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总结

襄州区20xx年秋化学“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小结 20xx年x月22-23日,襄州区初中化学“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在伙牌镇中学隆重举行。这次评选活动主要从现场讲课、教案评选、写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来自全区十五位优秀的化学教师表现出了各自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过硬的基本功,为我们评委老师呈现了十五节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课堂盛宴。现将这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作以总结。

一、活动亮点

1、情景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复习导入:如从了解学生对水的净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进入主题。②实验导入:如张湾二中的庄海林老师和程河中心学校的张颖老师在讲述《水的净化》时,通过展示出几种浑浊程度不同的水,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很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③图片导入:如襄州四中何小菊老师和朱集中学的宋清莲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洪水过后水的图片,能够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另一种境界的化学世界之中。④视频导入:如张湾中心学校的魏威老师利用播放嫦娥三号的发射视频导入,配以音乐,优美动听的音乐把所有学生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在给学生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本次参赛的15名教师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知识容量,加快了课堂节奏,优化了教学过程,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同时开发了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课件等教学设施将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争论、去解决。很多老师制作的课件构思巧妙、新颖实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张湾中心学校的魏威老师在讲授“水的组成与构成”时,设置的动画模拟图,不仅把学生带到微观的世界中的感觉,还分散了教学难点,从而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再如古驿二中的范立占老师在讲述《水的净化》时,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了明矾的净水视频片断,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能力,还起到了独到的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推陈出新

这次化学优质课教师评选,选手可以在很长时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选课题,这样拉长了磨课的时间,这样使得备赛过程转化为教学研究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手段在教学中已经大众化。除了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方式教学外,还增添了新的手段,如,伙牌中学的何银梅老师用注射器自制了活性炭的吸附教具,而且效果非常好。有的在实验中用上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用品,有的给学生印发探究学案等,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其实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十五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真正的实现了高效课堂。

4、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十五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

长。例如,张湾二中的庄海林老师对水的净化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效果明显,实验成功。再如,峪山中学的王艳和张集中学的薛秀英两位老师在讲授电解水实验中,对氢气的检验和氢气性质的实验和课本也不一样,把实验现象一下子变得直观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掌握知识。总之,这次活动中,有好几位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敢于打破课本体系,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真正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5、师生活动多样化,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次参赛的15位教师在教法与学法方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做到最大有益的尝试,实施的比较成功。注重从直观现象、感性材料、实验用品等方面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理性认识。参赛的8位教师,在讲授“水的净化”的实验时,都是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方案,学习小组实验探究,然后及时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参赛的7位教师,在讲授“水分子分解过程”时,在课堂上用简单的生活用品(如枣子和桂圆等代替氧原子和氢原子),来认识水分子的模型,真正的探究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在教师准备好的实验用品下,人人动手做实验,亲自动手制作这些模型,其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水分子分解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真正的认识了水的组成元素。

二、对这次活动的几点看法

1.要坚持以课堂改革为目的,

这次优质课教师的评选活动,大多是通过个学校的“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上课好像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要坚持以课堂改革为最终目的。

2.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从本次优质课教师的评选活动中就可以看出,没有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课堂教学,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法引起学生和观摩老师的共鸣。相反有自己鲜明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如魏威和何银梅两位老师的两节课),就显得那么活泼生动,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容易形成共鸣,课堂也较出彩,给每一个评委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用课件代替实验

这次活动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如黄龙中学的朱运龙教师和石桥二中的靳小焕老师没有做氢气的验纯和可燃性实验,而是用播放视频课件代替了教师的演示实验。目前,我们各乡镇中学的实验设施还不完善,就特别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做好实验。但不管怎样,首先得让学生动起手来。药品用量大,可做微型实验;仪器不够,可让学生将生活用品代替或改装。例如:矿泉水瓶剪开就成漏斗和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吸管变成导管等等。只有做了,学生才会有体会和收获,才会有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对老师来讲,可能更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信念。

4、板书设计不能随意丢弃,更应为课堂锦上添花。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其他教学手段,运用文字、符号等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更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虽然很重要也很直观但还是辅助手段,板书在教学中不可替代。有的老师直接用

PPT代替板书(如张湾二中的庄海林和石桥中心学校的吴瑶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板书),或者在黑板上随意写上几个字(如古驿一中的王莉老师只板书了课题和以下两个内容:一、氢气。二、水的组成)。还有少数教师板书不规范(如王艳和薛秀英两位老师)等等。

5、学生在课堂中大多还是“被动回答”,更应变为“主动质疑”。

陶行知曾经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想解决的问题,这样就成为“老师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习独立不足。教师应努力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供学生质疑的平台,真正把问题的提出由学生“主动提出”,这样后面的探究才是他们感兴趣的。

6、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真正分享他们的探究之乐。

化学课堂已经经过多年的课改,不能仅仅是流于形式上的探究,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根本,教师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成果,要分享学生探究的成果,实时给予肯定,实时给予评价。

这次化学优质课在广大化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它必将会对我市化学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起着引领的作用,也会为今后的一系列化学教学活动带来勃勃生机。

 

