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论文

威海,魅力之城

王冰笛 20xx级 软件学院 20xx012530

摘要:威海市是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三面环海。它美丽富饶, 清爽的海风、翠绿的青山、金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整洁的城市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组成了威海这座小城美丽的画卷。海天相接处,夕阳闲适地逗留着,一抹晚霞恣意铺展开来,横抹成黄昏的诗境。威海有着众多旅游资源。让人感到悲壮的刘公岛、乐不思蜀的国际海水浴场、美不胜收的成山头、流连忘返的野生动物园......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威海的悠久的历史、美丽的环境以及现代化的城市。

关键字:刘公岛 国际海水浴场 成山头 大海 美丽富饶

去年暑假,我跟父母一起来到了美丽富饶的胶东小城——威海。当一阵阵清爽的海风吹来的时候、当一座座青山夹道欢迎我的时候、当世界各地的游人欢声笑语越来越近的时候、当金色的沙滩映入眼帘的时候、当蔚蓝色的大海卷挟着白色的浪花迎面而来的时候、当海天一色霞光万道的时候,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住了,每个陌生的人都那么的友善,抛下了日常的烦恼离开了大都市的喧嚣尽情享受着这做上帝创造的美丽城市带给人们的欢愉,而更加让我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竟然无可救药的迷恋上了这座城市,似乎对这座整洁、宁静、游人如织却不嘈杂、处处美景的海滨小城上了瘾。带着些许的期待,抱着无限的幻想,一切就这样开始我们的威海之旅。 到了威海就感觉心旷神怡,宽阔的公路,新建的高楼大厦,整洁,闲适。从车窗望出去,滨海长廊幽雅恬静,芳草萋萋。见到一个个雕塑或公园小品,相映成趣,看样子是品海和休憩的好去处。海天相接处,夕阳闲适地逗留着,一抹晚霞恣意铺展开来,横抹成黄昏的诗境。孩子们在沙滩上修筑着他们的城堡,潮水一次次席卷上来又一次次无功而返。我感到这才是我要的旅行,不仓促上路,不盲目跟随,悠然自得,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海边,陌生的人群里,感受生活与平常不一样的美丽。

一、刘公岛之行

达威海后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刘公岛。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我们乘船20分钟就到了。它面临水云连天的黄河,背接湛蓝的威海湾,素有“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岛东碧海万顷,烟波浩淼,岛西与市区隔海相望。全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来到这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到中日甲午海战后留下的各类遗迹获益匪浅。我们首先去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回顾那段挥之不去,又让人无比悲戚的历史。

其中的甲午海战演示厅最为的震撼,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年的甲午海战,仿佛置身于百年前那场惊涛骇浪之中,眼前炮火接连不断,烟雾此起彼伏的展示在眼前,真实的展现了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当年战争的惨烈、屈辱及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里不像传统的教育基地仅仅用图片乏味的重复着解说,这里有太多真真实实的东西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走出展示厅,微风悄悄划过眼角,一丝泪珠凝固在了眼眶久久没有消逝??

坐上返航的船,“留恋”缠绕心头,当抬头回望时又看见了那排浪花仍旧一排排的划开消逝,仿佛这排浪花就是当年那排记载了甲午战争的那排海浪。

参观完刘公岛,我有了深深地感受。对于我们每一个当代人来讲,要总结前人失败原因的同时,更要努力做好当前的工作。一个环境如果形成了,一个人的力量就很难改变它,甚

至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根本体会不到我们做的是对的还是不对的。所以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相信不断总结前人失败的原因,汲取教训,并要向前人学习他们的优点,我们工作、学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会越来越成功。

二、威海国际海水浴场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位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天然海水浴场,一年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浴场海岸线全长2800余米,东有麻枷山,西有烟墩山,遥相呼应,有万亩松林带环绕,海岸线全长2800余米,沙滩面积为10万平方米,沙质柔细,海水清澈,滩坡平缓点缀于海岸边的花草、石雕、五色彩棚,更显风光绮丽,构成了一幅山、海、林、人于一体的美丽图画。

