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医师定期考核总结 - 副本

中医医院

20xx-20xx年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实施办法》和庆阳市卫生局医师定期考核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于20xx年x月x日至6月x日开展了20xx-20xx年度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核情况

我院在20xx年x月x日至6月x日对全院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进行了全面考核,共考核31人,其中简易程序23人、一般程序8人。(详细见下表):

医师考核两年为一个周期,本轮周期考核时间为20xx年至20xx年,考核的内容主要为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的评定,以及业务水平测试。今年全部采用网络填写,认真输入信息资料。我院该次考核共有31名医师参加考核(临床19人,中医11人,公共卫生1人),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全部合格,试题由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委员会出题,参加理论考试有31人,理论闭卷考试于6月x日下午进行,

考核内容为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基础有关知识,考核成绩全部合格。

二、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是提高医师整体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的重要措施。今年我院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院长董治君为组长,副院长李浩生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主任等相关专家为成员的环县中医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副科李浩生兼任。

三、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一)统一认识,迅速落实。为确保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启动,5月x日,召开了医师定期考核专题会议,会议学习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并就考核方案、考核时间安排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医务科迅速落实任务。

(二)保障信息收集。5月中旬我院举办了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管理

系统视频演示培训班,并全院医务人员人参加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指导,利用3天时间完成了全院医师信息录入工作,保障了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三)培训考核相结合,注重实效。我院以内网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依托,开展了网络培训,提高了医师的诊疗水平和考核合格率。

(四)我院为确保医师定期考核公正的公开、公平、公开性,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考核方式、统一考核内容、统一考核命题、统

一考核时间、统一考核阅卷”,实现了全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严密、规范、科学。

四、严格考核,确保实效

1、我院严格按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布置考场,试题统一密封,落

实专人负责保管,考试开始后当场开启,杜绝试题泄漏的可能。监考人员对整个考核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督查,确保考核工作取得实效,在业务水平测试完后考核办公室统一阅卷。

2、实践技能考核按专业类别指定相应专家参加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模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考生面对面就考题进行考核,汇总各组成绩,得出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总分。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医师定期考核日常管理工作。

五、经验与不足

(一)培训工作与考核工作并进,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促进考核工作的开展。

(二)医师定期考核网络系统应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和技能操作的相关学习资料。以便于开展我院网络资源培训学习。

通过本轮医师定期考核,大多数医师反映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压力,并表示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轮的医师定期考核已经结束,总结过去,我们获得了部分切实可行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经验,对下一期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中医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黑龙江20xx-20xx年度医师定期考核培训思考题作业

传染病防治新知识作业

思考题:

1. 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因此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如果主要由毒素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则与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时间有关。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毒素在食物中已预先生成,则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狂犬病的潜伏期取决于病毒进入体内部位(伤口),与伤口至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成正比。

2.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在前驱期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d。起病急骤者,则无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患者则绝大多数转入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肝、脾肿大和脑膜刺激征、黄疸等。在某

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中,大部分患者随即转人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abortive type),仅少部分转入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如伤寒)或生化改变(如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还未完全清除(如霍乱、痢疾),许多患者的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食欲和体力均逐渐恢复,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relapse),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病。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recrudescence)。

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sequela),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 2. 针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其免疫状态应分别进行如何处理?

接触者指曾接触过传染源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接触者的免疫状态分别进行处理。

(1)应急预防接种。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其接触者可进行自动或被动的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爆发时对接触的易感儿童可接种麻疹活疫苗,对体弱儿童可接种胎盘球蛋白。

(2)药物预防(pharmaprophylaxis)。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

以采用药物预防。例如用乙胺嘧啶、氯喹预防疟疾,一般多用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或特殊职业人群。

(3)医学观察(medical inspection)。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应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但不限制接触者的日常活动。

(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收留在检疫机构所指定的地点,在医学观察期同时应限制其活动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