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总结

[摘要]本文从一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出发,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汉字字形的特点为依据,总结出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识字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识字 教学方法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一规定是由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同时也有自控力不强、爱玩的劣势。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创造出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在很多的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一些落后的教学方法。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开始抄写生字,一方面这与课标的要求明显违背,另一方面,机械抄写实际上并不能对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比较强烈的刺激。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式化的“读、写、组词”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在评价方式上,也采用评分制,用100、85来评价学生的作业。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应当采取多样的有趣的方法,比如,从汉字的构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教学方法。

一、汉字造字法中的识字策略

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比较常用的有象形、形声、会意三种。从汉字的字形人手,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具体地,可以分析汉

字的造字规律,利用挂图识字、形声识字、意义来识字。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记住一些基本汉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教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挂图识字

汉字中的象形字可以用挂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对于“日、月、水、火、鸟、目”这些字来讲,教师可以通过挂图,将现代的字形和古代的字形以及有关图画进行对照,将这些字形从古至今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比,让学生产生对汉字的好奇,以及对汉字悠久文化的自豪感,引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形声识字

对于形声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发音规律:形旁一般表示意义,而声旁一般表示声音,可以用大量经典的形声字进行印证,如“骑、江、汪、洋”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读出一些形声字。如“情”“睛”“清”。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形旁多和意义发生关系,而声旁多表示读音:情与心有关,因而用竖心旁,“睛”字与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清”与水有关,所以用“三点水”,但是他们共同都用“青”字表示声音。当然,在识字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一步步纠正学生“识字读半边”的错误倾向。

(3)意义识字

对于会意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根据意义来识字。会意字一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部件组合来表达一个意思。

比如“歪”字,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不正即歪”,对于“休”字,则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一棵大树旁边,休息。”

二、在活动中识字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安排不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认字,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字谜识字

字谜是小学生识字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把学生学过的汉字变成字谜,这样有助于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这相对于单纯的机械性抄写显然有很大的优势。首先,这种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些字谜,让学生来竞猜,或者学生自己字谜来猜。比较经典的谜语如“王大娘,白大娘,坐在一个石头上。”(碧)

(2)互动识字

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认字,能够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比如,让学生两人一组,比一比课后的生字谁认得最多。再比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读。学生在对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将其应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比如让小朋友说一说,他们在哪里能够找到这些生字。比如“狼”字,小朋友会说,“我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找到了‘狼’字。”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发掘来认识生字,可以轻易地攻克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生字的难关,让学生把生字学习应用到具体的生活语境中,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活识字

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来学习生字。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汉字,比如在广告牌上、日用品上、路标上等等,汉字其实无处不在。此外,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汉字。在周围的汉字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汉字。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认字,比如让学生注意在操场上都会做哪些活动。学生一般会兴高采烈地回答“跑步、跳高、打篮球、拍皮球”。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做这些动作,并且让学生在动作中体会“打、拍”等用手的动作往往与提手旁有关,而“跳、跑”等与脚有关的动作往往是足字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轻易的就记住了形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教得省心,学生学得也省力。

三、识字活动组织的一般原则

小学生的识字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完全可以发挥其创新精神,进行大量的再创造。但是,基于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识字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在识字活动中,如果能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活动,如猜谜语、风车转转转等等来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寓教于乐,使识字变成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而不是痛苦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习汉字便会兴趣盎然。另外,可以通过“激励”策略,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识字擂台”“识字总动员”,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成果,从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这种成就感中,增加学习的兴趣,形成识字的动力。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在识字活动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学习,他们学会了与同学交流,并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这就使他们在识字活动中更加主动。在识字竞赛中,通过与同学的竞争,他们或者得到了学习的压力,或者看到了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汉字,因而感觉到了学习的压力或者乐趣。这些都将激励他们更加主动的认识汉字。通过学习兴趣来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便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学习汉字,注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汉字,并通过求助家长等方式来获得对这些字的认知。

(3)充分利用周围资源的原则

在小学生的识字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力和想象力。比如通过天上的云可以联想到花朵,通过对周围一切与汉字有关事物,来想到相应汉字的写法。同时,要让小朋友想到,如果自己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找谁去帮忙,找学习好的同学,找老师,找家长。这也从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利用一切资源来帮助小朋友认字,通过动画片,卡通人物,儿童歌曲,卡通产品,等等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东西来帮助他们

认识汉字。在活动的组织上,也可以尽量的利用周围的资源,比如将小朋友们领进社区,让老爷爷、老奶奶们帮他们认字,让小朋友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通过自然事物联想到这些事物的名词写法,这些都是可取的策略。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新课程进入我校已有一个学年了,它犹如一股春风,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教学舞台。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

这学期以来,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课改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年段老师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总结教学经验,把经验点滴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贴切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情绪激昂、忘情投入的时候,难免会有“吵闹”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是,我都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于是学生都能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我都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机会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的基础上的答案。同时在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扰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