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车间实习总结二

STM车间实习总结(二)

在本周内,我继续提升自己在相关元件、设备上的认识,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行了手工印制PCB板、手工贴件、GBA元件维修、焊接技术提升以及PCB板维修等工作,相关内容主要如下。

一、贴片元件的基本认识

1. SMT涉及的元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致可以分为标准元件和IC元件。

标准元件主要是指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元件,比如电阻(R)、排阻(RA 或 RN)、电感(L)、陶瓷电容(C)、排容(CP)、钽质电容(C)、二极管(D)、晶体管(Q)等等。标准元件分公制和英制两种标示,公制1206、0805、0603、0402对应英制3216、2125(2.0mm、1.25mm)、1608、1005。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长度,后面两位数字表示宽度。厚度由于元件不同,以实际生产测量为准。

IC即集成电路块,传统 IC 有 SOT、SOJ、QFP、PLCC 等等,现在比较新型的 IC 有 BGA、CSP、FLIP CHIP 等等,它们是根据元件脚(PIN)进行各种分类。

(1) SOT(Small outline Transistor):零件两面有脚,脚向外张开(一般称为L型引脚).

(2) SOJ(Small outline J-lead Package):零件两面有脚,脚向零件底部弯曲(J 型引脚)。

(3) QFP(Quad Flat Package):零件四边有脚,零件脚向外张开。

(4) PLCC(Plastic Leadless Chip Carrier):零件四边有脚,零件脚向零件底部弯曲。

(5) BGA(Ball Grid Array):零件表面无脚,其脚成球状矩阵排列于零件底部。

(6) CSP(CHIP SCAL PACKAGE):芯片级封装。

我们一般对IC的称呼采用“类型+PIN 脚数”的格式,如:SOP14PIN、SOP16PIN、SOJ20PIN、QFP100PIN、PLCC44PIN 等等。

2. SMT元件又可以分为有极性元件和无极性元件。

无极性元件:电阻、电容、排阻、排容、电感;

有极性元件:二极管、钽质电容、IC。

其中二极管有多种类别和形态,常见的有玻璃管二极管(Glass tube diode)、绿色发光二极管(Green LED)、磁柱二极管(Cylinder Diode)等等。

(1)Glass tube diode:红色玻璃管一端为正极(黑色一端为负极)

(2)Green LED:一般在零件表面用黑点或在零件背面用正三角形作记号,零件表面黑点一端为正极(有黑色一端为负极);若在背面作标示,则正三角形所指方向为负极。

(3)Cylinder Diode: 有白色横线一端为负极.

钽质电容:零件表面标有白色横线一端为正极。

IC:IC 类零件一般是在零件面的一个角标注一个向下凹的小圆点,或在一端标示一小缺口来表示其极性。

3. 0欧电阻的作用。0欧电阻相当于很窄的电流通路,能够有效地限制环路电流,使噪声得到抑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作用主要可以分为:

①作为跳线使用。这样既美观,安装也方便。

②在数模混合电路中,用作单点接地(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设备上相互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系统。)

③作保险丝用。由于PCB上走线的熔断电流较大,如果发生短路过流等故障时,很难熔断,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事故。由于0欧电阻电流承受能力比较弱(其实0欧电阻也是有一定

的电阻的,只是很小而已),过流时就先将0欧电阻熔断了,从而将电路断开,防止了更大事故的发生。

④为调试预留的位置。在匹配电路参数不确定的时候,以0欧电阻代替,实际调试的时候,确定参数,再以具体数值的元件代替。

⑤在高频信号下,充当电感或电容。

⑥想测某部分电路的耗电流的时候,可以去掉0欧电阻,接上电流表,这样方便测耗电流。

二、 动手能力操作

1. 手工印刷PCB板

SMT车间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会采取手工印刷PCB板。一般综合车间生产效率等实际情况后,选择印制的PCB板数量较少,元件贴装较少的一类板进行手工印刷。 首先找一块透明树胶薄膜,用双面胶将需要印刷的PCB板贴在薄膜背面。用小刀将需要印刷的地方刻出,做出简易的印制模具。再将薄膜用双面胶固定在木板上,用卡子固定住PCB板的位置,在薄膜上放上锡膏即可开始印刷。每张PCB板印刷后须检查,看锡膏是否印刷在焊盘上,或者红胶是否在焊盘中间。如果有漏印,需用酒精擦拭掉锡膏或者红胶重新印刷。