在细而软的金色沙滩上晒日光浴,我发现这里叫国际海滨浴场真的很贴切,因为游人有很多都是国际友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的沙滩很好,沙子不算太细,踩着也很舒服,挖着尤其舒服,光用手就能挖出一个大坑来。没有乱石,没有海藻,清清的水,细细的沙,水里平坦而宽阔,大约横向几千米,深入几百米,都是差不多的深度,很少海沟暗流,非常适合大家游泳嬉水。把身体浸泡在水里,很快就适应了海水的温度,一点也不觉得冷了,自由自在的游上几圈, 真的是惬意舒服。

在水里玩够了,上岸,玩沙子。这时候,不再觉得脚下的沙子烫,也不在觉得天上的太阳晒,一切都暖暖的,非常的舒适。我在沙滩上把自己埋在沙子里,用太阳伞遮着头部,舒服的躺着。太阳在西天挂着,偶尔会被云遮住。完全被云遮住的时候,西边海天相接处,出现一道光,很细,直线延伸着,就像谁把天和海用一道线给划开;云移走后,西面整个水面,波光粼粼,全部被染成了金色鳞片,也煞是好看。

晚上,在海边吃着烧烤、吹着海风、听着海浪的声音,真是一件无限美好的事情。

三、成山头旅游景区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成山头。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不仅是山东半岛沿海岸那一横的最右端,而且也是半岛向东伸入大海最远的地方,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大陆入海的最远处。所谓“天尽头”,若断若连的几块巨礁,如一柄利剑直刺大海深处。立于“天尽头”,眼前无遮无栏,大海浩瀚无际,脚下巨浪拍岸,涛声轰鸣。那种激荡、广阔、久远、无涯的场景和气氛,真让人痛快得忘乎所以。沿石阶小道下行,直走到海水涌动处。最近距离地欣赏巨浪拍打悬崖的场面,又是一番情趣。我喜欢那种涌动,喜欢那种一波又一波,渐渐积蓄能量,然后气势礴磅雪浪排空地一扑!柔弱与刚强,凝固与躁动,短暂与永恒,都在这一扑中得以体现。

我看过许多次大海日出,但最灿烂最壮观的海日,却是成山头看到的这一次。美得令人销魂,美得让你真想朝远处的画面走去,走入大海走向霞云,融进那种你无法理解的红红火火永生不熄万古常新的升腾。

我往往很自信自己手中的一枝秃笔,自信自己驾驭语言表述感觉的能力。然而,面对“天尽头”那一轮升腾的海日,我还是深切体会到自己笔力的笨拙和语汇的贫乏。

那种仿佛专为迎接天日到来而铺陈的绚烂晨曦,那种瞬息变幻无法捉摸的五彩霞光,那种由淡而浓令人热血上涌的鲜红云阵,那种终于在企待中企盼中突然艳丽夺目光芒四射的灵动一跃,那种自信的大气的无法抗拒的令人震撼的缓缓升腾,还有大海的沉稳、肃穆、迎候和突然间波光闪烁涛声喧哗的欢呼??

“天尽头”三字,其实包含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成山头作为古代中国之最东端,再向东,茫茫大海,无边无际,神秘而危险,唯有传说中之三山仙境。诚令古人以为乃尘世之尽头。抛却这些庸俗典故,欣赏最美海岸却是心旷神怡之乐事。从“天尽头”小广场下至海边栈道,一路礁磐形态峥嵘,在夕阳里呈现金红、金黄、金褐色;近处海水是深绿色、远处海水是深蓝色,一排排浪花冲激在礁磐上,堆起千堆白雪,万点梨花。真不虚担盛名!够美,够壮丽!这才是成山头精华之所在。

四、总结

威海之行就在充实与快乐中结束了。虽然只来了四天,但对威海的思念却异常的强烈,美好的回忆与离开的不舍让我痛并快乐着,我多么盼望再一次的假期啊,我要再一次投入这座上帝创造的魅力城市的怀抱,我要再一次的融化在这微风、沙滩、碧海、蓝天的滨海小城中。等着我威海——我的爱。

 

