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经验总结

还有两个月我们即将迎来六月,有不少人称六月为“黑色六月”,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将会迎来中高考两个大型考试。也许会有同学对考试感到焦虑,借此机会,我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准备中考时的切身经历,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轻松应对考试,让六月成为大家收获成功的时期。

应对考试首先要提的是心态,在我看来,一个良好的心态在考试中能让人有质的飞跃。中考是无疑一个转折点,因此很多考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对其格外重视,希望能成为中考这个战场上的佼佼者,但这份重视也会在无形中加重一个人的心理负担,造成内心紧张,反而无法成功发挥出应有水平。遇到此类情况,平时相应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考生需提醒自己把中考前的三次模拟考试当作中考一样认真对待,把中考当作是第四次模拟考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在考试过程中,应先大体浏览题目,包括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考试结束后应尽量避免与同学对题,考完后可以稍作休息或准备下一场的考试,不要因已经过去的考试懊悔,影响接下来考试。

接下来要讲的是学习方面,要利用好三次模拟试题,善于总结,自己错的题恰恰表明在知识学习中的漏洞,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时要重新复习相关知识点,而不是单纯满足于会做某一道题。做题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对于语文的学习,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这两项占较大分值,大家可以在平时做近几年的真题,先自己组织语言,再与答案对应,看自己遗漏的点在哪里,并在几套题中总结出常考题型,每种题型需要答哪些方面,久而久之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此方面的答题;数学方面应踏实地做老师提供的练习,杜绝眼高手低,做到会做的题目快速做,提高做题效率,并熟练掌握各种题型,有选择地练习,不要盲目寻求过多的题目。曾经看过一个学长的经验,他学数学时,先做一套原题,查缺补漏后再做一遍,且第二遍的限制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减去半小时,如果做不到满分就一直重复,直到把精髓吃透,我虽未完完全全地这样做下来,但进步是明显的,大家不妨试一下;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平时的积累。首先要有一定单词量的积累和语法基虽然在今后的考试中,语法的考察逐渐淡化,但它对阅读中对句子的理解和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型和阅读也需要多加练习来提高语感,按每天一篇完形两篇阅读的练习量坚持下去,相信英语成绩会有所提高。总的来说,中考高考之类的标准类考试都是有固定套路可寻,但省市之间难度题型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自己所在省市的试题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这些细节,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坚持。龟兔赛跑中成功的是很慢却在坚持的乌龟,失败的是有天赋却懒惰的兔子。一个突然想奋起学习的念头时常有,但如何将它持续到最终的胜利,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每天可以收获不多,但长时间坚持下来,必定有大丰收。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地,山顶看似很远,但成功就是脚下的每一步。无需想象成功后的喜悦,无需幻想假期的轻松,亦不哀怨今日的烦忧。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乐趣也从中而生,坚持也随之而来。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会成功。

在几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去,那段日子中的烦恼和痛苦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人生中一个很小的起伏,不必紧张,不必害怕,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请珍惜这段美好而会使人成熟的时光吧!最后预祝所有今年的考生们考试顺利!

 

第二篇:中考经验总结

纵使焦灼忧劳,但求无愧我心

——记初三印象

至今犹记得去年x月x日在操场南边的简易校长室里,我接受任教初三的任务后对校长说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明年成绩好,那是我努力的结果;如果明年成绩不好,那我也一定尽力了。”在切切实实经历过中考以后,我才意识到这句话亟需修正——成绩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要感谢校领导的信任,对于我这个没有初三任教经验的老“菜鸟”来说,这种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其次要感谢王丹教研员,她勤恳负责,无论是切割中考词汇,将之贯穿于初中三年来每次期中期末复习之中,还是将中考新题型以及其背后所投射出的中考动向及时反映到当下的教研活动中,她都力争做到三年与中考同在。不仅如此,王老师还特意找来二外附的韩瑞芬老师做我的指导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谢过。原初三年级组的兄弟姐妹们更是给予了我无限包容与温暖,在初三不可逃避的紧张与焦虑中,我们总是面带微笑,相互支撑,我们共同分析学生状况,共同探讨授课方式,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可以说,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是最快乐和谐的年级组。当然,黑庄户中学本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感谢我们语文教研组以及每一位同事们给予我的关心与支持。

中考复习有千头万绪,但观其大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如下三点:夯实基础、全面细致、注重规范。下面,我仅就初20xx年在混沌中摸索前行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经验和一些教训与困惑,说说我自己的一些不成形的看法。

