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结

一.中考的命题特点:

狠抓基础,注重过程,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

二.考察学生的主要能力:

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统计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同时,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数学只是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察。

三.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四.考题分值比例:

五.考察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以及消元发、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等。

六.考察的四大数学能力:

基本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七.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1.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突出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察;

2.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考察。

3.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注重数学学习中的思想与方法;

5.在适当减少题量和控制难度的情况下,增加学生自主思考或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6.在现实背景的或教材阅读材料等内容为背景的或与高中知识衔接的或跨学科的新颖试题。

八.主要考察的题型:

1.题目背景新颖,考察基础知识

例:如图,两个正六边形的边长均为1,其中一个正六边形的一边恰在另一个正六边形的对角线上,则这个图形(阴影部分)外轮廓线

的周长是( )

A. 7 B. 8 C. 9 D. 10

2.关注社会实际,强化用数学的意识

例。图光源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CD,AB=2m,CD=6m,点P到CD的距离是2.7m则AB与CD间的距离是

3.重视思维过程,增加创新意识,提过思维素质和能力

例。如图,n+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B2D1C1的面积为S1,?B3D2C2的面积为S2,?,?Bn?1DnCn的面积为Sn则S2? Sn?

4.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思想与方法的考察。(数形结合)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a,b同号;?当x=1和x=3时,函数值相等;

?4a+b=0; ④y??2时,x的值只能取

0.

5.动点变换是热点

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以动点问题、平面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剪拼问题等为代表的动态几何题频频出现。

(1)把握运动规律,寻求运动中的特殊位置;

(2)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

(3)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保留或具有某种性质。

动态几何问题主要分为动点型、东线型、动面型等几个类型。

2例。已知抛物线y?ax?bx?c与y轴交于点A(0,3),与x轴分别交

于B(1,0)、C(5,0)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为线段OA的一个三等分点,求直线DC的解析式;

(3)若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到达x轴上的某点 (设为点E),再达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动到点A,求使点运动的总路经最短的点E、点P的坐标,并求出这个

最短总路径的长。

6.创造探究空间

7.科学间综合题

这道题往往是压轴题,难度比较大,得分比较小。

九.如何备考:

(一)复习有计划,重点要突出

第一轮复习:落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只要按照知识点分类复习。(熟悉初中三年的知识内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 第二轮复习: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网。这样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才能理清知识脉络,顺藤摸瓜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进行专题复习:“选择题”、“填空题”、“实际应用型问题”、“规律探索性专题”、“开放性专题”、“代数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等等。 例如,做选择题要不择手段,可以把一般题特殊化处理。

第三轮复习:综合提升,强化训练,加强能力培养,突出重点,针对热点,抓住弱点,把脉考点,用前面阶段形成的知识网中的主干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已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效果。(可以做整套的模拟试卷或中考真题进行训练,每分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我们在主动学习中去体会,感悟概念,定理和规律,扫清忙点。)

(二)课本是主线,参考不可少。

课本复习不等于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对教材上的知识加以概括、提炼和归纳。

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加强中、高档题目的训练,通过归类,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提一解”来开拓视野,发展思维,通过独立练习,达到巩固复习结果的目的。

 

第二篇:中考总结

20xx年语文学科中考总结

茅坪中学 朱国朝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年过去了,中考成绩已经揭晓,我班42人参考,上县一中以上10人,我代的语文学科89分以上的13人,对路8人,其中前500名对路6人,人平82.5分。尽管我校中考语文没有达到更高的目标,但希望通过总结和反思,能提高今后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一、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明确教学方向

今年x月底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就一起研读《中考说明》,就讨论制定了中考复习计划,做到教学心中有数,并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将课标、教科书、考试导向结合起来学习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解教材、处理教材方面的偏差,加强备课再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角度,更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对考点进行重锤敲打,通过对历年十堰市中考题出题的思路和方向的研究,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方向。研究中考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和老师少走弯路,少费力气,在最短的时间做最高效的工作。在授课阶段就从备考上入手,让学生在专题上见识一些考题,具体分散在每一天里的阶段板块,也就是说一个星期练习仿句,一天练习一个类型,这样在点上让学生先适应中考,比复习时突然大板块的训练有效。当然这需要老师在布置作业上多下点功夫,你必须把中考题吃透,选择更适合鄂市语文中考考情的试题,比如仿句,一些类型的仿句就可以蜻蜓点水,而有关诗歌类的仿句就应当多下点功夫。一个星期练习信息提取题,也是一天练习一类。

