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规划 课程总结

第一章 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一、生态环境规划的内涵及作用:

内涵 :(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4)规划从优到适

生态环境规划的作用:

(一)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二)体现生态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三)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四)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

(1)生态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补充,

(3)生态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条件;

与区域经济的关系:(1)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经济的补充和完善,

(2)区域经济是生态环境规划规划的良好的基础;

与国土规划:(1)国土规划给生态环境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2)生态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规划:

差异性:(1)生态环境规划核心是生态学思想,城市规划为其他如美观;

(2)方法和原理是生态学理论和原则,城市规划为其他如建筑;

(3)内容是生态问题,城市规划为其他如空间等

关联性:(1)生态环境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2)遵循城市规划布局。

(3)城市规划借鉴生态环境规划的思想。

三、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基本特征:(一)综合性(二)协调性(三)战略性(四)区域性(五)实用性

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的原则。(二)系统原则(三)可持续原则。(四)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原则。(五)整体优化原则。(六)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原则。

四、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一)内容 1、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2、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及规划目标的研究;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5、环境保护规划;6、人口适宜容量规划;7、产

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8、园林绿地系统规划;9、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10、生态规划管理对策;

(二)程序 1.确定规划目标。2.生态调查与资料收集。3.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估。4.生态环境区划和生

态功能区划。5.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6.规划方案的分析与决策。7.规划的调控体系。8.方案的实

施与执行。

五、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无)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突出生态合理性与时效性;新技术与

方法的应用;由定性描述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由“软科学”走向“软、硬结合”。

第二章 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各理论与规划的关系)

一、概念:系统、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地系统

1.系统:是指一个整体,在规划时从整体出发,合理规划。

2.环境容量: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与正常功能不受损伤,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部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二、可持续理论和人地系统系协调与生态环境规划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环境规划的关系(1)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理论基础(2)后者是前者战略的基本保证.

(二) 人地系统系协调与生态环境规划的关系:(1)人地协调理论是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a生态环境规划不能忽视人与地的内部关系;b生态环境规划应确保人地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平衡;c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不同地域的差异性。(2)生态环境规划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地关系调控主动措施包括预测、调节和建设;被动措施包括评估、反映和重建。

三、简述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原理:物物相关律、相生相克律、能流物复律、负载有额律、协调稳定律、时空有宜律、生态位原理、气体效益原理、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生态学理论是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规划是调整、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不可少的手段

四、系统理论在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在生态环境规划中的指导作用——整体性原理、关联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开放性原理和系统的动态原理。

五、地理学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是经济地理学理论 包括:a平衡发展理论 b不平衡发展理论c区域分工贸易理论d梯度转移理论e增长极理论f点轴发张理论 g网络发展理论。

六、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三层含义:a 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实践空间数量上最佳运用;b 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与程度与生态环境友好;c 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协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七、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减量化原则 减少污染物2)再利用原则 无害化、提高利用率3)再循环原则 资源化

第三章 生态环境调查

一、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说明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是指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情况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地质岩石 :包括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分布面积、风化程度、风化层厚度等。(二)地理、地貌 :包括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面积、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貌部位、坡面坡度、坡向等。(三)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包括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土壤的砂砾含量、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土壤肥力、pH值等理化性质(四)自然灾害 :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五)生态环境破坏: 指水土流失、荒漠化及其他方面(六)环境污染 :指三废的排放(点源污染)及其他方面的污染等。

(2)自然资源: 是指在生物圈中,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有效用的各种自然客观要素的总称。 包括以下资源:(一)土地资源(二)水资源(水体、水量、水质、水能、水资源利用现状)(三)气候资源:光能、热量、降水、风(四)生物资源:森林、草地、作物资源、野生及家养动物 (五)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类型、储量(包括地质储量、远景储量、设计储量和开采储量)、质量(包括矿产资源的品位、含有杂质状况和伴生情况)、开采利用条件(包括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等。(六)旅游(景观)资源: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及其价值等。

