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沪教版高一政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期末复习

前言 我们的经济生活

?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

一部分用作积累、一部分人们的消费。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义:以人为本

核 心:全面发展

基本要求:协调发展

根本方法: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 发展经济生活与改善生活

? 社会生产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社会的发展也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生 产 力: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

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性特征。

资本

“三态”: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商品形态。

经营管理——联结性要素

组织、联结和整合。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

传统的工业化是以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为特征的,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突出问题。

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

密不可分。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CDP采用的是“国土法”;GNP采用的是“国籍法”。

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一个国家的GDP,成为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成为地区生产总值。

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缺陷:P35)

? 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 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依靠一套由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

内部因素,主要指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外部条件则主要指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

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通过积累

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所谓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 物质准备的过程。

1. 扩大生产规模

2. 建立公共设施

3. 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有通过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社会积累基金只要来源:政府

企业

居民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 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

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

? 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

适度消费的积极意义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功能:

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增加就业。

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精神消费状况

闲暇时间的多少

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

生活质量的6个指标:人均GDP、就业率、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

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作用:

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 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的划分:

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衣、食、住、行、用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

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 家庭消费总支出

由于恩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已经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在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首先要保证那些需求具有刚性的,也就是弹性比较小的项目,然后再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

? 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

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攀比心理

炫耀心理

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消费心理不成熟:

消费冲动

缺乏自制力

宣泄情绪

?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一般是个别消费的,而经营者多数是有组织的法人。

意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 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安全权

知情权

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受尊重权

获得赔偿权

? 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当从自我保护做起。

与经营者协商调解

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主要方法

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行政处罚权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 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工业在公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第三产业是指出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

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成。无形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发展变化的。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 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共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 现阶段劳动力就业的矛盾与机遇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

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考虑方面:

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基本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

能力素质

?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取得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

获得劳动保护

接受职业培训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威武劳动安全既是劳动者的权利,又是劳动者的义务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法律地位平等,可是在事实上往往并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经济上 处于优势,而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

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协商——选择程序,不是必经程序

调节——法定程序,不是必经程序

仲裁——必经程序

诉讼——最终程序

 

第二篇: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怎么样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 如何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 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④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职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做法:

2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股票的作用: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行以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③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得缔非法收入。通过税收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1)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5、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收入越多,意味着国家可以更好行使国家职能(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当国民收入总量不断增加,各方面分配比例合理前提条件下,这一说法才能够成立。不能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越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对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7、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10、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1)原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纳税人要做到依法纳税必须:①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②增强纳税人权利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11、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1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1)增收:从根本上讲,要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影响财政最主要的原因;加强税收监管,减少税收流失;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征新税种;发行国债等。

(2)节支----实行机构改革,在国家机关等部门开展节约等活动,减少财政支出。

13、国家减免农业税包含了哪些经济道理?

(1)体现了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道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2)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经济局限的道理(3)体现了国家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巨大作用的道理(4)体现了全面小康的道理(5)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道理,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实现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