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软会议签到系统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博软会议签到系统[简称:博软会议签

到]V1.00 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版本号:V1.0】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述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智能IC卡的广泛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目前已经覆盖了身份识别、考勤、门禁、出入口控制、电梯控制、车辆进出管理、会所消费、人事档案、图书资料卡、保健卡管理、电话收费管理、会议电子签到与表决和保安巡更管理等等。智能IC卡在考勤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其方便、快捷、管理现代化和系统造价合理等特点,在各厂矿、机关、银行等等场合已广泛使用,有效的达到了对上班人员的考勤和管理;

非接触式智能卡的英文全称是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射频卡(感应卡,proximity card),是将具有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和感应线圈封闭于标准PVC卡片中,通过无线电波的数据信号完成对信息的存取、修改读写等并返回读卡器。非接触式智能卡是世界上最进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成功地将Radio Frequency Identify Technology (RFID)无线通信射频技术和IC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卡中无源和免接触的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并以其高容量、高可靠性、安全防伪、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支持多应用等卓越性能逐渐取代接触式智能卡,成为智能卡应用中的主流卡。

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展与对系统更高级别安全性、便利性的要求,具备人体固有的、特定的、唯一的特点的生物识别(指纹等),作为具有更高可靠性、更方便性的认证识别方式越来越多地与卡片识别混合应用于系统中,由此达到整个系统的高安全性与投资回报率的最佳结合,使管理者与使用者不再局限于某一种信息识别载体,从而极大地实现使用与管理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二、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3.1 系统设计目标

会议签到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IC卡技术之上,为会议提供方便、快捷和现代化的管理。 具体目标为: ? 持有效卡人能通过身份验证进入会场。 ? 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会场。 ? 实时显示会议出席情况。 ? 对到会情况可实现统计和出报表。 ? 经济合理的运营成本。

3.2 系统设计原则 ? 先进性: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 ? 实用性:合理配置和选取合适的产品型号,使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和成本最省。 ? 方便性:完善的管理系统,软件操作清晰,管理人员和持卡用户都能方便的使用系统。可扩展性及易维护性原则。 ? 开放性: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本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并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执行。

三、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4.1 系统概述

会议签到系统是指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会场入口安装智能卡电子自动识别系统或指纹生物识别器,对参会人员身份进行判断、记录并实时显示人员到会情况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拒绝无关人员进入会场,对参会人员出席情况进行考核和统计。 会议签到系统是一卡通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可以与考勤、停车场、选举等系统组成“一库、一网”的一卡通系统或多信息载体混合管理系统

4.2 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系统功能 ? 在会议室门口安装会议签到机,电脑显示屏上和投影仪上会实时显示人员到会情况参会人员刷卡入场时实时显示。 系统特点: ? 支持TCP/IP 协议、Internet管理 ? 可以与考勤、选举等系统组成“一库、一网”的一卡通系统或多信息载体混合管理系统

4.3 系统结构

会议签到系统由会议签到机、管理电脑、通讯转换器等组成,签到机有一体机和分体机可选。会议签到机和电脑之间的通讯可选USB通讯转换器、TCP通讯转换器或采用TCP直联网会议签到机。

四、项目示意图:

五、软件流程图

六、工作实施方法

8、1执行流程图

8、2培训计划

本系统调试开通后,乙方免费为甲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地点可以在 乙方公司内,也可在甲方工地进行现场指导. 培训内容: ? 系统硬件组成及功能特点; ? 软件组成及使用; ? 一些常规维护及故障处理;

天津慧涛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杨小丽

杨小丽,女,中共党员,1965年生11月出生,广东揭阳人,1996年7月由广州市牛奶公司调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工作,20##年起担任社出版部主任。期间,分别在广东工业大学(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和暨南大学(20##年9月至20##年7月)学习、深造,分别获得计算机专业大专文凭和会计学本科文凭(学士学位)。20##年,通过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小组评审,被评为出版专业一级校对(中级)技术人员,获得中级职称至今已满9年。20##年,我又参加了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获得了出版专业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年通过了全国职称外语考试(英语A级)。

自调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工作14年以来,本人遵纪守法,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对图书的校对、版面设计、印制和发行等有了全面的认识,特别在技术编辑技能和图书印制业务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同事的认同。现将9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术编辑、图书印制等专业技术工作方面

本人自20##年起任出版部主任,全面负责出版部的统筹和协调管理工作以及技术编辑工作。在任本职的9年间,本人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担任技术编辑的图书达200多种,获各项奖励的图书有16种,其中包括2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多种省级以上重点图书。此外,本人担任责任印制获奖的图书有100多种。

1. 工作耐心细致,尽心为编辑服务

    出版部不仅是一个技术部门,更是一个服务部门,出版社每一种图书的排版、校对、印制等流程都需要经过出版部的协调,工作内容繁重而关键。要做好该项工作,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主动、细致、热忱的服务态度。只有既懂得专业技术知识,又细心服务的人才能胜任该项工作。为此,我平时在工作中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理解和尊重责任编辑的工作,工作细致、耐心,技术过硬,成绩也比较显著,如本人承担责任印制获奖的图书有100多种,为保证我社图书的质量作出了的贡献。同时,我耐心细致地指导了3名新来员工从事出版印制等技术层面的工作。社领导、编辑对我的工作态度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我的业务能力也很赞赏。

