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维青干班学习小结

青干班学习小结

徐维维

紧张、充实而又愉快的青干班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两个月来,在厅党委和交通干部学院的亲切关怀下,特别是在班主任陈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悉心辅导下,在同学们的相互帮助和支持下,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端正的学习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康的交往方式,积极投入到了学习中来。这期青干班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安排科学有序。通过系统学习,使我开阔了思路,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党性,提高了本领。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参加这次培训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干部,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开阔的思维方式和精深的管理理论,做时代的先锋者,方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领导者。特别是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理论的学习,使我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了未来的改革方向,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通过对有关理论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了解。通过对国际国内省内形势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江西作为内陆省份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我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对当前国际国内

- 1 -

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清了形势,作为高速公路上的管理干部,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二、坚持了学以致用,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法宝之一。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不仅使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做到了学以致用,敏锐洞察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三、延安实地学习使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根据青干班的日程计划,在学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于十一月赴革命圣地延安,实地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抗大纪念馆党的七大会址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生活的地方,实地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更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含义,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魂宝,它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这发扬光大,对于我们青年干部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严守纪律,严格要求,增强自律,较好地完成了学业。 - 2 -

在学习培训期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学员,始终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认真听课;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端正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格的纪律,较好地完成了这次学习任务。

五、班级生活使我体验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二个月的学习生活,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真正的学生时代,又找到了当年学生时代的那种快活。特别是学员讨论、文体活动、拓展运动等活动,老师的和蔼可亲,学员们互相帮助,兄弟姐妹般的学习和生活……使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默契。从老师和各位学员身上我学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工作方法、为人态度和处事原则,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有益方面影响了我、熏陶着我,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知识上得到了补充,思想上更加成熟。这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今后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虽然说受益非浅,收获很大,但也使我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要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的系统化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要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动力,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苦干,为江西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不懈努力。

- 3 -

 

第二篇:党校青干班学习小结

市委党校第 期青干班的学习体会

打造南昌东大门建设江西一流镇

根据市委组织部和高新区工委安排,今年9—12月份,本人参加了市委党校第 期青干班的学习,对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二十九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班主任老师、班委的带领和精心组织下,时刻牢记市委的要求和任务,形成了热烈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了丰富有益的班组活动,做到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要求严格,学风严谨。在学习过程中,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视,课程安排丰富紧凑,课堂讲解深入浅出,党性锻炼效果明显。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促使我结合实际,对葛源镇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学习体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次集中学习,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课程讲授,对我很有触动,使我深深体会到: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规划先行意识。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的龙头。要按照“结合实际,尊重民意,突出个性,注重配套”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编制规划。规划既要符合本地实际,又要应适当超前,建设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确保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达到整合空间形态、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功能布局、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目的。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变,要有延续性,一届接着一届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二是特色兴镇意识。要注重特色,注重细节。特色决定品位,细节决定成败。要注重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弯路。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把传统的乡风民俗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发掘出来,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其次,要借鉴外地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又不能盲目仿效。要擅于取别人规划之长,补本地规划之短,借别人建设之经,创自己建设之新。再次,要更新发展理念。科学定位,做出精品,重点做好三个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业企业结合起来,形成以工兴镇的特色;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形成以农稳镇的特色;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商活镇的特色。

三是和谐发展意识。按照“一年抓点,两年提高,三年推广”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社会。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结合起来,把它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导工程来抓。不能强行搞建设,而是通过兴建小城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齐驱并进,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为财政提供后续财源,让农民工作在厂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努力创建“在工业园区上班,回农民公寓居住”的和谐局面,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四是生态保护意识。抓好小城镇建设,必须始终对环境保护引起足够重视。切实解决污水污物的任意排放、垃圾的随意堆积和占道经营等问题。把“路面硬化、街道亮化、建筑美化、四旁绿化、环境净化、秩序优化”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内容,实现镇容镇貌的美化、绿化、净化,为居民创造一个“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人居环境。

二、理性思考

抓好小城镇建设,就葛源镇而言,关键是要立足镇情,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发展形势,重新审视葛源,葛源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红色文化优势。葛源是著名的“红色省会”。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三块金字招牌,与井冈山、瑞金等革命根据地齐名成为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现存众多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0余处。葛源也因其具有独特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被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镇将立足此项优势,不断丰富、挖掘“红色”内容,不断升华、拓展“旅游”载体,用“红色”引领“旅游”,用“旅游”促进“红色”,两者紧密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参与红色旅游,使更多游客在红色旅游中了解历史、感悟人生、体味文明。

