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总结

葡萄球菌:G+,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

链球菌:

G+,球形,呈链状排列

肺炎双球菌:G+,球形,呈双排列

/典型性肺炎

奈瑟菌:G-

,细胞内/外/内外,球形,呈双排列

G-

杆菌:G-,不规则排列

弧菌:G-,弧形,不规则排列

破伤风杆菌:G+,细长杆菌,芽胞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比菌体大

产气荚膜梭菌:①G+,粗大杆菌,芽胞椭圆形,位于次极端,不比菌体大 无意义

②G+,粗大杆菌,可见透明荚膜

肉毒梭菌:G+,粗大杆菌,芽胞椭圆形,位于次极端,比菌体大

炭疽杆菌:①G+,粗大杆菌,芽胞椭圆形,位于中央,比菌体小 无意义

②G+,粗大杆菌,呈竹节状排列,有透明荚膜

分支杆菌:红色,抗酸染色,杆状,单/多个排列

/腹膜炎

棒状杆菌:G+(革兰染色)/蓝色(美兰染色),棒状,呈栅栏状排列,可见异染颗粒

癣菌:可见蓝色大分生孢子,有隔

假丝酵母菌:G+

(革兰染色)/蓝色(棉兰染色),圆形菌体,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

新隐:墨汁染色,可见负染的圆形菌体,有宽厚荚膜

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褐色,菌体螺旋细密规则,两端尖直

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褐色,菌体螺旋极其细密规则,两端成钩状

内基小体:HE染色,胞浆中可见嗜酸性圆形均质团块

 

第二篇:微生物实验总结

姓名:赵叶锋 班级:食品科学113 学号:20xx013522

大三的第二学期块结束了,这个学期操作了四个微生物实验,以及一个自主设计性实验。通过前阶段对四个实验的操作和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第五个实验的自主设计。实验分别是菌落总数测定,霉菌和酵母的检查和计数,乳酸菌的检验,微生物药敏试验以及探讨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这学期的微生物实验是在上学期微生物实验的基础上的累积和扩展延伸:以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和灭菌,微生物接种技术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为技术基础进行的,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的。

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个实验是菌落总数测定。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这个名词:菌落形成单位,我现在的理解就是:1ml或者1g待测样品中菌落的个数,一定要注意的是单位是CFU/ml或CFU/g。还有就是要掌握好对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实验之前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以便实验的进行。由于是测定微生物实验,就要尤其小心其他杂菌的混入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做好实验仪器和各种试剂的灭菌,有培养皿,试管,移液枪头(装在盒子中),按要求配置好的琼脂培养基和生理盐水,按各自要求用纱布和报纸包扎好,送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玻璃仪器在包扎前要进行清洗,并烘干,以免水分沾湿报纸。灭完菌后取出物品进入超净工作台,超近工作台的紫外灯在进入20分钟前开启,并在进入时关闭,以免影响人体。要对台面进行消毒处理,用酒精擦拭。可以在等待琼脂培养基冷却到50摄氏度左右前对待测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至需要的浓度。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标记好浓度或者按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以免弄混,同一个试管里吸取样品才能用同一个枪头进行移液。再进行平板接种。待琼脂培养基冷却好后,用右手打开纱布并将锥形瓶拿住,将瓶口靠近酒精灯再进行灭菌,左手拿培养皿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打开培养皿盖,将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心内,不用倒很多,使琼脂培养基没过培养皿表面即可。培养皿一定是平拿在手上的,倒好后轻轻盖上培养皿盖,缓慢地平方在超净工作台台面边缘处,再推至中间。再用移液枪取1ml样品快速打入培养皿中央,盖上培养皿盖,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千外不要太大力。然后贴上标签记号,静置。如此依次操作下去。静置一段时间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再取出进行观察计数。

我们组的实验结果不甚理想,培养皿中的微生物都是连成一片的,或者是培养皿壁上也都长着,主要是由于待测样品打入培养皿后,摇晃不均匀或者太大力了,以至于菌液没分散开来或是跑到培养皿壁上去了。

第五个实验是自主设计实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选取3个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均可进行设计。根据前四个实验的基础,通过小组探讨和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加以验证。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可以结合小组的智慧,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增加感性认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使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明白了任何事情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虽然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参与了过程,通过小组讨论我们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避免了下一次失误。并且从中理解了团队讨论和合作的重要性。以上即是我的全部感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