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义务维修总结

计算机义务维修活动工作总结

计算机协会为展现其协会风采,学以致用;学雷锋树新风,爱心传递,服务社会。为信息工程学院维修服务队提供实践机会,于20xx年x月x日、2日,分别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兴业时代花园小区两个维修点开展义务维修活动。此次活动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的配合下圆满完成。

活动确切是在中午才开展开来,是考虑到大多数同学有课,选定时间开始筹备工作,搬桌椅,支帐篷,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4月x日在学校,因为风比较大,刚开始来的比较少。逐渐同学们来的越来越多,大多数问题都是系统不稳定,要求更换系统,以及安装一些学习软件,例如Auto CAD、VS20xx等。其次就是询问一些电脑小常识、查杀病毒等。看到主办方人员态度如此友善,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越来越多同学加入了活动中,更有同学说好几声谢谢,才笑呵呵的离开。

4月x日在兴业时代花园小区,一大早就开始筹备。10点钟到了小区,布置现场。因为提前宣传,布置现场的时候,就有居民前来询问。因为是社区,大多数电脑是台式机,征求居民的同意,随即指派会员前往居民家中维修。一边维修,一边向居民讲解一些电脑小常识。修好之后,居民很是热情,几近中午,更是邀请我们吃午饭,协会的会员同说一句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大家满意的神情,我深感自豪。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后,经过整理资料。本次活动一共接收维修品23件,成功维修20台,维修率达到90%。这次活动,协会成员的态度很值得肯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收并认真检查故障的来源。接收的物品绝大多数都被修好。另外,维修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次活动做的比较好的几点:

1、积极筹备前期工作、写策划,筹备各种活动用品等

2、前期宣传工作比较好,张贴海报,在贴吧上发帖

3、协会成员当天积极性很高,虽然风大,但是我们很坚定

4、活动整个工程,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一直大力支持

5、活动后能总结工作的得失

活动不足之处:

1、在下社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大多数是老电脑,工具带的不齐全

2、在社区有时维修人员不足,有部分工作人员又没事做。人员安排不合理

3、维修过程中秩序有点混乱,导致后期的跟进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总体上,会员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将理论只是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方便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维修过程中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会员们一直保持高涨的情绪,直到活动结束。在参加了电脑协会义务维修活动之后,我了解到什么叫做义务,什么叫做能力,此次活动我们全面响应了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基地的标语“修德,励学,强技,立业”锻炼了协会会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次活动,谁也不能否认,计算机协会精英荟萃,谁也无法怀疑协会一定会创造辉煌!我坚信,此次活动之后,一定能扬长辟短,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计算机协会会越来越红火!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协会 20xx年x月x日星期二

 

第二篇:计算机研修总结

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直到xx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尽管已经把学科名称由“计算机”更名为“信息技术”,且已经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地千差万别,大部分学生学会的也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尽管已经对学科整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便不少专职计算机教师仅仅是对课题研究感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多数还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的教与学上。如何彻底改变目前传统学科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分道而行、难以维系的窘境,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挥发新的生机,将成为我们广大专职计算机教师共同探究的新课题。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拓深新思维,构建新课堂。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要让学生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认识到推行信息技术整合是以其小学充足的基础设施以及师生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前提。反之,如果脱离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试图跨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盲目鼓吹信息技术整合,甚至取消信息技术必修课提前推行彻底的信息技术整合,则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空中楼阁",势必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目前环境下(广大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普遍薄弱),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带头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认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在教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主动跳出只教计算机知识的误圈,对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更多的是计算机教育)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必要的革新。主动向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伸出橄榄之手,邀请他们、并协助他们把课搬到机房里来,以共同构建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所谓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即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架构的基石,以学生好学和学有用的信息技术为基本价值取向。突破“教本”限制,突破“课堂”限制,打破学科界限,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构建起开放的、综合的学习资源系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信息技术;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新课堂”构建的意义

1.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受目前教材编写难以突破、课程设置守旧、软件相对缺乏、硬件条件限制等各种原因,小学计算机课与传统学科的完全整合尚有待时日。但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就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构建符合课改要求的信息技术的“新课堂”。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使课改落到实处。

2.信息技术教育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现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技术,为操作计算机而学计算机,对计算机能帮你干些什么?怎样帮助你学习?还只局限在理论上的认识。有人甚至因为计算机课枯燥、没意思而做小动作、玩游戏。

我们承认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样有其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因此,实现计算机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协调与合作,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改革和尝试、实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效途径,是发挥课程整体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教育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能实现下述目标:

①进一步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有用性,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操作技能。

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

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间以及与社会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创生”:即创造新的教材、使旧教材富有新的生命力。所谓“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包含计算机教育课程本身,还应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其他学科教育;对小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然而,现实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促使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没有感受到作为一门工具的计算机对他有什么帮助。因此,我们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这种特殊性。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会彻底颠覆我们习惯的“教学”和我们的教学习惯。将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还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其他相关的学科的介入来引起共鸣。如将思品课请进来,与班队课整合,那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法制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等。这样的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我们习惯的“教学”了,而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创生,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