2. BGA元件的维修

BGA是集成电路的一种封装形式,其输入输出端子(包括焊球、焊柱、焊盘等)在元件的底面上按栅格方式排列,所以维修需要专门的工具以及比较繁琐的工序。其原理是热量通过辐射与对流被传递至BGA器件的上表面与PCB的下表面, 再通过传导穿过器件体与PCB直接到达焊点。

BGA维修工具:BGA返修台、电铬铁、小刀、小钢网、镊子、画笔(涂助焊膏用)、锡珠(根据BGA型号选择)、吸锡带、酒精、布条。

BGA返修台有有BGA拆除和焊接两个作用,一般包含3个加热系统,其中上和下精确加热目标芯片和线路板的是热风型加热。第3个是一种区域发热体,从底部逐步地加热整个的印制线路板。整个返修台的加热曲线跟回流焊炉比较相似,须根据不同BGA设定严格的加热温度曲线。

维修流程:BGA检测-----BGA拆除-----焊盘清洁、清理-----BGA植球-----BGA贴片-----BGA焊接------BGA检验

① BGA拆除:为了防止维修时PCB局部变形或器件因吸潮而引起的器件炸裂,将PCB板放置于返修台上,调用对应程序对其进行加热,然后取下BGA,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直接加热,BGA在遭受急速的高温冲击而损坏。

② 焊盘清洁、清理:将BGA焊接面用毛笔均匀的涂抹助焊剂,用烙铁和吸锡带将BGA上的锡渣清除,并用酒精清洗。为保证BGA焊盘不被破坏,清理锡渣时BGA固定在加热板。加热板温度设定在100℃-120℃。清除好后,取下检查看BGA上焊盘是否完好,并测量BGA电源与地是否已经击穿,如已击穿此器件已报废更换新器件,如未击穿即可进下步维修。将已拆下BGA的PCB焊盘,用毛笔均匀的涂抹助焊剂,将吸锡带放置于焊盘上,一手将吸锡带向上提起,一手将烙铁放在吸锡带上,轻压烙铁,将BGA焊盘上残余焊锡融化并吸附到吸锡带上后,再将吸锡线移至其他位置,去吸取其余部分的焊锡,在清除锡渣时,烙铁与吸锡带同时提起,避免由于烙铁先提起后,吸锡带迅速降温而被焊在器件焊盘上,清理时需掌握好速度和力度,烙铁不能再焊盘上停留太久,容易破坏焊盘,也不能太大力的拖动烙铁。清

理、清洁后,焊盘应平整,无拉尖及突起现象。

③ BGA植球:将BGA放入小钢网中,倒入少量锡珠,轻摇模具使锡珠分布均匀,将剩余锡珠倒回瓶中,轻轻取下钢网盖,检查锡珠是否排列整齐,有无多余锡珠和少锡珠的情况,用镊子去除多余锡珠或者轻点上锡珠。然后将植好的BGA放在加热平台上,平台温度设定在205~240℃之间。待锡珠稳固的覆在BGA上后,取下BGA冷却。

④ BGA贴片:在PCB板焊盘上刷上少量助焊膏,不能刷过量,否则在焊接过程中BGA边缘会有气泡,导致BGA位移。用镊子将BGA放在PCB板焊盘处,注意方向。将PCB板放于返修台上,用吸嘴吸起BGA,启动影像对位系统,调整PCB板位置使器件和焊盘的影像重合,放下BGA完成贴放动作。

