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车间实习总结

SMT车间实习总结

一、实习内容

   1. SMT技术的认识

   SMT全称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中文名表面贴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中比较流行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短引脚或者无引脚的贴片元件安装在印刷版表面,再通过回流焊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连接技术。其主要的优点是:①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由于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②可靠性高、扛振动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③高频能力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④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降低生产成本。

   2. 元器件的识别

   ①SMT车间内的元器件主要是贴片元器件,所以采用数码法表示,即用三位数码标示,数码从左到右,第一第二位为有效值,表示数,第三位表指数,即零的个数,单位为欧。

   还有一种示数方法为色环法,一般用于穿孔插件元器件。原理是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国外电阻大部分采用色标法。具体对应示数如下:
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金-±5%、银-±10%、无色-±20%
当电阻为四环时,最后一环必为金色或银色,前两位为有效数字, 第三位为乘方数,第四位为偏差。 
当电阻为五环时,最后一环与前面四环距离较大。前三位为有效数字, 第四位为乘方数, 第五位为偏差。

   ②铁氧体电感,是一种特殊电感,早期又叫磁珠,具有电感的性质,又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即有很高的导磁率,通常用在高频电路中,通低频阻高频。

陶瓷电感,耐温值高,温度恒定。

线绕电感,体积小、厚度薄、容易表面贴装,具有高功率、高磁饱和性、高品质、高能量存储、耐大电流、低电阻、低漏磁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焊锡性及耐热性。

③特殊元件放于干燥箱中,湿度<10%。

   3. SMT常用知识

①进入SMT车间之前应该穿好防静电衣和鞋,戴好防静电帽和手腕。静电的产生主要有摩擦、分离、感应、静电传导等,主要消除的三种原理为静电中和、接地、屏蔽。

②车间规定的温度为25±5℃,湿度为60%﹢10%。

③SMT常用的焊接剂有锡膏和红胶两种,需要印制贴片双面板时,一面选用红胶焊接,使用波峰焊,其余均可用锡膏。

④目前SMT最常使用的焊锡膏Sn和Pb的含量各为:63Sn 37Pb。锡膏的成分有锡粉和助焊剂,体积比为1:1,重量比为9:1。助焊剂作用主要是去除氧化物,防止二次氧化。

⑤锡膏储存于2~10℃的冰箱中,保质6个月。取用原则为先进先出。取用锡膏时,因现在室温中放置2~4小时,人工搅拌5分钟方可使用。

4. SMT主要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流程为:锡膏印刷——→元件贴装——→回流焊接——→AOI光学检验——→合格  运走

                                                 |

                                                 |

                                                 不合格  维修

①印刷,使用锡膏印刷机,是SMT生产线的最前端。

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电路板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锡膏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转印到电路板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PCB板。

所准备的材料及工具主要有:锡膏、钢板、刮刀、擦拭纸、无尘纸、清洗剂、搅拌刀。钢板材质为不锈钢,厚度一般为0.12mm或0.15mm,钢板常见的制作方法为:蚀刻、激光、电铸。钢板开口要比PCB板的焊盘小4um防止锡球不良现象。印刷时,焊膏要完全附着在焊盘上,检查时,看焊盘是否反光。印刷时,先试刷几张,无问题方可生产。

   ②零件贴装,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设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印刷机的后面,其工作原理为元件送料器、基板(PCB)是固定的,贴片头在送料器与基板之间来回移动,通过光学照相机确定元件,然后将元件从送料器取出,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然后贴放于基板上,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地全自动地贴放元器件。贴装应按照先贴小元件,再贴大元件的顺序。

    贴装常见问题:

元件吸取错误,可能的原因有(1)真空压强不足(2)吸嘴磨损、变形(3)供料器影响(4)吸取高度影响(5)片式元件来料问题。

元件识别错误,主要原因有(1)元件厚度错误(2)元件视觉检查错误

飞件,即元件在贴片位置丢失,主要原因有(1)元件厚度设置错误(2)PCB板厚度设置错误(3)PCB自身原因。

③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焊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对于温度要求相当严格,需要实时进行温度量测。

