交工作。

3、及时进行财务公开

各村都设置了财务公开专栏,针对以前有些村财务公开内容欠全面、详实,公开的时间不及时等现象,在公开时间、公开形式、公开内容、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各村均按季进行了全面的公开。

…… …… 余下全文

篇二 :碑记镇卫生院20xx年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碑记镇卫生院20xx年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有效控制我区的麻疹疫情,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根据区疾控的统一部署,雁江区防疫站下发了《关于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通知》,于20xx年x月x日,在全区范围开展麻疹查漏补种。针对人群为:

(1)、所有未完成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程序或免疫史不详的学龄前

儿童、在校小学生和小学适龄辍学儿童

(2)、可对35岁以下医护、教师、奥运相关服务人员等职业人群中

(3)、在成人发病较高的地区,可对高发职业人群,如外来务工

人员、大中专学生等无麻疹病史和免疫史者,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现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已圆满结束,特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4月x日碑记镇卫生院召开各村卫生人员会议,传达当前麻疹疫情及雁江区防疫站有关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对各村医进行本次查漏补种工作业务培训,认真开展对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

二、宣传广泛、重点明确、发动深入

为保证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我们通过各村进行广播,发放补种通知单,在各个学校及幼儿

园张贴补种通知,充分营造了活动的氛围,使广大村民明白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进本次活动中来。

…… …… 余下全文

篇三 :碑记镇卫生院20xx年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楚侯乡卫生院

20xx年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实现我国于20xx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省根据卫生部的部署,于20xx年x月和20xx年x月先后2次分别对8月龄~14岁和8月龄~4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全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距消除麻疹的目标仍相差甚远,任务还十分艰巨,且麻疹发病仍有反弹的可能。为切实消除免疫空白,有效降低人群麻疹发病率,确保20xx年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省卫生厅决定在今年x月对全省8月龄~14周岁儿童进行一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有效控制我乡的麻疹疫情,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根据县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并下发了《关于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通知》,于20xx年x月x日,在全乡范围开展麻疹查漏补种。

目标人群

全乡8月龄~14周岁儿童(19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出生儿童)。重点是目标人群中的流动儿童以及计划外生育和边远贫困、交通不便区域等,常规或强化免疫麻疹疫苗接种未能覆盖的儿童。

对20xx年x月x日以前出生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不足3剂次, 20xx年x月x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不足2剂次者,以及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者,无论其既往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 …… 余下全文

篇四 :重建蔡氏纪念馆碑记

尊宗荐贤,乃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祠怀祖,为吾族裔孙之夙愿。 沙坡蔡氏肇基祖丕承公迁自闽南,系莆田始祖用元公第二十四世孙,即始祖叔度公八十四世孙。因乾符之乱,分迁漳州龙溪县。用元公第三子直衙公,后晋天福三年徙居平阳旸岙。

因时代变迁、子孙繁衍,丕承公支派徙迁沙坡,插支元店宗祠。因子孙昌盛,前往元店祭祖路遥不便,于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分迁本支派至沙坡。(今玉溪村)建造简易宗祠五间,至今壹佰叁拾余年,破损不堪,面临坍塌。于20xx年经族人商议,重建宗祠之决定。不辞劳苦,以族人思标、祖皆为主要首事,祖孝、德何、德意、存敏、德望、存留、存来、德秋、祖庆、起强、祖文、祖强、祖亮、祖伦、祖霞、德阳、德庭等为理事。

自20xx年x月动工,至20xx年x月竣工,总投资 万元,建起五间雄伟而壮观的宗祠。现署名“蔡氏纪念馆”,琉璃碧瓦,雕樑画栋,书法名联充盈其中。每年正月初五,族人集聚祠内尊祖敬宗、摆酒设宴,商讨族内之事,互帮互勉,助学济困传统美德,世代延续。

其祠坐向??,依山傍水,正殿五间,台门三间,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院落更加开阔,走廊更加宽畅,正殿高15米,左右走廊各三间二层,前殿楼阁二层,琴棋书画布置其中,供族人观赏娱乐。祠前场地宽敞,东接小溪为界,左至老路为界,右边龙沙大溪为界,龙虎两山对峙,气势非凡。祠内台前,石狮、石象数对,旗杆双斗,族旗飘扬,红樟绿树环绕宗祠,蔚为壮观。

…… …… 余下全文

篇五 :碑记怎么写

新校碑记

任何事物都在 “生长”着。种子结出果实,小树长成大树,这是在长;幼儿长成少年,少年长成青年,这也是长。石头也要“生长”,才不至于永远是石头,但石头的“生长”是需要点化的。

———题记

引子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区西部十五公里,有一座卧佛山;山下有一座千年古城——鹿泉市。这里既是北方最大的建材基地,又是冀晋交通商埠,山灵地秀,日进斗金。鹿泉一中新校区就座落在这块右倚卧佛莲花、左拥肥原沃土的风水宝地上。

校园占地300亩,建筑十万米,气势宏伟壮观。校门前一块椭圆形草坪,草坪正中央,一块重近百吨的自然石安然稳卧。

巨石正面,雕刻着“鹿泉一中”四个大字,妍婉秀美,潇洒俊逸,璇丽夺目;下面落款 :“中石”;旁边一印:欧阳——竟是当今国内书界泰斗欧阳中石老先生亲笔所题!