第二篇:优质课总结

关于历史优质课评比的几点思考 郝红星

我是水冶镇一中的一名普通的政治历史教师,在参加了今天在镇三中承办的镇历史优质课评比的结果后,感触颇多。镇三中对这次承办镇历史优质课评比高度重视,校领导积极为各授课教师提供全力的协助,并全程参与听评,还在活动结束后为与会教师提供学校食堂便饭,令人感动。我谨从教学业务角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待各位同仁的真知灼见、镇教学研究室的指导。

一、 我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今天在镇三中听评优质课,采用的是三中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它由教学内容(25分)、教学方法(25分)、教学基本功(25分)、教学效果(25分)等四部分组成。尽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校校情进行制定,但作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的“教学过程”是否可以忽略不计,确实值得商榷;尤其像“教学结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项目更应慎重对待。文后附录“河南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学历史教育技能竞赛评课标准”以供参阅。

二、 我看课堂教学表现

㈠、看自己

今天我讲课的感受,我在水冶镇一中网校的教师个人空间里写道: “反思今天上午的公开课:导入充满激励性(自认为是最好的一次开场白);自学后进入小组讨论;抽签软件和电子白板游戏式的练习;激励羞怯的小组,使他们一个个主动举起手来走上了讲台;“桥”形的板书,寓意海峡两岸愈见频繁的交往;熟练的电子白板操作(这样说大家没意

见吧!),最后齐唱中下课。”

1. 今天我讲的是八年级下册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根据本课知识的特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我个人的教学风格,我确定本课的中心理念是:课堂贯穿情感性、互动性和愉悦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师少讲、能不讲的不讲,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

2. 课堂教学环节我采用自己常用的“导入、定向、自学、讨论、展示、互评、练习、总结”八步教学法。此教学法是在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自己的改进。根据本节课实际情况,我又调整为七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二、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环节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环节四、展示成果,分享快乐

环节五、点评延伸,查漏补缺

环节六、练习反馈、强化巩固

环节七、情感激励、升华总结

(具体教学设计附后。)

3. 在本节课中,自我感觉较好地实施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⑴情感性:

①开场白自我介绍后,激励同学本节课轻松、愉快地去畅游历史知识的海洋。

②导入环节,通过放映深情的配乐诗朗诵《乡愁》的视频,激发了

同学的学习兴趣。

③总结升华环节,又带领同学一起观看吟唱充满豪情的《中国人》结束本课。

⑵互动性

在“环节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环节四、展示成果,分享快乐”、“环节六、练习反馈、强化巩固”中,调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成果、练习反馈等形式,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互动性能,以抽签游戏、电子白板课件习题的上台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⑶愉悦性

整堂课,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励不断、掌声不断。有一个细节:在电子抽签回答问题游戏环节,有两个学习小组,最初因为羞怯,而放弃回答,但他们在随后的环节中,在全班同学的激励下,最终勇敢地举起了手臂、走上了讲台、站在了电子白板面前,完成了练习,战胜了自己。

4. 本节课感觉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较好地运用了电子白板这个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可手写的习题、可拖曳的图片文字、聚光灯突出重点的作用、电子抽签软件的使用等等,都很好地服务了教学意图的实施。这一切都得益于我校对电子白板的大力推广,得益于自己在平日对学校电子设备的摸索实践。

5.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略)

设计意图:以“桥型”板书,突出重点、寓意深刻。

㈡、看他人

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课,正如三中赛课小结中所言“知识容量大、涉及历史事件的时间长,能够巧妙安排,梳理条理……”,知识性与情感性有机融合,确实无愧榜首。

2、《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执教人采取:出示知识点1→学生自学教材→学生讨论或教师讲解,出示知识点2→学生自学教材→学生讨论或教师讲解……→总结→巩固→练习。

确如三中赛课小结中所言“教师教得从容,师生互动井然有序”。课件详实,课堂结构条理清晰,教师教态自然大方。

但本课我以为有三处如若调整,也许效果会更好。一是教师讲解再少些,多给学生一些互动、讨论、思考的时间;少一些齐答,提问范围、人数再多一些。二是教学环节再优化一下,比如,像学生巩固知识环节,给学生时间自由背诵,不如换之以其他形式的巩固,也许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记忆效果。三是时间的分配,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结束后,再做练习册,依然剩下近十分钟。

2、《改革开放》一课,本课教学环节为:出示相关图片资料→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或讨论→回答……→总结→练习→歌声升华。确如三中赛课小结中所言“激情似火,教学环节简捷明快,引导、演示、互动、展示、小结,学生学得如醉如痴。”执教人的投入与激情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但本课我以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缺憾,缺少学生的自学环节。在讲授、互动等环节之前,是否应该先安排学生看书初步感知知识,以此为基础,然后再开展其他活动,这样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我看评课

赛课的目的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终提高教学水平。执教教师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能较清晰地看到别人的优缺点,而忽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评课环节是否可安排执教教师讲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后感,然后及时把听评人员对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反馈给执教教师,以实现更有效的观课、评课,以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中青年优质课评比活动,使自己学习了许多其他同仁的闪光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相信会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好地发展。

文中谨对教学业务进行探讨,绝无针对个人的好恶,且参加这次活动授课教师、听评人员,大多是自己工作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此文仅供探讨业务,共同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