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活动总结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

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

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中一班区域活动总结

合肥市仁和佳园幼儿园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区域活动总结

班级: 中一班 教师:陈恬恬 叶燕霞 时间:20xx年元月份

一、 区域活动的设置和调整:

(一) 学习性区域活动(包括阅读区、科学区、数学区、益智区等)

1、阅读区:图书屋

本区域一个书架,摆放了30本绘本。在晨间活动有30分钟让幼儿自由选择翻阅绘本阅读。下午3:00—3:10教师讲故事给幼儿听.

2、数学区:喜羊羊数学角

本区域有按排序规律找车牌号、能按物取数、比大小、排序等。

3、美术区:艺术创想

这个区域由两组柜子组成,摆放有油画棒、水彩笔、固体胶、记号笔、糨糊、剪刀、绘画本、纸盘、折纸、又长又短的小吸管、白纸、皱纹纸条一筐等。

4、益智区:

好玩的泥沙石头、各种各样的杯子、各种各样的鞋子、拼图、钓鱼、找图形

(二) 社会性区域活动 (包括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等)

1、建构区:纸盒搭建、组装花片、接水管、铺地板、组装玩具、搭建城堡

2、角色区:

美羊羊花店

材料投放:装扮卖花的服务员衣服若干、剪刀、一次性纸杯、油画棒、水彩笔、吸管、皱纹纸等

人员安排:服务员、收银员、顾客、后勤

小灰灰写生馆

材料投放:演出服、头饰、化妆品、相框、道具小狗头像、照相机、

人员安排:摄影师、化妆师、顾客、洗照片的、

懒羊羊餐厅

材料投放:厨师衣服若干、服务员衣服若干、各类蔬菜、餐具、小笼包、饺子、烧烤架、吸管、饮料、

人员安排:厨师、服务员、顾客、收银员

二、 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一)空间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名工作在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幼儿园空间利用首先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其次一些活动区要分开来不能随意安排,而且一定要注意采光,还要注意颜色一定要丰富,这样会吸引小朋友的兴趣,最后,重中之重就是考虑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1、不能有尖尖的、有刺的、易滑伤孩子的东西;

2、特别小的东西也不能随意放,如各种豆类、扣子等,因为孩子好奇心非常强,特别想玩一玩,一不小心,孩子可能就会把它们塞到鼻孔里、耳朵里,非常危险。

(二)环境创设:

1、成品材料投放:各种动物形象、如:维尼熊、小猪、驴、海绵宝宝、蘑菇、花店的花、小狗相框、餐厅的串串、各个区角牌、字等

2、半成品材料投放:花店:投放纸杯、吸管、

相片制作间:大头贴的相框

餐厅:各类食物,幼儿自己串食物

3、师生共同制作材料:我喜欢的动画片:由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的相框、

动画放映厅:共同收集关于动物的图片资料

一起制作的植物标本挂在教师里

4、幼儿独立制作材料:我喜欢的动画片、我的设计:幼儿自己动手画的画

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情况

(一)学习性区域活动

1、幼儿社会性

我们发现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幼教领域教改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在实践活动中,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对其今后的学习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它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仿真的小社会,设置一些孩子经常接触的熟悉的角色区,把幼儿社会化技能练习融入在游戏中,比如尊老爱幼、遵守交通法规、谦让等,孩子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尝试交往的多种方法,体验自主独立,对孩子的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

2、幼儿认知能力

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

(二)社会性区域活动

1、 幼儿社会性

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 角色扮演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大约从1岁半开始,宝宝就会出现“假装”行为,如将喝水的杯子当做话筒、将小马扎当坐骑等等。尤其是宝宝的语言进一步发展以后,他会主动要求你假扮童话中的公主、巫婆、狐狸……

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宝宝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们应积极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而不应显得不耐烦。下面介绍角色扮演游戏的好处有哪些。

1、体验各种感情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能够体验到各种角色内心的情感。时而扮做宇航员,时而扮做小动物,时而安排情节的继续发展,其内心情感的跨度是惊人的。同时,角色扮演还可以宣泄焦虑、压抑的坏心情。

2、熟悉社会角色

幼儿常会扮演家庭场面和经常看见的职业人员――如扮做爸爸妈妈、老师、医生、商人、警察、消防员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宝宝了解各职业的基本特征,而且有助于宝宝洞察自己和周围世界间的联系。

3、有助于提高社会认知和社会能力

那些花更多时间在社会性游戏中的幼儿,一般在智力发展方面要更超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假装”还能加强多种智力能力,包括记忆、语言、逻辑推理、想像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思想的反映能力和应用另一观点的能力。

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

2、幼儿认知能力

幼儿通过区角游戏的一步一步开展让幼儿更加的体验生活,也让学会玩区角、认识区角中的人物以及最基本的礼貌用语。

四、下一学期有待发展的方向

1.形式要丰富多样

2.功能多样

3.品种多样

(1)投放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并且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

(2)材料提供时可设置一定的障碍。

(3)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废旧材料。

 

第三篇:中班区域活动总结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

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

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