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个人总结》

学习《环境规划学》心得

临近期末,历时九周的《环境规划学》也即将结束。在这九个礼拜的学习中,使我了解到,虽然这门课程历时很短,但是它的重要性毫不亚于其他的课程。刚开始我对这门课不是很了解,而且总觉得一个城市的规划,只是在于规划部门的精密策划,而与环境没有什么多大的关联吧。但是我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才明白,这个世界上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地方。它的建设都离不开环境的规划,要想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就要必须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了解周围环境,才能建设一个与环境相融合的花园城市。就像新加坡规划局前任局长——刘太格的那句话:“建设城市就像谈恋爱,你必须要了解你所面对的土地,只有看清了它才能建设好一个城市。”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环境规划学》也不例外。所以要把这个理论知识要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的任课施老师就采取了理论知识与实例视频相结合起来,再加上让同学们参与分组讨论,就让本身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更容易让我们吸收与记忆。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纵观人类在地球上栖息生存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类、环境(包括资源) 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在作 用上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包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能力;但是近40多年来的历史说 明,工业化和城市化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甚至 出现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从这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中,逐渐认识到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过度的和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作为协 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环境规划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xx年代以来,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在环境规划管理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环境规划委员会,指定并实施全国的、州的、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规划, 以及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把环境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掌握了许多环境规划的理论知识之后,老师让我们针对不同的国家进行了一次讨论课。我们小组负责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它的环境规划却是做到了全世界的前面。新加坡在居住方面,新加坡的住宅大体分为三类:(1)富人区的独立式或联排式花园洋房;(2)房地产商开发的用以出售的公寓;(3)政府出资为普通收入居民建造的组屋。新加坡拥有人口448万,其中84%的人口居住在组屋,所以正是组屋规划及其环境设计代表了新加坡住宅环境的主要发展现状、趋势和风格。今天的新加坡,由于卓有成效的城市规划,住宅建设已向追求环境效益方向发展。在整体住宅规划布局方面新加坡有其自己的特点。注重绿化率是其特点之一,自20世纪xx年代 ,新加坡就积极开展绿化运动。新加坡人了解到必须建设成赤道上一个翠绿又美丽的岛国,才能显得与众不同,并找到生存与发展之道。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诸如从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引进数百种植物品种,为摩天大楼制定条例,在组屋区开辟公园,并确保道路

两旁有树木遮荫。在整个新加坡住宅的开发规划方面,除了保证绿化率的前提外,更注重公共活动空间的预留和建筑风格的管理。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居住建设已持续了40多年,居民居住品质随着社会发展也在逐步提升。住区环境景观及服务设施的更新和建设也是新加坡政府不断努力的目标。作为世界上最佳人居环境之一的新加坡,不仅把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住宅规划和设计中,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新加坡住宅文化,而且把住宅规划及环境景观设计与整个城市规划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营造了独特的新加坡城市人居风貌,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各方借鉴。而新加坡的住宅环境,如同新加坡国泰民安的时局一样,更被东西方普遍赞赏。多年来,新加坡住宅环境景观的发展,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新加坡成为有口皆碑、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

环境是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福利以及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合理安排。它 的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出发点是保障人们享用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规 定人们活动的约束需求,并提出保护和建设环境的方案。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环保活动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有效地获取环境效益,指导各项 环保活动。环境规划具有其特定的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 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并自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制订的环境规划达到其目的,发挥其作用。

因此,学习了《环境规划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后在学习环境的道路上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很好的学习这么课程。

 

第二篇:环境规划个人总结

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环08-1 赵梦楠 13

在此次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中,我们每个人各伺其职,每个人负责一个角色,来收集资料,我们分别从市政府、市民、非政府组织、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利益攸关,并在可上一起讨论、研究,最终产生了一个利益攸关者分析模式,即:

收集 市民 优惠政策 企业

奖励 补贴 保证 自觉 促进 收集效果 政府 宣传 激励 资金 教育 支持 保证 帮助宣传 筹集资金 回用解决技术困难 企业

我所负责的角色是市政府,以下内容则是我在本次调研中所获得的资料信息。

市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部门等。由于中央政府精力约束尤其是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只能将环境保护的重任交给地方政府。所以地方政府在环保中的角色应定位为"环境保护主体"。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地方政府在环保中覆盖的面应当尽可能广,既是说凡是地方政府能胜任的环保项目都让地方政府去具体实施,中央政府只提供经费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在环保中有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地方政府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地方政府环保事业建设中可能更多的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这可能与垃圾分类目标发生冲突。比如:企业实施垃圾分类从而成本上升,导致GDP下降直接通过应交税收或上缴利润的减少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所以,政府扮演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中央政府主要对城市中的其它四个环保角色进行约束和管理,并且统筹制定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另外,它应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接近基层,利益冲突更加明显,但依旧起到监管,资金分配的作用。

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市政府可以减少城市环境压力,可以省去一大部分垃圾焚烧的开销用于其它,延长填埋场寿命,改善环境质量。地方政府由于治理环境的成绩可能受到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当地居民和舆论的好评,这使得市民更信任和服从政府的管理,具有长远的效益。

困难是启动垃圾分类收集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比如: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的企业需要技术研发,这就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否则政府的意愿将难以实现,其次,难以协调各方关系,比如: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会得到市民的好评,但是在初期技术不成熟阶段会导致GDP产量下降,市民依然不买账。但是如果任由垃圾混合,环境变差,居民仍然会抱怨。另外,政府还会面临现阶段设施与即行的政策不配套,达不到预期的垃圾分类效果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