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 教学业务总结

车工教学工作业务总结

时间总是在充实的工作中流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过去这个学期的车工工艺教学工作,有收获的喜悦与甘甜,也有挫折时的彷徨与无奈,但这些心灵的历程使得我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份教育工作。为了能够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利于在今后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在此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了一点总结。

一、思想素质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严格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时刻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来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注重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始终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可以说,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增强了,那么这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就能得以不断的提高。这也是我平时始终奉行的一点。

二、业务学习方面:

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注重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车工工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在学习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把教学方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融入到平时的车工工艺教学工作中去,旨在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半年多的理论学习和综合实践,确实提高了个人的理论水平,个人的实践能力也有所加强。

三、教学常规方面: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

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学生学习的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车工工艺课。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听听我的教学设计,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

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自己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业务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完善,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车工工艺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第二篇:车工教学工作总结

07~08第一学期 车工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学期车工教学我感觉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会某一项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要让所学的技能成为活的技能,当学生能独立并熟练运用技能时,才算真正地掌握了技能。 车工技能是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我认为,要让学生学好这门功课,除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当注意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我在车工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我是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

首先,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一般都要经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这一过程,这种模仿式的学习方法,在技能形成的初期阶段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习者少走许多弯路,容易获得成功,因而效

率较高。但是,这种机械的模仿,容易忽视学习过程中大脑的作用,使学习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即使学会了某一项技能,也是机械的、僵死的技能,当加工的零件变了,学生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如果你既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又理解每一种技能的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时,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我在教车工课的“细长轴的车削”这一节,先把图纸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试着加工。加工完后让学生谈谈如何保证零件的精度。然后把学生车削出的零件选几个,通过测量公差,再让学生谈精度超差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想想,采用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加工的误差。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再讲授新课,并利用同学们总结出的方法引伸出正确的加工方法。这样一来,同学们会从自己的方法中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如果经常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办法解决,就会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单纯的掌握一项操作技能并不难,但要使所学的技能在实践中运用起来,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

难题,这就需要在学习时是理解的掌握,也要求我们在教授学生技能时,也要适当地讲清道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脑和手一起动起来,真正成为手脑并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知识的获得要经过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技能的培养同样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初学车工,看到这么多的刀具、工具和量具,工件又是这么多又硬又沉的钢铁件,加上车床转速又高,许多学生除了好奇新鲜外,还有就是心里发怵,一上车床操作就会手忙脚乱。这时千万不能大声喊叫,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更胆怯。作为老师,这时应该多演示几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害怕心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车外圆”是车工的一项基本功,初学车外圆时,有的学生看到旋转的工件,飞溅的铁屑心里很怕,远远地看着,特别是女同学,轮到她们操作时,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先上,我就耐心地把操作要领再讲

一遍。告诉学生只要遵守操作规程、一般是不会出事的。然后我先找一位胆大心细的学生示范,并在旁边轻声提醒,当这位学生车削完一小段外圆后,我问他怕不怕?他很轻松地笑笑说:“开始时是有点怕,心里七上八下的,当车刀接触到工件以后,看到铁屑顺利地从一边流出,就渐渐地放心了,后来也就顺手,我还想车削一个零件。”看到有人能轻松地完成,其他学生也都纷纷上车床来操作,通过尝试、练习、大家都能又准确又稳妥地完成好练习。 为了能培训学生独立操作车床的能力,我在某些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对一些有难度的地方故意不讲,或者故意讲错。同学们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再把同学们集中起来,把在加工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提出来,并且和他们一起展开讨论,共同来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让他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解决车削加工中遇到的难题的习惯。

在鼓励学生独立操作的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让他们改掉不良的甚至是危险的操作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在夹持工件时,用力很大,容易损伤工件表面;还有的同学在夹紧工件以后,时常忘记把扳手从夹头上取下来,这不仅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弄不好还会伤人的;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在车削过程中,由于工件装夹位置不对,而他们又只注意到车刀和工件,不看其他地方,以致出现了中拖板和三爪夹头的碰撞,造成设备的损坏,这是相当危险的。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些错误的、危险的动作,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在车工技能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同学们掌握技能又快又正确。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很多同学都能自行解决,独立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某一项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要让所学的技能成为活的技能,当你能独立并熟练运用技能时,才算真正地掌握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