优点有:焊膏定量分配,精度高、受焊次数少、不易混入杂质且用量少、焊点缺陷少。

焊接通道分为4个区域:

  (1)预热区(加热通道的25%~33%):在预热区,焊膏内的部分挥发性溶剂被蒸发,并降低对元器件的热冲击。

  要求升温速率为1.0~3.0℃/秒,若升温太快,可能引起锡膏的流移性。

(2)侵濡区(加热通道的33%~50%):该区域内助焊剂开始活跃,化学清洗行动开始,并使PCB在到达回函去前各部分温度一致。

要求温度130~170℃,时间60~120秒,升温速度<2℃/秒

(3)回焊区

锡膏中的金属颗粒融化,在液态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焊点表面。

要求:最高温度210~240℃,时间183℃以上40~90秒

若峰值温度过高或回焊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焊点变暗,助焊剂残留物炭化。若温度太低或回焊时间太短,可能会使焊料的润湿性变差而不能形成高质量的焊点,从而形成虚焊。

(4)冷却区

要求降温速率<4℃/秒 冷却终止温度最好不高于75℃

若冷却速率太快,可能会因承受过大的热应力而造成元器件受损,焊点开裂;若冷却速率太慢,可能会形成较大的晶粒结构,使焊点强度变差。

④AOI光学检验,原理是机器通过摄像头自动扫描PCB,采集图像,测试的焊点与数据库中的合格的参数进行比较,经过图像处理,检查出PCB上缺陷,并通过显示器或自动标志把缺陷显示/标示出来,供维修人员修整。所使用到的设备为自动光学检测机(AOI),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地方。可检测的问题有:少锡/多锡 、无锡、短接、漏料、极性移位、 脚弯、错件等。

 若检测出有问题,有检查员标示出问题位置,交由维修区维修。维修常用工具有烙铁、热风拔取器、吸锡枪、镊子等。

 

第二篇:SMT车间实习总结

SMT实习总结

    SMT车间是我实习的第二站,SMT的意思就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中文名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的大致流程就是物料的配送,物料的准备,锡膏印刷,SPI检查,元件的贴装,AOI检查,结构件的贴装,过回流炉,X-Ray抽查,分板等几个流程。

    相比较装配来说,SMT车间一条线的人数只有5个人,SMT车间一共15条生产线,34个班,4个轮休班,一个班长独立的带两条生产线,在几个工位中,炉前AOI主要检测漏贴,偏移,侧立错件,极性反,倒贴。SPI检测主要检测整版有没有少锡,漏印,拉尖,连锡的现象。最重要的工位就是在线物料了,因为人工的原因,换物料频繁容易出错造成批次质量问题,所以这个岗位特别重要,特别的还弄了一个接料警示,每天开早会的时候都会读上三遍,好加深印象。