⑤ BGA焊接:从各设备的焊接BGA程序目录中调用相应程序对BGA进行加热,程序运行完毕,完成器件焊接过程。待单板冷却后取走PCB。

注意操作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单板焊接情况,若有烧焦、严重变形等异常,需立即停止机器。同一块PCB板最多返修3次,同一个BGA最多返修2次。

⑥ 焊后检查:焊接完成,需要对单板进行检验。重点检验以下事项:

1) 目视BGA四周的焊点,看是否有虚焊,连锡,背面冒锡珠等缺陷。

2) 检查被焊接器件周围,是否有溅锡、及其它缺陷,检查单板背面是否有CHIP件等被顶针压坏。

3. 人工焊接训练

能够对小元件进行焊接,能够处理少焊、虚焊、立碑、反白等情况。

三、SMT车间生产率提升的思考

SMT生产线有多台机器,包括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等,但是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主要是由贴片机决定的,因为贴片机是一种需要精密定位和高效配合的机器。我们的生产线包含一台高速贴片机和一台高精度贴片机,前者主要贴装片状元件,而后者主要贴装IC和异型元件。当这两台贴片机完成一个贴装过程的时间相等并且用时最少时,则整条SMT生产线就能发挥出最大生产能力。建议有以下几条:

1. 合理分配每台设备的贴装元件数量,尽量使每台设备的贴装时间相等。我们在初次分配每台设备的贴装元件数量时,往往会出现贴装时间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根据每台设备的贴装时间,对生产线上所有设备的生产量进行调整,将贴装时间较长的设备上的部分元件移一部分到另一台设备上,以实现时间上的平衡。

2. 设备优化。对每台设备的数控程序进行优化,就是使贴片机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达到贴片机的最大工作速度。主要的方法如下:

① 编写程序时,尽可能使吸嘴能同时吸取元件,并且尽量使最多的吸嘴工作。

② 在编写程序时,将同类型元件排在一起,减少拾取元件时换吸嘴的次数,节约贴装时间。

③ 拾取次数较多的供料器应靠近印制板。在雅马哈机器上,因放于相机和PCB板的对角,减少转弯。

④一个贴装循环,应尽量只在F或者R面拾取料,减少移动距离。

3.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操作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尽快解决贴装时出现的问题。

4. 实施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SMT车间的操作是一个团队的运作,需要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对公司的热爱和归属感。

5. SMT设备进行定期检验与保养。

以上就是上周实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SMT车间实习总结

SMT实习总结

    SMT车间是我实习的第二站,SMT的意思就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中文名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的大致流程就是物料的配送,物料的准备,锡膏印刷,SPI检查,元件的贴装,AOI检查,结构件的贴装,过回流炉,X-Ray抽查,分板等几个流程。

    相比较装配来说,SMT车间一条线的人数只有5个人,SMT车间一共15条生产线,34个班,4个轮休班,一个班长独立的带两条生产线,在几个工位中,炉前AOI主要检测漏贴,偏移,侧立错件,极性反,倒贴。SPI检测主要检测整版有没有少锡,漏印,拉尖,连锡的现象。最重要的工位就是在线物料了,因为人工的原因,换物料频繁容易出错造成批次质量问题,所以这个岗位特别重要,特别的还弄了一个接料警示,每天开早会的时候都会读上三遍,好加深印象。