(3)社会经济 (一)人口和劳动力:户数、人口、劳动力(二) 城镇基础产业设施情况:交通、邮电通讯、电力、科研、商业服务、城市乡镇的分布情况、规模及其公共设施、公用事业,城镇建设等情况。(三) 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状况:综合经济、农业、工业 (四) 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区域的社会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4)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包括各种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各种人工环境现状及问题。涉及到2大问题,7个方面,160多个指标。7个方面:土地(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植被(耕地、森林、草地等)、 水(水资源现状、地表水等)、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农村生态环境(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等)、工矿开发(矿产开发、生态破坏)、生态灾害(地质灾害、沙尘暴、江河断流等)

(5)风土人情调查:人文资源、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等;对旅游规划非

常重要。 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指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情况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地质岩石 、地理、地貌 、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 、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二、自然资源 是指在生物圈中,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有效用的各种自然客观要素的总称。

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景观)资源

三、社会经济 包括人口和劳动力、城镇基础产业设施情况、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状况、社会环境和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和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一查多用的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查清村、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3)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地类面积;(4)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等,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三、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着重调查不同侵蚀类型、其侵蚀强度、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年均侵蚀总量。

四、小班调查的主要方法有那些?(森林的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五、公众参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公众参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

参与式主要方法(1)参与式绘图;(2)问题树;(3)打分排序法;(4)半结构式访谈;(5)利益相关者分析;(6)大计事

六、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高效、客观、统一、广泛; 缺点:缺乏弹性、容易误解、回收率低。

第四章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一、概念1生态环境评价方法2环境评价3环境质量评价4环境影响评价5区域环境影响评价6生态评价

3.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

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4.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的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从而达到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三要素是什么?

(1)评价量: ①要有明确的涵义;②要符合评价方法的要求,与评价目的性相关;③应是客观的,具有可测度性和可比性。

(2)评价标准 :①要以评价目的为主,原则上是要客观、适度;②评价标准要反映城市可持续性、协调性和集聚性特征。

(3)评价方法: ①要符合评价对象的内在规律;②要使方法设计尽量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种实用方法相吻合;③力求简便易行;④尽量减少误差。

三、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和特点。

方法:1、单项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的单项评价方法,是指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模糊分析法等。

单项评价方法是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前提。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理统计法、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模型、经济结构模型、灰色系统、微分模型和模糊数学等等。

2、综合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是指对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承担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工作,而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则为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的综合评价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判据时,普遍采用的是模糊质量综合评判方法,其用于测度生态环境的优势度、协调度、生态位,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的意见。

特点:(1)生态环境评价随评价主体的变化而变化;(2)生态环境评价随道德准则的不同而不同

四、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

(1)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是比较流行和广泛采用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中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流失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排入外环境,则污染物排放量就等于这种物料的流失量。

(2)经验计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3)实地监测,实地监测法是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的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介质流量(烟气或废水),然后计算出排放量

五、 环境污染评价方法包括哪些?(一)类别评价方法: 类别评价是根据各类不同的污染源中某一种污染物的相对含量(浓度)、绝对含量(重量),以及一些统计指标来评价污染源的污染程度的方法。(1)浓度指标;(2)排放强度指标;(3)统计指标;(二)综合评价方法:(1)等标指数;(2)排毒系数;(3)经济技术评价指数。

六、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1)指数法:污染物在环境中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称为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2)层次分析法

七、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内容。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1)广泛性和复杂性;(2)战略性;(3)不确定性;(4)评价时间超前性;

(5)评价方法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基本内容:(1)区域开发项目的概况,包括占地面积、开发时间、区域布局、产品结构、产品质量、能耗物耗、工艺流程分析、污染物排放种类及排放量估算、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发活动潜在的环境影响等;

(2)开发区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调查;(3)开发区及邻近地区环境质量调查;(4)评价区功能区规划和环境目标的确定;(5)开发区建设对区内及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预测;(6)环境保护综合对策研究;(7)公众参与;(8)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9)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10)结论和建议。

