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培训总结

5月x日-5月x日,很荣幸参加了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理论培训期间,始终怀着热情,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蹲点实践期间,近距离接触特级教师,学习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切身去感受深层的教育思想;活动期间与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砌磋,用心探讨。回顾培训历程,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观念得到了“质”的更新,对于教师的职业幸福也有了新认识和感悟。现在把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 在理论培训中升华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理论培训的内容有:陶志琼教授主讲的《教师职业道德说幸福指数》;郑东辉博士主讲的《有效教学》;方彩芬副教授主讲的《教师礼仪》;李宇博士主讲的《教师心理与教学行为》;冯铁山教授主讲的《让我们的心灵开满水仙花——教学的德性与诗意地教学》;徐建平博士主讲的《教学管理案例分析》。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聆听不同类型的讲座,时时感受着思想火花的冲击。

听了他们的讲座使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做一个诗意的教师——“感受教育的阳光,修炼自己的心性。”(冯铁山);“学会享受助人为乐的幸福。”(陶志琼)要做一个德性的教师——课堂上“平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来吸进学生,用“心灵契约”来引导学生接受主动教育,“和学生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冯铁山)“让孩子给课定调子。”“为孩子营造理想的课堂。”(陶志琼)让我们的教育——“变经典为经常,化习惯为美德,清亮孩子的心灵,铸造他们的精神世界!”(冯铁山)

“我能干好教书育人这件事就是一生的福气了。”陶教授的这句话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重任,一个肩膀上挑着学生的今天,一个肩膀上挑着祖国的未来,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以快乐而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正如陶行知先生

所言:“教师工作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光荣,更是教师的幸福。

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骨干教师,一定要潜心平常教学研究;要用务实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博采众长;要善于用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要善于调整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份健康阳光的积极的心态,真真切切地做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模范,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通过聆听这些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不断进取,才能让自己快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二、 在实践学习中成长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学校蹲点的时间里,学校对于 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过程性网络评价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师生们真正践行着学校正大门的这个“人”字——做一个健健康康、认认真真、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接下来的实践学习中,我们欣赏了朱志敏老师《百分数的意义》、丁杭缨 老师《三角形边的关系》、叶柱老师《解决问题》三堂精彩的课,以及三位特级教师的讲座《先学后教,从备课开始》、《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定教,从备课开始》。他们执着、博大、仁爱、严谨的教学风范,他们的事迹、工作热情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从他们的身上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心血和努力。真正的学做教师,就要及时更新观念,提升思想,积累知识,开阔眼界。

特级教师们打造了有效课堂的新视角,以精辟的见解,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引领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体验了“有效”的含义。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追求真真切切地真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成长。

新课标、大纲、教材就是文本,其制定需要专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因为我们教师就是实施者,我们要聚焦课堂,真做很难,做好更难。课堂是关切点,我们要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实践者,但是,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爱人者,人恒爱之”与学生架起一道视域,在视域间沟通、交流、对话,提升自己的境界,从喜欢学生到爱学生,再到敬畏每个生命。真正完成每一次教与学的升华,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而这给予我们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不保守,努力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时、因境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否定,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

真正的好课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性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把握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在反思中求发展。

在这次学习中,使我感触很深的不仅是专家、教授的教育热情,和他们对教育的严谨的追求和钻研拼劲。单那一张张来自课堂一线的统计、一份份深度的反思,一个个研究性的探索,在我眼前呈现出的是专家在实践着对教育的挚爱。特别是朱志敏老师,为了设计一堂课而搜集的大量资料、设计的问卷调查、进行的学情分析,还有收集到的一份份不同学生的错题分析,学习行为分析及学习对策真是感动至深。教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教学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前行。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专家教授言谈之中充满哲理的思考,无不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翻看着自

己在学习中所记下的字字句句,专家那激情的演讲就会浮现在眼前,这些都将激励着我,接过教育者的重任,全副武装,决心把新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力求用自己学来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做有思想的实践者,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和风格。不断在践行中突破自己,在反思中发展自己。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见,示他人之所未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第二篇:学科带头人培训总结

社硎学校 苏世挺

有幸参加“莆田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学习,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研修已结束,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了自己的眼界,结交了一批陌生却熟悉的朋友。现将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做小结:

一、积极参与,深刻感悟

本次培养带头人模式是一种创新,它改变了以通识培训为主或拼式学习为主的做法,构建了以学科为基石,以“问题解决”为主轴,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拓展为两翼的培养模式,学员们通过开课进行二度设计,进行反思和理论提升,提高了认识,又能落实于今后的教学实践,最终改变教学行为惠及学生。对于这种培养模式,我很喜欢。学员们,一起进行交流、研讨。在参与中,既可以全面分享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从别人的观点中学习有价值的东西,又可以形成我们对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实践能力。这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给了我强烈的震憾。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我想,在这个知识爆炸和网络化的时代里,我们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本身一定要有常流水。所以我觉得自觉学习尤为重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要不断学习,自我加压,坚持主动

学习,丰富自己。只有不断获取新信息,补充新知识,吸收新理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及时把握教学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一些新方法,将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活教学活动。要想做终生学习型教师,“学习——实践——反思”之路正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应该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我打算下一步继续“充实理论,静心反思,扎实实践,不断进步”!

20xx.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