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党内统计工作

要重视党内统计工作(转)

党内统计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掌握组织动态、分析组织工作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党内统计已基本实现统一使用《中国共 产 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党内统计,这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效率与效果,使党内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以求找到解决的途径与办法。

一、党内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不重视。个别领导存在党内统计无用论思想,认为党内统计工作事小位轻,难以产生轰动效应,甚至认为党内统计工作就是上报统计报表,简简单单的数字加减、汇总,统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就足以胜任,造成党内统计工作领导不上心、统计人员无责任心。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经费上不肯投入,党务统计工作硬件日益落后,使得党内统计的效率减低,影响了党内统计工作的效果;部分基层党组织觉得党内统计工作细致繁琐却又没纳入党建工作重点,造成统计人员未深入一线调查数据,党内统计报表出现闭门造车,估数、凑数完成现象。

(二)统计干部队伍不稳定。从事党内统计工作的同志多是兼职,工作繁忙,客观上使他们没有精力钻研组织、统计工作业务,对党内统计知识掌握停留在一知半解,难以保证统计质量;另外,基层党组织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造成统计工作人员的新手多,有的对总体情况或基层情况了解不够,或者是对党建知识和统计工作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手段不熟悉,使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统计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对提高统计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增加了难度。有些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精、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甚至还有统计人员不够认真,粗心大意,导致数据缺乏逻辑性、不平衡,存在漏报、重报、错报、迟报等情况。

(三)统计资料分析不深入。党内统计工作存在侧重于单纯地传递汇总信息,向上级组织部门和领导提供报表数据的倾向,而利用数据对当前党建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少,揭示组织工作的内部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做得不够,以至于统计数据束之高阁,“死数据”没有变成“活资料”,部分单位甚至根本没有对党内统计进行认真分析,使党内统计资料的分析、开发利用不足,统计工作浮于表面。

(四)数据维护不及时。部分基层党组织由于工作人员变动、工作抓得不紧、软硬件出现问题等原因,党内统计数据库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经常出现电脑死机或者数据丢失的现象,只在半年或年终上报数据之前,加班加点突击统计,甚至出现“统计加估计”的情况,统计数据难免会出现一些错漏。

二、加强党内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党内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遵循统计工作规律,有的放矢,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统计工作责任感

党内统计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内统计工作,对于把握党建工作的动态趋势,制定目标规划,指导全局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要从单纯完成上级布置的数据上报工作转到主动服务上来,把统计工作更好地与党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融入进去,增强统计工作的全局性和前瞻性;要认识到新时期党内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数字统计和罗列,而是为各级党组织提供快速和准确的信息服务、实施科学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党内统计工作,改善统计工作条件,从政治上、生活上切实关心统计人员,及时听取有关统计资料反映出来的重大情况、重大问题,主动采用统计分析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依据。

(二)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

党内统计信息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与统计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统计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统计工作的质量。一是要建设高效精干的党内统计干部队伍。首先是精心挑选,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要求配备党内统计干部;其次是保持稳定,要坚持统计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如需调整时,要坚持“先配后调”、“以老带新”的制度。二是要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是搞好党内统计的一个关键环节,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党内统计人员,特别是新接手的统计干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层层培训,及时传达部署上级党组织有关统计工作精神要求;通过指标解释、统计法规、党建工作理论、计算机操作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理论和业务水平,增强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抓住关键环节,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

要提高党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要善于突出统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抓好几个关键性环节。一是布置。布置报表时,要讲清党内统计工作基本要求,弄清报表中各项指标的涵义,报表、项目之间数字关系和逻辑关系,使统计干部做到概念清楚,要求明确。二是对账。对统计范围内的党员调进调出,发展新党员,党组织设立、撤并等基础数据,进行核对,防止漏统、重统。三是审核。包括数字审核、逻辑审核、对比审核,在报表汇总和上报前,要检查有关数字的统计结果有无差错,各有关指标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无矛盾或不正常现象,与上年按可比项目进行对比的数字的增减变化是否合理,与工商、民政、教育等工作部门提供的数据核对是否有出入等。四是汇总。经过数据审核,报表之间关系平衡、数据合乎逻辑,就可以通过党务系统中的“统计报表直统”或者“统计报表汇总”等功能获得统计报表,形成上报数据。同时,为了防止数据的丢失,要将整个数据库进行备份保存。五是分析。紧紧抓住党内统计工作的目的,围绕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指导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等方面,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应用工作。

四、健全工作机制,把好统计工作质量关

党内统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统计业务和组织业务的多项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党内统计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网络。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级统计单位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及其党工委与基层党组织为统计单位的组织网络体制和工

作机制,做到组织严密,逐级明确,层层把关,保证统计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统计工作程序。要加大统计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依法规范党内统计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党内统计规定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步骤操作,加强对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对照统计工作审核要点逐一审核,坚决防止和杜绝“统计加估计”的现象,出了差错做“技术处理”的现象发生,做到不重不漏,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三是要建立健全党内统计工作总结奖励制度。党内统计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提高。建立健全党内统计工作总结奖励制度,积极开展“创全优报表”活动,激发各级党组织和统计干部搞好统计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坚持把党内统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重点,使党内统计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一环扣一环,确保党内统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二篇: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二、对当前基层统计工作现状与特点的总体判断

