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总结

“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结

课程改革是让学生选择不同课程,用不同课程支撑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用传送带的原则,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脑子习惯了只是在别人的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苏·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与新时代所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我们许多学生厌倦课堂,厌倦有趣的知识世界,因此,新课改下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课程的学习中,师生之间不应该是领导与被领导,传递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而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收获者。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教学方法。

对“以学生主体的参与式课堂”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年有余,但由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面对应试教育的形势下,多是以理论方面的研究,缺乏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新课程内容所要求的注重探究,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现代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方法方面的特征。改进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寻找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能够掌握以下教育原则:

(1)重启发引导

根据新课程观念,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探究未知世界,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新尝试。教师的教学策略就需要发生相应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启发学生思维型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以启发引导为原则,

达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愿望。我校七年级数学组成员学期初编写的导学案填补了这一空缺,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的内容,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引领作用。

(2)师生双向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是一种“互动”过程。我校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每班成立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在新授课中,我们老师尝试先提出为题,让学生自学3分钟,再小组讨论5分,派代表谈谈学习所得。这样,每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合作,最终愉快的获取知识。在新课程中,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将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因此,师生双向互动原则,对避免重教轻学是最有效的。

(3) 平等合作性

教学中的合作性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应遵循合作性原则,能营造亲切和谐的学习气氛。这种气氛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友谊和社会吸引力,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体教育影响力就会得到增强。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小组合作关系融洽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学风浓了,你争我赶的班风也自然形成,班级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但也存在一点遗憾,由于学生合作的时间有时失控,导致自我检测这一环节无法完成,不利于优等生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改进,让“参与式”教学模式真正服务于我校的教学,让我校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篇:教学方法总结

1、讲授法

概念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

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优点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在短时间内系统性地给学生传授大

量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合理的逻辑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缺点 学生不能及时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不

以发挥。

2、讨论法

概念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

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优点 牢固掌握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掌握讨论技巧形成开放的胸襟和民主的态

度等

缺点 教学环境的局限、教学时间的局限、教学管理的局限、学生人数的局限、

考试评价方法的限制等。

3、演示法

概念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感知,从而 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优点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

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培养学生的 探索和创新精神打下基础。

缺点 演示法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如

果演示太多,也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

4、实验法

概念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仪器设备,有目的的获得一 定的知识和技能。

优点 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缺点 学生容易盲目照搬实验步骤,看一步、做一步,不动脑筋;也有学生将自己

作为旁观者,不动手或很少动手,只看别人操作。

5、练习法

概念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优点 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

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缺点 较为费时、难以关注每个学生、容易忽视学生心理状态、难以维持学生的学

习动机。

6、任务驱动

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方法,以

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优点 适用于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其学习目标明确,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 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操作类型的知识和技能学

习,任务的设计要求较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以体现和发挥。

7、自学辅导

概念 自学辅导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形成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 能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

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缺点 对教师的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及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等

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老师心理学的知识要求较高。

 

第三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总结

经历了小学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初中的英语和小学的英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初中英语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要求很高,不过环顾我们的日常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同学的阅读速度非常得慢;有些同学阅读后难以独立完成对文章中心有针对性的概括,表现出概括的片面性;阅读材料中有些生词是需要学生通过上下文来完成词义的猜测的,这个难住了较多的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如何妥善地解决是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之根本所在,笔者认为,这里面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先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培养阅读习惯,学习事半功倍

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表明,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习惯:

1. 循序渐进,促进“会读”

阅读速度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初步从阅读的方法上可以将“读”分为心读、声读和看读等几种方法。从定义上进行分析,“声读”是从词形、词音、词义进行的读,“看读”则是从词形、词义进行的度,比“声读”少了一个发音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看读的速度要比声读的速度快很多。“心读”属于哪一种呢?笔者认为学生在“心读”的时候,学生的发音器官虽然不曾做出什么活动,

不过在其心里已经不自觉地基本完成了“声读”的步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逐步地从声读完成到看读的过渡,这一过渡过程可以通过阅读材料难度上的设置,让学生体验到“看读”的优势所在,并逐步培养成“看读”式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2. 纵式阅读,避免“回视”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反映在阅读过程中有“回视”的现象,“回视”就是反复地回看材料中已经阅读过的部分内容,如此一来阅读就缺乏了连续性,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这也是学生对材料知识的理解不自信的表现,长期如此,学生的阅读和推理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笔者认为,这个陋习要纠正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纵式阅读习惯开始,所谓纵式阅读习惯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目光在阅读材料上移动的时候要保证居中,移动方式为纵式移动,与此同时余光进行左右扫描,如此一来,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捕捉的中心关键词的能力,该习惯有利于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整个阅读方式为按文意向前有序地跳跃,摆脱边看边译,译错了回视的不良习惯。

二、强化训练,功到自然成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好越快地提升,就除了正确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外,关键还在于阅读技巧的训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阅读速度较快的学生比起阅读速度要慢些的学生更能快速且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阅读技巧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1. 训练略读技巧

略读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跳跃式阅读文本内容,旨在迅速地把握住文章的主体大意,接着理清楚文章的层次和脉络,找出各个主要段落的主题句,迅速地触及文章的中心主旨。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读《the sky of los angeles》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文章的模式,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对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的逻辑做到心中有数。接着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施略读训练,要求其快速地掌握文章的主体句及段落的主题句。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先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针对性的回答相关问题,如此一来,让略读有了一定的目标性,长期如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 训练快读技巧

考试模式决定了要想提高英语考试的成绩就一定要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提高阅读的速度,仔细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果学生先详细的看文章内容,等到完全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再去思考问题,如此一来必然造成时间上的不够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快速阅读的训练,具体而言: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切忌先盲目地阅读文章的内容,应该是有选择、有方向的读文章,从这个层面上说快速阅读实际是在略读的基础上实施的,通过阅读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3. 训练意群阅读

要想快速阅读,则离不开意群阅读,其避免了在阅读中逐词逐句的理解,对句子整体理解也有很大帮助,对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帮

助。通过用斜线将意群与意群之间分开。快速阅读的时候,训练学生意群阅读的能力,则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有很大帮助。

4. 训练限时阅读

为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计时阅读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借助计时的手段,通过快速阅读,可以矫正不良阅读习惯。人们在阅读的时候,眼睛始终处在运动与停顿相互交替的过程中,每次眼动和眼停的时候都很短暂。人们只有在眼停的时候才能感知到语句。因此,计时阅读就是要设法在眼停的时候能多多感知单词量。

三、结束语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虽然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上升,不过其教学效果却很难做到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阅读障碍,具体原因呈现出多元化,但是我们可以坚信,只要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