巨石背面《新校碑记》,共500字;楷体镌刻,柔外刚内,灵秀流畅;饰以朱红,活力四溢。在设计新颖、美丽壮观的铁红色门庭映衬下,更显度量非凡,大气逼人!

巨石长六米,高三米,厚两米;色泽浅绿,花岗岩质,坚硬耐久。旭日初升,红光拂面;夕阳西下,金光罩身。站在巨石东南望去,竟然酷似一尾巨大的鲤鱼畅游大海!巨石西边突出的部分——鱼嘴,上边突起部分——鱼鳍,下边碧绿的草坪——大海!生动地诠释着“海阔凭鱼跃”,活脱脱一个“鲤鱼跃龙门”!

…… …… 余下全文

篇六 :祭文碑记

农公 历元 二甲0 午一 五年年腊元月月

仰继启厚示德后,裔辈,出勿栋忘梁祖,宗人,文清蔚明后时,节世,代挂富立 青强焚。黄

生殁茔日地时饰,修记,载永无吉虞千,秋金,龙光落辈脉派,衍毓,秀日风月流同。留,

立雄坟狮茔,,坐并金作龙文、以朝记纱之帽。

,仿祖茔修饰,增台阶,

仲 夏

,光维全世、信光公干派、衍先祖英茔等至叔光侄明商公定墓,位乃满新。辟

癸已

…… …… 余下全文

篇七 :综合楼竣工碑记

大新庄乡第一初级中学综合楼竣工碑记

一、竣工碑刻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项目县长 郭力铭

教体局长 王灿业

学校校长 陈光明

设计单位 获嘉县建筑勘察设计室

监理单位 河南代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河南翔宇建设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 中央直拨一百万元

建筑面积 九百九十三点五四平方米

竣工时间 二O一O年十一月

二、综楼位置 校园西北方坐西朝东

大新庄乡一中·编研

2011.1.15

…… …… 余下全文

篇八 :龙凤山碑记

龙凤山碑记

太行崔嵬,实为神州之脊。其支脉蜿蜒,文化繁兴处,有贾璧焉。西极秦晋,南望中原,肇磁州文明之源。其土丰沃,其民朴诚,其俗俭勤,地名亘古而诗礼隆盛。其东6里龙凤山,连太行之古滏口径,山岩峻秀,林壑幽深,由来为先贤避世修行之所在。昔时洪武北征,于此见龙腾深涧、凤翔碧霄,遂赐名焉。邑民建殿于其地,渐成规模。明季以降,兵灾相替,香火日衰,至上世纪70年代,仅余寒窑数间,衰草离披,望之使人顿起黍离之悲。

善士王秀云,虔心修持,悯其祭祀之久废,欲恢复斯庙旧制,兴三教而化人民,遂多方筹资,历卅载,起玉楼于荒落,筑兰宫于草莽。朱甍雕栏,象九霄之贝阕;翠柏兰惠,拟仙姬之翩跹;丹墀舞鹤,玉阶生香;殿堂栋柱,不厌奇丽;廊庑门所,务崇必广。厥功既竣,四方之民,无不踵趾相错,慕名而来,企诸神之庇荫也,香火称盛。

然先圣有言:神不歆其非类,祀不加于罔功。故神佑有德,民敬有功。人以诚通神,神以义化民,则福祉自厚,祸灾自远。倘人修恭敬,神不阙职,则家居祥乐,人生顺遂,而慈光慧照,泽被海宇可致也。予是以记之,以明宗教之义,而垂其事于不朽也。

贾壁乡蔺九全敬撰

龙凤山碑记(译文)

太行山高耸云端,确实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它余脉曲折延伸,文化兴盛的地方,有贾璧村。贾璧村向西可到山西,向南可望到河南,是磁县文明的源头。这里的土地宽广肥沃,人民诚实纯朴,风俗勤劳节俭,贾璧历史悠久而文化教育盛极一时。贾璧向东6里,有一个龙凤山,连接着太行山古代的滏口径。它山峰高峻秀丽,树林和山谷幽深,自古就是贤人修身养性的地方。过去,洪武皇帝朱元璋北征,在这里看见蛟龙从深涧中飞腾,凤凰在青天上飞翔,于是就把此地命名为龙凤山。此后乡民在这里建立了神殿,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明朝以后,战争和灾祸交替,龙凤山的香火一天天衰减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只剩下几间破窑洞。衰草萋萋,看了使人顿时有今昔对比的不胜感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