二、狠抓基础,强化训练

基础知识对所有的考生都很重要,大多数学生的差距也就在这,所以谁都不愿意在基础题上失分,也失不起分。重视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我们这样学生人数不多,基础薄弱学生多的班级尤其要强调基础。 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早自习,坚持古诗文字词句的检测,每一次检测都认真采用各种形式批改,每个字都不放过,每个学生都不放过,考过的卷子上的基础知识也是只要是字词诗文默写错了,就让学生再背再记再默写,努力不落下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也不落下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必须过关。把所有的古诗文重点分块集中出题,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过,很好地抓牢名句、错字的改正。

三、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下对学生的学业考察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如果教学和复习仅仅局限于课本,就会妨碍学生的发展,留下众多的遗憾。如果脱离课本(如文言文),学生就会认为学课本没用,从而脱离课本,使学习进入盲目的状态。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就从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入手,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而是以练带记,在语言运用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四、总复习阶段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成效

1. 积累运用题:多收集信息,少做老题旧题

语言运用题是体现命题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地方,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所涉及的题年年在翻新,而且这种题在语文教学中覆盖面特别的广,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是难上加难,所以复习阶段我尽力了解信息,以市教研员的指导思想为圆心,以历年的题型为半径,大胆舍弃老题旧题,把精力花在刀口上。 2. 阅读题:多总结归类,少做偏题怪题

做阅读题时我设法多方收集信息和试题,以专题化的形式,把考点分类整理,

提炼方法。按照不同的文体归类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思路。在复习中还要敢于舍弃无效练习,不管什么样的试卷,对学生没有启发的绝对不做,我自己看了都似懂非懂的,绝对不让学生碰。我精选出针对性的题让学生强化训练,对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训练。利用有限的时间讲学生最需要的东西,讲考点中学生还不清楚的东西。

3.文言题:多反复记诵,少些蜻蜓点水

复习阶段最怕学生复习了前面,忘记了后面,记诵性较强的题目,反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一些课外文言文来做是可以的,但在做时绝不仅对一下答案,而是以课内文言文为依托,抓课内出现的重点字词和考试要点,有针对性地强调,争取做一篇有一篇的效果,不是以做的量来取胜。

五、在作文训练中倡导“生活作文”“个性作文”

近年来呈现出新的中考作文取向。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从近年各地满分作文来看,凡是有真情实感、很好地抒写生活的、有个性的作文往往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针对此种情况,在作文训练中除了在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更关注学生对生活的关心、体验、感悟,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所以学生的作文视野开阔,生活味浓厚,立意新颖。

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书写的训练不宜在考前集中训练:

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当注重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习惯,考前集中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短时期内会使一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这毕竟是急功近利的应急之策,学生会在紧张时失利,而且不能形成习惯,也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扩大阅读面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抓紧抓实: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积累。这也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尤其在十堰市这种知识含盖面很大的考试面前,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备考中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要在平常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和训练。要在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双向培养,进一步解决学生能理解但无法表达的苦恼,从而减少考试过程中的失分,也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整体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加强名篇,精彩语段背诵的要求,厚积”才能“薄发”。这种“扩大”也必须去有效的检查,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学法的指导,尤其是答题技巧的指导要注意渗透和集中的时机:

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在平时授课时就应当渗透在文章的品析中,学生可能在听讲中形成了感性的认识,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在考前一定要细致地培养和巩固,这样才能形成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能力。

比如: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只有正确理清了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才能真正答对题。尽量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完整答题,不失分。加强答题规范训练,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要正确解答这些题目也有相应的答题思路,也有一定答题规范要求。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四、语文总复习阶段不能进行“拉网式”的复习

总复习阶段对复习资料要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要坚决淘汰粗制滥造的复习资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多做“精典”的题目。

所谓“精典”,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练习题的汪洋大海中进行精选;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的题目,让“练习题”服从复习计划,而不是以练习代替复习计划,这是有效使用练习题的关键。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更好配合复习计划。做题时多做分类练习,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解决,把握知识链,实现“举一反三”,务必落到实处,抓住根本,以提高能力。而综合练习,看似全面,但作为平时训练则显得过于庞杂,不利于逐步落实,平时应可少做。做题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做题也应有计划性,先易后难,一步一个阶梯,切忌眼高手低。

五、在写作训练时不能忽视升格作文

作文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决定考生语文成绩高低的主要还是作文。作文的复习,尤其是在总复习阶段,语文老师在态度上会高度重视,但在如何训练上往往太随意,不像平时那样指导和讲评,今天布置写这篇,明天布置写那篇,没有体系没有目的,只是让学生多见识作文题目,有一种压题的感觉,最后即使考试中真的出现了学生写过的作文,由于训练不得法,得分也不会太高。所以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学生作文的自我修改和互批互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修改后的作文不能就此搁置,一定要进行老师点评和进行升格训练,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中考还在继续,我们的教学也还在继续,我们的反思也不会就此停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