一、夯实基础

1、如何界定基础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对于基础就会有不同的界定。我将能够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加以训练、复习的题型统归入基础行列,其中包括选择题、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当然,这可能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划分方式,例如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上看,有时题型只表明该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并不标注其难度,也就很难由题型判定其是否为基础。但这种界定方法好在化烦就简,便于复习。

2、复习方式

从复习方式或手段上看,我主要借助于每日一练与任务式教学。

每日一练时间短则6、7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其主体内容为字词复习、古

诗文默写、文言积累等,贯之以其他内容。其设题来源主要是近几年的中考题、模拟题等,但一般不会直接使用,而是通过改头换面更改其题干要求,或“牛头马面”多题重组,或“添枝加叶”令其似是而非。除此以外,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行编题。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每天接触这批“熟悉的陌生人”以夯实其基础。

任务式教学在我的定位下非常直接简单,它只用来夯实文言文词句和古诗文默写。这种安排优点在于重点明确,施之有效,利于补困;缺点在于一刀切、不分层,不利于培优。

两种复习方式操作的关键是前者重在灵活,后者重在落实,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反复练习以夯实基础。

二、全面细致

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挂万尚怕漏一,因此我们必须力争全面细致。这不仅指对知识点的复习要全面细致,还应当包括对同一知识点训练复习从不同角度设题力求全面细致。前者的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应当在研读中考说明和历年中考试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确定其复习范畴,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复习重点,合理安排时间。我重点想要谈一下后者,因为其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却容易被忽视。

这一认识基于中考的惨痛教训。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名著阅读有一道小题,考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哪本名著。这一知识并非难点,如果直接设问,其正确率至少会在90%以上,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全区该题得分率不超过30%,我记得当时在得知学生们的答题情况以后,第一反应是想抱怨学生们粗心大意,但我逐渐意识到问题在于我平时对于该知识点的复习过于“简单直白”,一旦出题问法设置障碍,学生必然会跌入出题人设置的“陷阱”。人们经常说见多识广,学生见的虽多,却只是老面孔,仍然难以识广。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平时多角度设题反复训练的结果。由此而观,对同一知识点的多角度设题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非仅仅是对知识点的识记。

当然,全面细致不等于平均用力,应当做到重点突出,而且应当在缜密判断的基础之上,大胆舍弃或简化那些不可能考、不可能以某种方式考,或者即使复习也难见成效的知识点或题型。

三、注重规范

规范化训练是中考复习中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环节,但这种训练却并非始

于初三中考复习阶段,如果没有初中三年来日常点滴规范化养成,包括作业格式要求、课上回答问题等规范化训练,要想在中考复习阶段再进行学科规范化训练也难显成效。

中考复习阶段的规范化训练可以从审题、析题、答题三个方面进行。审题上可要求学生在题干上圈划重点,明确答题要求,如果要点较多,要标注序号。析题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同类题型或知识点的设题角度,从而确立析题步骤。比如对于修辞理解题,就可以先帮助学生总结出修辞理解题主要在修辞手法、对象、对象特征三方面设题,训练学生在分析修辞题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而不是仅凭感觉,盲目无序。对于答题的规范化要求在现代文阅读中尤其重要,可通过展示标准答案,明确得分点,再让学生加以模仿。在实际操作中,我经常借助于小组合作,再将各小组答案通过实物投影加以展示,长此以往,则学生在答题时不仅会降低审题不清的错误,而且懂得如何着手,有的放矢。

事实上,规范化训练最终要达成的是思维的清晰条理,而不是僵硬的模仿,因此,对于规范化的训练有必要做更多强化而不为过。当然,适当的方法是关键。

以上是我对中考复习一些粗鄙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中考有收获也有遗憾,第一,两个时间段我没有把握好,九上期末阶段由于右手骨折,每日一练和学生作业基本荒置,导致该时间段未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更遗憾懊恼的是一模之后的时间安排,我在该段时间打乱了既有节奏,盲目做题,成效不彰,甚至起了反作用,望来者以之为鉴。第二个遗憾是对于培优补困,我只重后者而忽视了前者,导致最后有14名学生中考成绩离优秀分仅仅一、两分之差,追悔莫及。

时光流转,转眼新的学期新的轮回早已启动,对于中考,似近而远,又似远而近,其焦灼忧劳之情仍在,但如今抽身来看,又觉得一切付出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否则无以对学校、对学生,也无以对自己。能够做到无愧我心,大概就是我们这些老师们虽焦灼忧劳仍百折不回的原因吧,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与担当,无愧我心,也就无愧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