从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统计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科学实用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服务,统计事业日益繁荣,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客体规模扩张、结构复杂、变动频繁,统计需求总量急剧增加,需求的多样性显著增强。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基层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力量严重不足,统计监督管理职能影响力较弱,基层统计机构现状难以适应统计改革的要求;部门统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不高,统计行为的规范性差距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基层统计机构为地方党政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的优势在弱化。现在,基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增大,既有体制原因,也与国家统计方法制度不统一不规范密切相关,与国家普查频次密集有关联。如: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反映,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常规统计报表、指标增长幅度较大,而统计指标利用程度却不高。这些直接造成基层统计机构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而普查频次密集,时间周期过长,对普查资料开发不到位,给地方政府的普查回报低,已经产生了对统计的不良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县一级统计机构参加上一级的业务培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收集基层报表及数据处理消耗了大量资源,而统计过程无法监控,数据质量在不少地方得不到有效保证,体现统计优质服务重要内容的统计分析调研工作受到影响。近几年来,县一级撰写统计调查分析的数量越来越少就是问题的集中表现。表象看是基层统计人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系统思考问题,深层原因是我们的法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要应对上述挑战和压力,就必须寻找统计科学发展的出路。因此,选择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的新措施,相应的基层统计工作思路也必须进行根本转变与创新。

三、适应统计改革新需求,及时转变基层统计工作思路

努力创新地方统计工作组织保障体系,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统计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公众对统计的新需求,不适应统计信息作为社会经济信息主体地位的特征。县级基层统计机构应适应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新要求,积极转变几十年来传统的统计生产方式,树立统一规范、阳光统计等现代统计新理念,努力创新地方统计工作组织保障体系。要通过建设名录库、企业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系统等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逐步转变过去传统的统计工作思维模式(方式)。坚信唯有倾力改革创新,统计才有前途。基层统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主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完善统计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精神,坚定不移地突破本地区统计发展瓶颈制约。以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增强统计独立性为核心,努力创新地方统计组织体系。在努力创新地方统计工作组织体系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区域特色,适应国家统计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江西有上饶市已在全国推出了乡镇首席统计员制度,江西有抚州市也紧随其后,其他一些地方也已推出一些好的做法,如:宜春市已有上高、奉新通过政府主导作用,统一规范了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的统计人员配备管理使用、经费开支、人员待遇等基本问题,统计基本实现了县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统计(园区统计)垂直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应尽早整合县级统计能力资源,将现行的县级国调队并入地方政府统计机构,以加强基层统计机构的统计执行能力,避免在不少地方存在的“两张皮”不协调现象。

积极构建县级统计工作运作新模式,提升统计部门改革应变能力。企业一套表的全面实施,必将促进县级统计机构工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预料,未来基层统计工作运作模式主要突出网络管理与设备维护、基层基础建设与业务培训指导、全社会统计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统计法制保障、统计咨询与分析调研、部门统计合作与协调、机关后勤保障与统计行政事务管理(含党务)等六大基本职

能模块。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统计机构,都涉及到人才优化配置问题。与现行的主要以专业来划分的工作模式相比较,新的工作模式将使统计部门的技术保障资源重新组合与分配。这种模式也将促使统计人的思维模式发生新的变化。同时,部门统计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配合协调将显得更加迫切,如: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更新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许多国家重要的统计信息资料,都必须依赖于部门的业务核算资料或行政记录来进行测算和评估。统计资料共享是必然趋势,十分必要.

切实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平台建设,提升基层统计执行能力。要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建设,健全基层统计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统计工作模式,提升基层统计能力,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在推进企业一套表的过程中,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承担着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和更新维护的主要工作,肩负着保障联网直报源头数据真实准确的重任,是企业一套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的使用者和检验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县级统计机构要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建设,把加强统计基层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予以推进。要特别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统计地位。在乡镇、街道要依法设置统计工作岗位,在当地政府的主导和部门配合下,推行乡镇、街道统计站机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职统计员和辅助统计人员。

扎实推进基层统计网络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统计技术保障能力。从今年统计年报和明年定期统计报表开始,国家实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制度。为有效保证国家新的统计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加快推进基层统计网络化建设步伐,时不我待。当前,有的地方基层单位统计人员做报表还处在“手工作业”阶段,不少“三上”直报企业还不具备联网直报的基本条件,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所有的直报企业都要配备联网直报的电脑设备,确保满足工作需要。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务必要求参加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操作使用的培训。县级统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按实行“企业一套表”要求,督促“三

上”联网直报企业按国家规定,配备配齐统计网络化设备。

加强统计人员综合业务学习,提高统计工作适应能力。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源头数据,而源头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县级基层统计机构既要抓好自身业务水平的再提高,同时必须认真抓好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对在岗统计人员,要向他们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在业务上,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规定,实行统计继续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县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统计的垂直管理。建立必要的激励奖惩机制,努力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和适应能力。

强化统计法制工作,提升法制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工作健康发展。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各级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及惩处力度,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必须依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提升统计权威性。实施企业一套表新的统计制度,不能单靠统计系统打天下,必须寻求地方政府在组织实施,宣传造势,政策扶持,和人财物支持等方面的强势影响,必须依托政府各相关部门大力配合。“企业一套表”试点经验表明,全面推进统计改革,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没有政府主导和部门配合,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总之,及时转变基层统计工作思路,是统计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地基层统计部门要加强对统计基层状况的调研,深入统计工作第一线,摸清基本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按照“规范统一、稳步推进”的原则,群策群力,持之以恒,努力开创统计改革新时期基层统计工作新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