八、生态评价中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

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特别是能够衡量生态环境功能的变化。

能反映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尽可能定量化。

能用于规定开发建设活动的行为方式,即具有可操作性。

九、生态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1、综合指数法

2、模糊评价法 模糊评判是对模糊现象(可能性、不确定性)的系统评判。如某地区环境质量好,好到何种程度,可用0~1 表示,比如0.8 比0.6 更好,这种对环境质量作出“好”的评定的可能性大小或可能程度即隶属度,是模糊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3、矢量-算子法 矢量-算子评价中因子分两类:一类是显示因子(决定系统质量状况);一类是隐式因子。显示因子经有效控制,可以改善降为隐式因子,其他隐式因子则可上升为显示因子,两者的变化和更替表示系统质量状况的变化。

第五章 生态评价

一概念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2生态水平评价3生态系统健康、4生态环境系统安全5生态系统的阈值6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 7生态足迹8生态适宜性概念

6. 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 由自然系统的生态环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态环境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评价要求。

1、 评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2、 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应综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

(3)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土地利用、城镇分布、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

3、现状评价必须明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要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突出地区重点问题。

三、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评价内容。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针对目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评价内容应包括:

(1)土壤侵蚀 (2)沙漠化(3)盐渍化 (4)石漠化 (5)水资源和水环境 (6)植被与森林资源 (7)生物多样性 (8)大气环境状况和酸雨问题 (9)滩涂与海岸带 (10)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沙尘暴、洪水等 (11)其它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河口污染、赤潮、农业面源污染和非工业点源污染等

四、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模式:压力—状态—响应

五、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分为17大类。

六、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 环境经济学上的价值(1)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2)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3)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4)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5)遗传价值,它是指为后代保留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价值。

七、生态足迹计算中用生态性生产土地的概念来代表自然资本。

8、生态位定量化评价一般程序:

(1)确定区域环境的属性。(2)对区域环境进行单位划分。在计算相对生态位时,一般通过地理形态划分或以行政区划划分。(3)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目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4)指标的选取、评价和筛选,同时各自赋予权重,权重一般通过专家法或特征向量法确定。(5)建立指标的分级与标准化评分体系。分级与标准化评分体系这里采用分级打分制。(6)计算与评价。若是相对生态位评价,先确定基值,一般以区域整体平均值为基本值,再计算各划分单位的相对值。若是绝对生态位评价,则统计加权后获得绝对生态位值。

九、生态适宜性评价程序。

1、明确规划区域范围及土地利用方式,将规划区网格化。

2、用一定方法筛选出对土地利用方式有明显影响的生态因子。

3、对各网格进行生态登记。4、制定生态适宜性评价标准。

5、按网格进行进行单因子适宜性评价,然后得出特定利用方式的综合评价值。

6、编制区域生态适应度综合评价表和图。7、综合各评价结果,给出适宜性分区

10、简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 (一)形态分析法(二)因素叠置法(三)线性与非线性组合 (四)逻辑规则组合法

第六章 环境承载力评价

1.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异规律、明确各生态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经济功能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二、生态环境区划的步骤。

(1)在生态分析的基础上,汇总分析各方面资料,将已做过生态分析的土地利用方式整理制图,并搜集下列资料、汇总分析。 (2)提出生态区划方案,在汇总分析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经专家咨询提出生态区划方案。 (3)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将初步拟定的生态区划方案,利用各种形式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调整、修改后形成生态区划方案,作为制定生态建设及生态保护规划的基础。

三、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重点突出的原则:突出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各分区有的生态功能和目标协调统一在功能保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总体目标之下。

生态完整性原则: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为区域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 。 连续性原则:在突出各区功能的基础上,合理解决各区间的分隔、过渡与联系,使功能区既有分区,又相互连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兼顾性原则:为了便于各分区的保护与管理,功能分区边界的确定兼顾区域的行政管理区划。

发生学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密切相关。研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有利于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的生态学基础。

区域相关原则: 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因此黄河源生态功能区划要从全省、整个黄河流域甚至全国尺度考虑。

相似性原则: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因此黄河源生态功能区划要从全省、整个黄河流域甚至全国尺度考虑。

三效益统一原则: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使城市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得以充分利用而又不超出环境容量的阈值。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功能分区力求与城市现状布局和区域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

