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小结

32课时内燃装卸机械培训小结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32课时内燃装卸机械培训,虽然只有短短4天时间,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很多有关内燃装卸机械方面的知识,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很多有关设备故障管理及监测,特别是液压系统方面的知识。以下是我对于本次培训的小结和体会。

周教授在讲述港机设备故障管理时提到有关港机设备故障趋势,其中一张反应设备故障率的模型图(如图1)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图1

从图1可见,故障率曲线呈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形如浴盆。故障模型纵轴表示故障率,横轴表示经历时间。所以故障率模型实际上描述的是港机设备或其系统在开始使用后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时间变化看,曲线明显呈现出三个不同区段(时期),即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严重)故障期。

早期故障期中故障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新元件(配合副)之间缺少良好的贴合,或者是在装配上的缺陷造成,故需要经历一定时间,以寻求元件间的自身平衡。 偶发故障期是指设备进入中期后,此阶段是港机设备最良好的工作阶段,故障率大致处于稳定,故障率与时间、新旧无关,是随机的。

耗损故障期是指设备零部件经长期使用后,产生疲劳、磨损、老化等原因使寿命接近衰竭,导致港机设备处于频发故障状态,使故障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最终导致设备功能终止。

在掌握了这些有关设备故障趋势的理论知识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些理论知识和我们的生产实际有什么关联,要如何将这些经典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平时的设备管理中去。通过思考,我对周教授的设备故障率模型图进行了改进,标注出了我认为的三个故障阶段应该进行的设备管理工作,如图2所示。

图2

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实际,由于我目前主要从事门机的维修保养工作,我们公司9月中旬刚刚引进两台50T新门机(如图3),目前以完成装配,正处于最后调试阶段。

图3

对于两台新门机,即将处于生产使用的最初阶段,往往由于制造与装配的质量问题,会出现一些小故障,此时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事后维修即可。它包括快速检修,以及为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所进行的改善性维修;另外,按照港机设备出厂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对厂家提出的一些重要部位加强重点的检查、维护保养。此外,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加强对新设备的润滑工作,特别是钢丝绳、传动链条、联轴器、减速箱、电动机轴承等关键部件。

 

第二篇:培训小结

中马村矿风险预控(采煤部分)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自主保安能力、实现主动预防、规范安全生产秩序、严格现场管理、坚决消除“人祸”、杜绝冒险蛮,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20xx年x月x日-18日,矿培训中心针对相关单位、科室管理人员及班组长,举办了一期风险预控(采煤部分)知识培训班。现将具体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组织有序,确保学习效果

此次风险预控(采煤部分)知识培训班,邀请了副矿长郑立军进行授课,25位相关单位、科室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参加了培训。根据学员需求调查情况,结合本矿实际工作,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效果,矿培训中心积极和授课教师结合,根据我矿井下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课件,并在开班前期对培训学员进行了培训问卷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调查分析情况,以采煤专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为重点、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为难点,组织学员学习了风险预控(采煤部分)等相关专业知识。

二、严格考核,务求取得实效

为期二天的培训结束后,矿培训中心针对此次培训内容,对

参加培训的学员,采取了上机的形式进行了考试。具体考试成绩为:80—90分15人;90以上10人。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80

分。此次考试平均分为88.1分,合格率为100%。

从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员掌握了采煤专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等相关知识,此次培训人员大部分为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班组长,学员中大部分人在煤矿已经工作了十年以上,井下现场经验十分丰富,理解能力相对较强,接受速度比较快,大部分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极个别学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薄弱、记忆力减退等原因,考试过程中紧张造成掌握的试题答错,成绩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培训的效果。

三、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此次安全管理红线知识培训班,根据学员的需求调查和我矿实际,授课教师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教材,结合我矿现有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相关基层区队、科室25名管理人员及班组长进行了培训。

(二)针对性强,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前期,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通过授课教师针对性的讲授,使参加培训人员对风险预控(采煤部分)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井下现场管理水平,促进了我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预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三)上机考核,突显培训实效。针对此次培训内容,对参

加培训的25名学员,采取了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考核。通过对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各分数段人数为:80—90分15人;90以上10人。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80分。此次考试平均分为88.1分,

合格率为100%。

(四)师生互评,提升培训质量。培训考试结束后,授课老

师对学员、学员对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互评。授课老师对学员的课堂纪律情况、掌握学习内容情况以及不足之处改进方面分别进行了评价,认为课堂上每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培训内容基本掌握,提高了学员综合素质,为我矿安全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培训我们还抽出10名学员从课程设计和授课教师进行整体评价,满意率100%。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了评价,满意率达到了100%。

四、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安排

通过此次培训班举办形式、授课内容以及学员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分析,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个别学员年龄偏大、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工作时间较长,记忆力减退,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的的进一步开展,没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影响了整体的培训效果。

二是由于刚刚接触风险预控培训,部分学员不理解,认为对自己作用不大,思想认识还没有彻底转变。

针对上述情况,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针对部分学员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时间较少,成绩不理想的情况,矿培训中心积极与相关基层单位主管技术员结合,抓住员工班前会、下班汇报工作的空闲时间,对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二是针对部分学员对风险预控知识培训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矿培训中心积极与各基层单位技术主管结合,充分利用班前会、班后汇报时间,结合本班生产实际情况,加强风险预控知识培训,提高对风险预控培训认识,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保证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总之,我们将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采取课堂讲授、视频点播、班前会“人人上讲台”、实操等多种培训方式,有效利用员工业余时间进行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效果,确保培训不留死角,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