2. 利用专业知识,做好技术编辑工作

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技术服务能力,做一名称职的技术编辑,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出版部的主任,我在认真做好繁重的日常出版事务工作的同时,还认真从事一名技术编辑的工作,从图书版式的设计、插图的排放、绘图、书眉的制作、字体字号的选择到图书纸张的选择等等,都认真对待。

        此外,我还注意利用新技术,以降低图书成本。如:对于我社重印率几乎为零的彩色图书,我要求采用CTP直接制版印刷,省去了输出胶片、打样、拼版环节,不仅缩短了出书周期,而且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3.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范价格管理。

随着图书出版市场的竞争激烈,图书出版流程成本的不断增加,各出版社都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图书的生产成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图书的排版成本和印制成本,肩负这个重任的就是出版部。本人从20##年接手出版部工作开始,首先着手规范出版流程,重新选择印制工厂及电脑排版公司,从承印厂的规模、印制质量到印刷价格都进行比较、筛选,选择适合本社的承印厂,第一年就为本社节约了成本约80万元。其次,随时掌控印刷行业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向社主管领导汇报,以尽可能降低图书的印制成本。第三,逐步实现出版环节成本公开、透明,让每个编辑了解每种图书的成本,受到了广大编辑的欢迎。

4.理顺工作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出版部虽然是出版社图书出版流程中的中间环节,却是图书成书前的最后关键环节,是做好图书各种信息记录的可靠源头。以前出版部的图书信息以手工记录,查询起来费时、费力。为提高工作效率,本人把出版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将每种图书的内容信息,包括作者信息、图书的开本、字数、出版的版次、出版时间、收书时间、印刷册数、定价等基本信息都详细地记录在计算机上,使图书信息查询起来准确又快捷。现在,本社其他部门都以本部门所记录的图书信息为依据。

        二、拓展自己的编辑、选题策划、营销技能,促进本职工作的开展

    担任中级技术职务的9年来,本人除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做好技术编辑、印制管理等出版工作之外,还努力学习和探索编辑、选题策划、发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全面提高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策划了《ISO14001和清洁生产的同步实施》等多种图书,担任《知识守护生命》等书的责任编辑。本人还从图书合同的签订、三审、三校以及封面、版式、定价、印制等方面对这些图书做了全程的跟踪。通过这些工作的锻炼,我对图书的整个出版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并因此促进了技术编辑能力的提高。

本人虽然未直接参与图书的发行工作,但出于对出版工作的热爱,多年来,我一直在了解和思索对图书的营销、发行模式和出路,也经常阅读有关发行营销方面的杂志、报纸,如《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商报》等,使我对图书发行市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我根据自己对图书发行的体会,撰写了论文《出版体制改革下发行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并发表在《出版科学》(核心期刊)20##年第2期上。

三、成果积累方面

通过自己不懈的学习、实践和总结,在出版社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关心下,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得以升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1.  工作业绩

在图书的印制方面,由本人负责的图书多次荣获 “署优产品”、“优质产品”。如:《城市建筑美学》等6种图书获20##年度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印制“优质产品”; 《Auto CAD2000工程绘图》等6种图书被认定为20##年新闻处版总署出版物印制“署优产品”;20##—20##年共约有90种图书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年度书刊印制质量优质产品。

在本人担任技术编辑的图书方面,有16种图书荣获各种奖励或荣誉称号。如:

(1)《机械制造工程训练》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科技类);

(2)《金工实习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罗香林研究》、《廖安祥研究》、《地域族群与客家文化研究》、《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4种图书获20##—20##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4)《Pro/E实训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6种图书获20##—20##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5)《新编基础会计学》获20##—20##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

(6)《解读中国古代建筑》、《岭南风云》、《2010高考备考指南——历史分册》3种获全省20##年度书刊产品印制质量“优质产品”。

以上成绩的取得,既有编辑的辛劳,同时也与本人的技术编辑工作和出版部的印制工作分不开,作为责任技术编辑的我感到成果来之不易,更感到未来的责任和压力。

2.  论文发表

多年来,本人除了在技术编辑、图书印制业务等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外,在理论知识上也不断总结和提高,先后在全国多种学术刊物,如《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等发表文章9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工作思路,其中核心论文5篇。具体如下:

(1)《线形图、单色图、彩色图的排版处理技巧》。《科技与出版》,20##年第2期;

(2)《技术编辑在出版中的作用新探》。《出版发行研究》,20##年11期;

(3)《论出版体制改革下的选题项目负责制》。《中国出版》,20##年2月总第237期下;

(4)《出版体制改革下发行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出版科学》,20##年第2期;

(5)《从高校教材选用、建设和管理中挖掘出版资源》。《编辑之友》,20##年8期(总第166期);

(6)《谈图书制作成本控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年第27卷第8期;

(7)《重视高职教材建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体系》。《聚紫熙熙——广东省出版科研论文集》,20##年8月;

(8)《看岭南风云变幻  知广东近代沧桑》。《图书商报》,20##年12月第1614期;

(9)《GSM无线网络信号优化的实用工具》。《图书商报》,20##年5月第1654期。

   

    根据以上总结,结合“广东省出版专业副编审资格条件 [2000]”的要求,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申报技术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特提出申请,敬请专家们审核。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