由于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且生态功能区划需要基本生态功能指标、生态生产功能指标、社会生态服务指标以及管理的生态价值增值功能指标等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需要进行专项研究。

四、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1、综合指数法(1)综合指数公式(2)单一污染物指数公式(3)归一化公式

2、模糊评价法 假定在评定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1)构建因素集:考虑三个要素绿化(U1)、环境质量(U2)和居住条件(U3),构成了评定因素集: U={U1,U2,U3}。 用A= {W u1, Wu2, Wu3, u4 } 表示单因素Ui在评定因素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2)构建评语集:评语分为很差(V1)、较差(V2 )、一般(V3)和好(V4),构成了评语集:V={V1,V2,V3,V4} B= {Wv1,Wv2,Wv3 ×××Wvm}表示某个评语在评语集中的权重系数。

(3)构建相应隶属度向量:就绿化来考虑,经过调查(专家打分),有20%的人认为很差,70%的人认为较差,10%的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好,故可得到的第一个评判因素绿化(U1)的隶属度:R1j=(0.2,0.7,0.1,0)。同理考虑城市的环境质量(U2)和居住条件(U3)时,相应地得到隶属度R2j和R3j R2j=(0,0.4,0.5,0.1) ;R3j=(0.2,0.3,0.4,0.1)

(4)评判矩阵R;

(5)各因素权重值:调查或利用其他手段,分配居民对绿化、环境质量、居住条件的重视程度(即因素集中各因素的加权系数),假设A=( 0. 2, 0. 5, 0. 3)

(6)评语权重系数

第七章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马世骏教授,19xx年

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和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原理:⑴ 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既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创造,只会发生形式上的改变。⑵ 生态系统储藏着可以识别不同对象和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储藏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本质内。⑶ 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的结构,即能量和物质不断从高级水平向低级水平退化,从有组织形式向无组织形式转化,系统内熵值不断增大。⑷ 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物质和信息开放的系统,要保持稳定必须有不断的能量输入。⑸ 生态系统可以成长。⑹ 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的反馈系统,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彼此互相影响。⑺ 生态系统具有稳态结构。⑻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组织的能力。

原则:1)生态工程的建设应用生态系统及自然界的自我设计和组织能力。 2)生态工程的建设特别强调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3)生态工程选择能满足人类的生态系统,以及那些适应于现存的生态系统的人类需要来设计新的生态系统。

三、我国生态工程的类型

1)无(或少)废工艺系统:主要用于内环境的治理2)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使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级生产过程的废物都变为另一级生产过程的原料,且各环节比例合适,使所有废物均被充分利用。3)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和再生系统,例如桑基鱼塘式的生态工程。4)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工程5)城乡结合的生态工程:在一定区域内,应用不同生产系统分层多级利用废物

第八章 水土保持规划

一、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和意义。

意义: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建设方针、国家规定的水土保持发展目标、各方面对水土保持的需求,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条件和特点,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提出一定时期内预防、监督、治理、开发的方向和任务,以及需要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和分期实施步骤,据此来安排水土保持计划,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3、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 ;

4、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二、水土保持规划的调查内容。

(1)自然条件调查 (一)地貌调查 1、宏观地貌调查 2、微观地貌调查;(二)土壤(地面组成物质)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 ;(三)植被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 ;(四)降雨和其他农业气象的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

(2)自然资源调查 (一)土地资源调查 包括土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现状等。(二)水资源调查 以调查地面水为主,同时调查地下水。(三)生物资源调查 (四)光热资源调查 (五)

矿藏资源调查

(3)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一)人口劳力调查 ;(二)农村各业生产调查 1、农村产业结构 2、农业生产情况 3、林业生产情况 4、牧业生产情况 5、副业生产情况 6、渔业生产情况 7、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交通运输、市场贸易、经济信息等情况和问题;(三)农村群众生活调查1、人均粮食和收入情况 ;2、燃料、饲料、肥料缺乏问题;3、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水土流失调查 (一)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二)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三)水土流失成因调查 1、自然因素调查; 2、人为因素调查