第二篇:旅游地理总结

缺乏学习兴趣从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有着强烈的厌恶感,有60%的学生很讨厌地理,只有2%的学生喜欢学地理,有38%的学生觉得对这门课程不讨厌,也不喜欢。经分析职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因素,自身的贪玩,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客观因素,地理知识枯燥无味;三是不良的学习情绪,自卑心理作祟,学不好就讨厌学,讨厌学就更学不好,以致恶性循环,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 学习方法不正确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99%的学生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在考前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地理,是应试教育所致,教法不当,学法自然不当。

学习有畏难情绪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77%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深奥难懂,没有一位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容易学。这与地理知识本身抽象且不易理解有关,也与学生不求进取,知难而退等消极情绪有关。职高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阶段都是学习的“失败者”,他们的学习成绩总是处于班级的最后几名或者十几名,于是“破罐子破摔”,有逃避学习的心理。

学习目标与实际行动反差较大只有7%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用处不大,而73%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可以增长见识,20%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有利于就业,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结果。可这又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矛盾。学生学不好不是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他们的惰性在作祟,不愿付诸于行动。

虽说起点低、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是职高生的通病,但好动、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往能力较强却是他们的优势。如何把握职高生的学习能力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是值得每一位职高教师思考的问题。

探索适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高生在初中成绩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爱听课,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满堂灌”,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游离,产生听课疲倦,出现睡觉、讲话、开小差等一系列问题。在旅游地理课教学中,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为此,在课前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在授课时能够用图片说明的一律使用图片,用旅游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震撼,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讲述钱塘江大潮时,教师可以展示游客与潮水赛跑的图片;在讲气候旅游资源时,教师可以展示海市蜃楼的图片;在讲名山景点时,教师又可展示大量的景点图片。学生通过图片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会渐渐萌生和培养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

(二)选择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本是精华,是众多专家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内容丰富而全面,但再好的教材学生不接受也是空谈。只是照本宣科而不顾及学生的特点,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多而杂,不如

少而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大多数职高学生不善于归纳总结、起点低、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自创教学模块,以课本为依托而不应拘泥于课本,要选择专题教学。如在高一上学期教师主要讲述三大板块:一是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二是名山旅游资源,三是水体旅游资源。在讲述名山旅游资源时,教师从各名山的历史、文化、传说、著名景点、旅游活动等几方面去阐述。这样的专题教学,脉络清楚,学生易于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在做中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现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是决定他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情绪,自然不会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职高学生不仅大部分学习基础差,而且伴随着消极的学习情绪:或得过且过,不想学习,只想混个毕业证向父母交差完事;或是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望难却步。职高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学习情绪,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学习情绪。

十五六岁的职高学生大多个性较强,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要认同他们、赏识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尽可能地维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四)分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分层评价、分层激励就是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励他们超越自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性。

职高学生在初中阶段始终处于“落后群体”,经常听到和受到的是教师的批评和冷落,他们总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可他们在内心深处同样希望得到教师的辅导与肯定,希望得到教师的激励。因此,实施分层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五)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在“职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调查”中,只有20%的职高学生意识到学习有利于就业,即学生对于如何培养职业能力比较模糊,未能将学习与就业联系起来。职高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

明确学习目标,将所学知识与相关职业联系为了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在导游班的导言课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导游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回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的回答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有的回答应具备扎实的史地文知识。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优秀导游应具备的素质:服务者的意识、导演的水平和演员的本领,而综合性的知识和素质则贯穿始终。这样,在上正课前教师就与学生一起明确了学习目标,即培养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而职高生进入社会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职高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必须培养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因此,各学科要相互联系,专业课不仅应与文化课相结合,各专业课也要相互渗透,才能全位地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知道,旅游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时应学会利用资源,加强与文化课的联系。如讲述古代六大名楼、名山时,可与语文课所学的相关诗句联系起来,以诗文来记忆名楼、名山;讲帝王陵墓时,又可以与历史知识相联系。这样将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学生就会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

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和智能优势。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差异不在于智能高低,而在于智能结构不同。积极调动学生的优势智能,弥补其弱势智能,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高学生的优势智能是好动、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开拓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学会赞赏,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踊跃地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教师则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专题教学,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样,由学生自设问题进行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切合学生的特点,易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只有切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