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3总复习精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 稳态的生理意义

一、细胞的生活环境

1、 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 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淋巴

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3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 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温度 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

4、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二、 内环境的稳态

1、 稳态: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 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生理意义: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必需的,维持内

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 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

4、 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

◆ 体温调节

1、 衡的结果。

2、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

3、

4、 体温调节过程:

(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 1

增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无减少产热的途径)→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 水平衡的调节

1、

2、 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 血糖调节

1、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2胞分泌和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为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升高血糖, 两者调节血糖的作用相反,同时,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

3、血糖调节的过程: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4、糖尿病: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血糖浓度高于10.0mmol/L时会形成糖尿。

◆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

2、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过程:P37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过程:P37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一、结构基础

1、

2、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调节过程

2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 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 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 于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

听)

书觉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

说)

◆ 人体的激素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小结: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3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下面一小段; 生长与否:是否有生长素

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

◆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

本单位。 2、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

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N(该种群的个体数量)= n(重捕个体数)* M

(标记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的个体数)

◆ 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

害等理想条件下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

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

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

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得各种生

4

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生物群落的结构

(1)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 结构和水平结构。

(2) 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分层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

(3)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1、 初生演替:

(1) 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

生物演替。

(2) 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 次生演替

(1) 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2)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 群落演替趋势: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生物稳定性的提高

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组成成分:

生产者: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主要指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消费者:指多种动物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指某些细菌和真菌,和蚯蚓等腐生

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

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而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

特点:

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

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

效率是10%-20%; 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使其朝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进行。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提高生态系统 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 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第5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6

 

第二篇: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细胞。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6.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7.(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8.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9.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0.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1.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2.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4.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5.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16.主要能源物质:糖类;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直接能源物质:ATP。

17.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18.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19.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21.主要细胞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22.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3.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4.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5.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26.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7.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28.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0.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1.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32.ATP的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全称:三磷酸腺苷,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3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H]和O2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34.细胞呼吸的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

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35.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6.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37.光合作用的发现

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xx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xx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xx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xx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xx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xx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38.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9.有丝分裂的过程

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40.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41.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42.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43.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内色素积累,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44.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45.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46.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