(5)水土保持现状调查 (一)水土保持发展过程调查 ;(三)水土保持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三)水土保持成绩和经验调查 ;(四)今后开展水土保持的意见

三、水土保持的综合配置原则。

1、以合理利用土地为前提 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3、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4、治坡与治沟相结合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6、以防为主,治管结合

四、水土保持的治理模式的设计原则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它的发展受自然、经济、技术诸条件的影响。(2)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全面规划总体协调的统一体。 (3)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处于一刻不停的变化之中。 (4)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第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的基本概念

土地(land)是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组织的自然综合体,同时也有人类活动的烙印。其范围包括下至土壤母质及岩石风化壳――植物根系所达处,上至植被冠层的一垂直剖面。 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单元。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

二、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一级类型的划分以土地用途或土地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

二级类型以利用方式为主要标准,同时也考虑经营特点、覆盖度等因素。

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分类系统将土地利用分为二级类型,第一级类型共分11个,第二级共分42个。 19xx年7月提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草案)》,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两级分类制,分为11个一级类型,48个二级类型。经过试行,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19xx年9月印发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其中一级类型改为8个,二级类型改为46个(表7-2),各地可按实际情况进行三、四级分类。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包括那些?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3、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1因地制宜2系统分析3合理用地,保护耕地4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优

五、土地生态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土地生态设计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类型及结构,从而稳定并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原则:1生态演替规律的原则2效仿自然的原则3协调共生的原则4生态经济的原则

第十章自然保护区规划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典型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以及其他为了科研、监测、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意义:1)、展示生态系统原貌 :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显示和反映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面目。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关系,这是生物进化发展的动力。2)、物种基因库:自然界的野生物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4)、维持生态系统平衡5)、旅游活动、科普教育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原则

原则:1.协调一致原则2.保护的原则3.分类管理原则4.公众参与原则5.效益原则6.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

三、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情况调查1 地理位置与范围2 自然条件(2.1 地质地貌2.2 气候2.3 土壤2.4 水文)3 社会经济状况 (3.1 行政区域 3.2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3.3 交通、通信3.4 土地或资源的权属(法定权属 与实际权属)3.5 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4 历史和法律地位 (4.1 历史沿革 4.2 法律地位)

(二)评价1.生态评价 (1)动植物物种 (2)生物群落的评价 (3)生态系统和保护区的评价2.经济评价

(1)水资源 (2)物种资源和遗传资源(3)旅游资源(4)科学研究和教育意义

(三)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由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组成,这些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何按照不同的功能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内部的结构,叫做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四) 自然保护区规划措施体系布局1、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规划2、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3、基础工程建设规划4、管理规划

(五) 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经济概算及解决方案(六)自然保护区规划效益分析: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七) 制定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1、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2、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自然保护区发展政策 ;科技人员的待遇优惠政策 ;科学研究的重点扶持政策)3、切实解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经费问题4、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5、加强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6尽可能考虑有利于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加强该地区控制人口和扶贫等政策措施的实施7、加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落

实和组织实施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 :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的自然因子和人工因子变化过程及相互特征给予相应重视,并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对策。

2、生态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

3、环境承载力: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类型及其结构,从而稳定并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4、人地系统: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的系统。及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循环经济:

6、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就是指为满足生态环境过程中的一系列目标的要求,所采用的程序步骤和相应的技术方法。

7、环境评价(广义)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源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

?8、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典型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以及其他为了科研、监测、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9、土地生态设计: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类型及其结构,从而稳定并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10、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1、生态评价:指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对自然生态系统许多重要功能的系统评价。

1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生态功能区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描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评价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3、生态水平评价:根据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需要,建立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对某个区域或市区生态水平进行考核。

14、生态系统健康: 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来定义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或表现。

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应该包含两方面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15、生态环境系统安全: 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所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不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即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16、生态系统阈值:生态环境各指标都有其限定范围,超出了其范围,就可能带来生态系统的不安全性,我们通常把其范围值称为生态系统的阈值。

17、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异规律、明确各生态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经济功能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18、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总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

19、生态适宜性: 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特点、发展和利用资源的要求,划分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等级。

20、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和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