    这几天的跟线学习与卢晓燕班长的交流明白了很多SMT方面的细节,了解了一些他们的工作状态。特别是换料接料的学习,料栈表一些电学元件的认识,例如电阻是140,电容是133等。物料标识的认识,生产机器灯光的意义,跟技术员黄泽权的交流也明白了贴片机常见的故障应急处理方法,在与自己的同事交流中,通过观察他们的工作,来预见自己以后的工作。而且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能知道以后自己工作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我们以后要怎么去学习,想哪些方面去学习。他们向我们传授自己的技巧,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天的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过程中,很多困惑,在实践中积累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困惑,周五的技术理论培训给我的感觉是想见很晚,工程师系统性的对SMT的基础知识培训比起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的系统的多,SMT的优越性:装配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实现自动化,提高效率。SMT车间要求:环境温度25℃±3℃之间(最好是25℃或26℃);环境湿度55%±15%;人员必需穿防静电衣/帽/鞋进入车间;进车间需ESD检测;作业需要带防静电手套/手腕。SMT主要设备:丝印机、贴片机、AOI光学检测、回流焊炉、分板机和X-Ray。在丝印方面,锡膏成分:多种合金粉末和助焊剂组成均匀稳定膏状体的化学物质(Sn96.5%,Ag3.0%,Cu0.5%)。锡膏颗粒状分球状和不定型两种。在休息的时候我特地拿了我们线上的锡膏去显微镜下观察,我观察到的都是球状的,一颗颗的像一个个铅球。锡膏的使用准则:领取时先进先出;使用时回温4-8小时;用前搅拌3-5分钟;设备在停止30分钟以上要回收到瓶中;加锡少量多次;取锡膏回温时,要记录时间。钢网制作方法:化学腐蚀法、激光法、电铸法。常用激光法,化学腐蚀法效果最差,电铸法效果最好,但是价格比激光法高很多。印刷的参数:合理速度、刮刀压力、角度、刮板形状、印刷间隙、脱板速度、印刷平行度。回流焊分为预热、恒温、回流、冷却四个部分。温度曲线参数值:第一阶段保持40℃-150℃,升温斜率1——3℃/s   90s左右;第二阶段保持150℃-180℃在60——100s左右;第三阶段保持220℃以上在40——60s之间;第四阶段保持最高温在235℃——250℃(不得低于235℃);第五阶段保持220℃-100℃,斜率在-4—— -1℃/s。主要来说就是SMT的工艺流程,SMT车间的要求,锡膏的使用管理,焊锡膏的基本特性,锡膏的使用时间规定,锡膏使用的原则,钢网的规格与指标,钢网的二次加工,影响贴装质量的几个因素,回炉焊的温度参数,回炉焊的对流形式,AOI检测的原理,让这些流程与工艺通过理论的知识强化我们的记忆,让我们知道这个工艺的原理,注意事项,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同时我也提出了我的一些困惑与建议,大致如下,第一,是时间的把握,刮刀每4个小时清洗,钢网2个小时清洗,这个时间不好把握,不妨设计一个小闹钟,可以控制时间的问题,而且成本不是很大。第二,是关于早会的问题,早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士气,提高工作效率,快乐的工作会减少错误,所以早会应该强调员工的归属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比如每天的注意事项试着让员工自己说出来,可以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第三,关于基层员工建议箱,员工的每个建议都应该跟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给予肯定,同时也要给予反馈,这个建议哪里不好,哪里好,为什么没有采纳都要给予答复,这不仅是对员工的认同,也是对联想文化的肯定,没有积极性了以后就不会有更多的改进与优化了,一线员工看的最清楚,集思广益会促进联想的健康发展。第四就是生产与工程的问题,一个是因为作业指导书太过模糊,太过生涩,难以读懂,另外就是工艺要求炉前需要安排人员目测,但是实际生产并没有安排人员,问及生产班长,原因是因为人员精简,关于这两个问题,我认为虽然为两个部门,但各自为政,各自的立场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是不是应该多一些部门之间的交流,多一些对话,不管是问题活动的交流还是技术上的对话都应该多开展一些。最后一个就是忙中出错的问题,我还一直在困惑,在换线,或者吃饭,更换物料时难免人会发生错误,如何寻找一个规范,合理,省力的更换物料的方式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现在也许没有对策,和导师交流也许没有结果,但是在后续中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即将踏向下一个车间,短短一个星期让我记忆犹新啊,一个星期的SMT车间实习太短,虽然对于 SMT车间工艺的一些知识我们才摸到了皮毛,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想加一句,活到老,思到老!一定要积极的去思考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才有进步的可能。不能以自己片面的想法就认为什么不对,什么是对的,成熟理性全面的看问题,分析问题,这将是我前进的方向,在求知的路上我将继续留下我坚实的脚印。

                                              易中宇

                                          20##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