二是区位优势。源镇位于横峰县北怀玉山余脉磨盘山山区盆地中,距县城35公里。东接上饶县,西接弋阳县,北枕德兴市,山明水秀,既享有城市的近距离辐射,又远离都市的喧嚣,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人居环境均属一流,是我县最适合人居、休闲的地方。因而在上饶市做强做大的战略中具备独特的地位。

三是人文优势。葛源社会稳定和谐,乡情民风淳朴。今年上半年在拆迁安置任务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越级上访零记录。葛源人民勤劳、厚德,有1万多人外出经商、务工,年末存款余额达2.5个亿,呈现一片蓬勃生机。至今仍然保留着山区古老村镇的风韵,土墙、瓦顶、禾基、走廊、拖步、天井构成了独特的农舍房屋造型。全镇现有三条古街道,建于清末民初,至今完整保留了清末民初时期的集市商埠特色,保存完好的白石书院旧址、万年戏台等古意盎然的历史文化景观等更为葛源的城镇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是资源优势。葛源物华天宝。隋末唐初,葛源就有加工葛粉的历史,明、清两朝葛源葛粉被作为贡品贡奉朝廷。现在葛根已成为葛源的主导产业,目前投放市场的葛粉、葛片、葛茶、葛露等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葛源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葛之乡”和中国葛根原产地。葛源蕴藏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开采的有钽、铌、钨、锌、锡,被人们称为“五朵金花”,特别是在枫林松树岗地区的钽矿经勘探,储量为“亚洲第一”。除了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资源外,还有萤石、花岗岩、钍石、锆石、透闪石、石煤等各式各样的晶质矿。葛源豆腐因其制作工艺传统、

独特,加之葛源水质优良,被誉为“葛源一绝”。

五是组织优势。葛源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市委农工部的有关领导,南昌高新区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对葛源今后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准确分析自身的特色和潜在优势,我们认为,葛源作为“红色省会”,我们将一如既往把葛源规划好,建设好。

三、具体措施

学习结束后,围绕本镇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新城区,改造老集镇,建设中心村,绿化公路带的思路,将着手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规划新镇区。今年上半年,我们斥资30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我镇镇区区进行了规划论证,现已报市、区规划部门审批。

多方筹资加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经营城市理念,开放城镇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方面,借助工业的反哺作用,发挥财政、集体经济和个人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大力招商引资,采用BOT模式,实行项目招商,使社会资本、私人资本、法人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体制,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报的良性循环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建设广开资金渠道。

㈡改造老集镇。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新修了一条35米宽的街道,铺设了优质油路,并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实行了美化、亮化、绿化;结合创“四城”活动,准备新建一栋行政办公大楼、两所小学、三所教工宿舍和一栋卫生院大楼,建一处垃圾转运站、两个停车场。完善两个市场功能,加强武溪萝卜批发市场、葛源商贸城与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联系,促使市场向专业化市场发展。规划建设两个50亩的生态住宅小区,继续落实好高速公路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加快老集镇改造,将旧城区危、旧、破的住房拆除,规划建成新市场、新街道和布局合理、式样新颖、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

㈢建设中心村。按照建设中心村的要求,构建路网骨架,硬化20公里乡村道路,拓宽四条主要道路,加宽瑶湖桥,境内昌万公路拓宽到60米,目前已报设计部门。整治自然村庄,对全镇122个自然村庄逐步进行规范整治。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建设、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对老村老屋逐步规范,对新村新屋科学规划,做到横成行,竖成排,逐步推进中心村建设,改变千百年村庄见缝插针建房的格局。目前已在葛源、鲁溪二村开展创建重点示范村建设,其中葛源刘尚闵村作为旧村改造的典型,鲁溪规划建设新的中心村。

㈣绿化公路带。葛源依城傍水,搞好美化、绿化和生态保护,是打造一流镇和东大门不可缺少的部份,今年准备对省、市、区、镇、村、组六级公路两旁实行全线绿化。做到只要有道路的地方,就有成排成行成活成林的树木带。加大瑶湖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严禁乱排放污染瑶湖,逐步使葛源镇形成布局有序的城镇空间和绿色清水空间氛围,努力使省会南昌的东大门成为文明、和谐、优美、绿色的大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