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实践总结

个人岗位实践总结

连坪完小 宋丹

时间过得真快,成为一名新教师教师已经接近一年了。时间虽然不长,体会却是很多。这一年以来,最大的快乐是拥有了一群可爱活泼、天真朴实的孩子;最大的收获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工作慢慢变地得心应手;最大的期待是继续努力,让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上个月,为期三天的培训,我们聆听了老师们的的精彩讲座,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教师组织的各领域各方面课程活动并进行交流与研讨,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理论带回工作岗位,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究,现将个人岗位实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

1、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在培训中,老师对我们说上课最开始的就是备课,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一开始我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拿起一篇文章,我往往发现文中可讲的知识点很多,而且似乎都很重要,但都讲的话一方面课时不允许,另一方面突显不出文章的重点。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不知如何取舍,而且应该如何安排组织才

可以使整篇文章上得连贯、流畅、圆满达到目标,这是我备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时实践与学习,在备课时间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单元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并把各个知识点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同时,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听课的兴趣。

2、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

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重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是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课过程中,我逐渐注重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坚持每节语言课前空出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上台朗读,一来可以训练他们的普通话,提高他们的语感;二来可以锻炼他们上台的胆量。因为我们农村山区的孩子方言很严重,我所教的班级是学前班,大多孩子不会讲普通话,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后进生的具体情况,于是我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对这部分同学有计划地进行课后辅导。对他们经常性的进行鼓励与亲近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二、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1、身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方面,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无限热爱学生,“严”与“爱”应统一起来。“严”就是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就是要热爱学生,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尊重孩子,成为他们的支持真、合作者、引导者。曾记得新进教师之前陈局长送给我们每一位新教师的一句话:“笑着做老师,蹲着看学生”这句话一直深深的记在我心里。我班为学前班,孩子们情感丰富,但较脆弱,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与关注,特别是个别的单亲家庭与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爱护,因此在平常的我不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常流露出对孩子的尊重、理解,通过真挚的爱去感染、引导孩子们,从而使孩子在情感的驱动下达到更有效地教育。

4、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充当学生倾诉的对象,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成为孩子们信任、愿意交心的朋友。经常性的借助课间活动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只是试探性的向我诉说一些心中的感受,当得到我的细致回应后,他们会大受鼓舞,渐渐地向我反映、跟我探讨的问题会越来越深入,甚至是触及心灵深处隐秘的一面。现在,课间的交流活动已成为我和孩子沟通感情的一座重要桥梁。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心,拉近师生的距离才能成为学生愿意交心的朋友。

5、关注中间型学生。一个班里所占比例最多的学生是“中间型”学生。一开始接手班级的时候,我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后进生”的转化上,后来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交谈,我深深感悟到,“中等生”心里其实也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重视的。 “中等生”非常关注老师对他的态度。一旦他们从老师脸上收获一个微笑,从老师口中接收到一句关切的问候,他们就会开心好几天,并且在学习和参加活动等方面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决定我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并适时地对“中等生”们个别的表示老师对他的关注,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今天的地扫得很干净,你要记一功”,“今天你真棒,给你贴个小红花”,“你做操的动作充满了力量,很有精神,很好看”,等等。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其实是在关注他的,于是他们都能够得到被关注的自豪与幸福感。

三、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1、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以前,我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只觉得是学生部沟配合,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在经过这次理论培训,以及课堂案例的举一反三,我觉得一堂课下来并不是上完了就这么简单,其实都是需要及时反思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并且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新教师才能取得进步,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2、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比如个别学生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学习成绩不太乐观,但在手工,美术,或者音乐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成绩,我会不断的称赞他的优点,并鼓励他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其感觉到努力后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来,学生慢慢喜欢课堂氛围,并且愿意去认真学习。

二、提升了理论水平,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

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这次培训,就自身更新优化而言,树立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以前总以为搞培训教育不会学到什么新知识,总觉着是耽误时间,但次,通过听为期三天的培训,真正认识到了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学然后知不足,这是我的一个体会。通过培训,感

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为期三天的培训,就我自身而言,让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合格地人民教师,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的责任还很重大。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第二篇: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教育教告学实践总结报

在今天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继续留校的一些学生身上的问题也是多多。就我们学校而言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在我校有的留守儿童出现自残现象,早恋的情况也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出现的比例高。

第二: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在我校一些孩子在夏季会偷偷溜去水库游泳,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作为老师又不能时刻盯着孩子,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安全问题,可有的孩子由于缺乏监护总是不能很好的自我约束,这让这些学生的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

第三: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例如:有的孩子脾气暴躁,出现暴力倾向,动不动就对他人大打出手,有的孩子过于内向,不和他人接触,变的很孤僻,有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事情冷漠,不积极。

第四: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在我校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专门开设了留守儿童之家,在那里学生有丰富的课外书籍可以阅读,孩子们可以一起共同参与集体活动,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内心的压力情绪可以通过交流得到释放。每几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从教师队伍里抽出来的爱心妈妈,她们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孩子,陪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多少弥补了孩子们的一些亲情的缺失。还有些老师主动为这些孩子开设了室外课堂,给他们额外更多的关注,做到了以爱打动留守儿童,细心理解信任留守儿童,以诚相待感化留守儿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