    这几天的跟线学习与卢晓燕班长的交流明白了很多SMT方面的细节,了解了一些他们的工作状态。特别是换料接料的学习,料栈表一些电学元件的认识,例如电阻是140,电容是133等。物料标识的认识,生产机器灯光的意义,跟技术员黄泽权的交流也明白了贴片机常见的故障应急处理方法,在与自己的同事交流中,通过观察他们的工作,来预见自己以后的工作。而且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能知道以后自己工作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我们以后要怎么去学习,想哪些方面去学习。他们向我们传授自己的技巧,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天的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过程中,很多困惑,在实践中积累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困惑,周五的技术理论培训给我的感觉是想见很晚,工程师系统性的对SMT的基础知识培训比起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的系统的多,SMT的优越性:装配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实现自动化,提高效率。SMT车间要求:环境温度25℃±3℃之间(最好是25℃或26℃);环境湿度55%±15%;人员必需穿防静电衣/帽/鞋进入车间;进车间需ESD检测;作业需要带防静电手套/手腕。SMT主要设备:丝印机、贴片机、AOI光学检测、回流焊炉、分板机和X-Ray。在丝印方面,锡膏成分:多种合金粉末和助焊剂组成均匀稳定膏状体的化学物质(Sn96.5%,Ag3.0%,Cu0.5%)。锡膏颗粒状分球状和不定型两种。在休息的时候我特地拿了我们线上的锡膏去显微镜下观察,我观察到的都是球状的,一颗颗的像一个个铅球。锡膏的使用准则:领取时先进先出;使用时回温4-8小时;用前搅拌3-5分钟;设备在停止30分钟以上要回收到瓶中;加锡少量多次;取锡膏回温时,要记录时间。钢网制作方法:化学腐蚀法、激光法、电铸法。常用激光法,化学腐蚀法效果最差,电铸法效果最好,但是价格比激光法高很多。印刷的参数:合理速度、刮刀压力、角度、刮板形状、印刷间隙、脱板速度、印刷平行度。回流焊分为预热、恒温、回流、冷却四个部分。温度曲线参数值:第一阶段保持40℃-150℃,升温斜率1——3℃/s   90s左右;第二阶段保持150℃-180℃在60——100s左右;第三阶段保持220℃以上在40——60s之间;第四阶段保持最高温在235℃——250℃(不得低于235℃);第五阶段保持220℃-100℃,斜率在-4—— -1℃/s。主要来说就是SMT的工艺流程,SMT车间的要求,锡膏的使用管理,焊锡膏的基本特性,锡膏的使用时间规定,锡膏使用的原则,钢网的规格与指标,钢网的二次加工,影响贴装质量的几个因素,回炉焊的温度参数,回炉焊的对流形式,AOI检测的原理,让这些流程与工艺通过理论的知识强化我们的记忆,让我们知道这个工艺的原理,注意事项,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同时我也提出了我的一些困惑与建议,大致如下,第一,是时间的把握,刮刀每4个小时清洗,钢网2个小时清洗,这个时间不好把握,不妨设计一个小闹钟,可以控制时间的问题,而且成本不是很大。第二,是关于早会的问题,早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士气,提高工作效率,快乐的工作会减少错误,所以早会应该强调员工的归属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比如每天的注意事项试着让员工自己说出来,可以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第三,关于基层员工建议箱,员工的每个建议都应该跟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给予肯定,同时也要给予反馈,这个建议哪里不好,哪里好,为什么没有采纳都要给予答复,这不仅是对员工的认同,也是对联想文化的肯定,没有积极性了以后就不会有更多的改进与优化了,一线员工看的最清楚,集思广益会促进联想的健康发展。第四就是生产与工程的问题,一个是因为作业指导书太过模糊,太过生涩,难以读懂,另外就是工艺要求炉前需要安排人员目测,但是实际生产并没有安排人员,问及生产班长,原因是因为人员精简,关于这两个问题,我认为虽然为两个部门,但各自为政,各自的立场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是不是应该多一些部门之间的交流,多一些对话,不管是问题活动的交流还是技术上的对话都应该多开展一些。最后一个就是忙中出错的问题,我还一直在困惑,在换线,或者吃饭,更换物料时难免人会发生错误,如何寻找一个规范,合理,省力的更换物料的方式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现在也许没有对策,和导师交流也许没有结果,但是在后续中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即将踏向下一个车间,短短一个星期让我记忆犹新啊,一个星期的SMT车间实习太短,虽然对于 SMT车间工艺的一些知识我们才摸到了皮毛,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想加一句,活到老,思到老!一定要积极的去思考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才有进步的可能。不能以自己片面的想法就认为什么不对,什么是对的,成熟理性全面的看问题,分析问题,这将是我前进的方向,在求知的路上我将继续留下我坚实的脚印。

                                              易中宇

                                          20##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