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法活动工作总结

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洲边小学20xx年学生学法工作小结

加强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和学法用法自觉性是学校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xx年,我校坚持组织领导、建章立制、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普法经费足额到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法用法活动,保证和促进了学校法制教育走上规范的管理和依法运行的轨道。

一、加强领导,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组织建设是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校长、综治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保卫科、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学校与社区、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把依法治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依法治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实施,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处,确保依法治校工作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建章立制,确保依法治校的顺利实施

建章立制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各处室管理制度、教职员工考核奖惩制度、德育规章制度等,保证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有序高效运作,使学校法制管理走上了

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此外,学校通过板报、标语、横幅、讲座、道德讲堂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广泛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法律进校园”活动深入人心,增强了师生学法、守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推进依法治教,构建法制校园。

我们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作为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前提,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实施,稳步推进。一是建立完善学校学法用法工作制度;二是加强学校领导、教职工的普法学法工作,号召全体教师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在学法、用法和守法、护法中发挥表率作用。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法律法规、工作条例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制素质的重要场所。

四、加强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1、立足课堂,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我校把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抓好思品课堂的计划、课时、教材、

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校法制课堂教育主要结合思品课与生活实际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2、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

为了全方位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学校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讲座、法制板报评选等多种形式,狠抓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教育,使法制教育生动化、生活化,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充分发挥综治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综治副校长都到学校开展精彩的法制专题讲座,并协调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普法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活动。

3、拓展教育空间,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将法制教育延伸到校外,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依托家庭、社区和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关工委、团委等组织,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法制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

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既巩固了学校教育成果,又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收到了珠联壁合、相映成辉的效果。

五、学法用法活动开创了学校法制教育新天地。

我校“学法用法”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推动了学校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学校法制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思品考试、演讲辩论等活动中表现出较为准确的见解和较高的法律认知水平。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很少有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现象,校园无攀折花木、损害公物等现象,无打架斗殴和违法犯罪行为,学生行为习惯规范,自控能力较强。学校无大的事故和“六害”问题发生,学校财产安全,师生人身平安,切实做到“六无”。“好好学习,快乐成长”的校训在学生中得到展现和深化,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福州市洲边小学 20xx年12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工作总结

坪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只要我不们刻苦努力,认真钻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坚持学习提高之余,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应有意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能力。

因此我建议,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合作探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展创新能力。

如果教师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我们学生做好预习,那么课堂会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们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前,老师就针对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设置教案,激发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学习也是如此。首先,他们要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巩固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为思维能

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即“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精心编写教学教案,立足于教学和训练,力求做到学生学有发展,学得活,学得透。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编写教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和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生预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知识学习。

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力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由于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利用导学案作引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变学生的学习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对每课题,每部分内容编写教案,以突出预习导学,强调合作交流,深化巩固拓展。在预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完成课文预习。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发现问题。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画龙”,教师“点睛”。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重点难点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巩固练习,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化成能力。

三、课堂中灵活整合教材,巧设疑问,结合教案,引导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对话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

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导学方法,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学习内容。 上的飞跃。

教师在运用教案发挥引导学习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备课编写教案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各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②在课堂中运用导学案“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完成导学案中精选的练习,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①听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课上用心听讲,专心思考的习惯。告诉学生善于捕捉关键词,掌握大意,针对所学的内容记录简单的信息。

②说的习惯是鼓励学生养成大胆表述,勇于提问,经常交谈,不怕出错的习惯。注意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学生针对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疑难提问,师生合作解决。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和交往,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分析能力,我们努力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相关任务的基础上.课堂上学得快乐,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然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仍需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去领悟。去总结以求做得更好。

数 学 教 研 活 动 工 作 总 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