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语文研究性学习结

题报告

            

        

   

    课题名称 :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班    级 : 高二(1)班                        

    小组成员 : 董恩奇 牟晓宇 刘燕 梁婷 梁汝豪     

    指导教师 :  刘维                              

                     2012年6月15日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第一部分:有关情况说明及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名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二、课题组成员:董恩奇  牟晓宇  刘艳  梁婷  梁汝豪

三、课题指导师:刘维

四、立题的背景: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五、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1、课题目标

①培养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发表见解的能力。

②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2、方案设计

⑴课题的确定及分工

①制定计划及分工

②实施计划

③结题报告、学习反思

⑵具体方案设计

①查找资料;

②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③结题报告及撰写论文。

六、活动实施过程

   见过成记录本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发展

根据学者研究, 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 才形成文字。

 图画     文字      象形文字     文字体系

1.汉字发展的原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一种文字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例如,中国的上占汉字反映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量是3、4千个,反映在汉代《说文解字》这部书里就有9千多了,汉字字量的增加,和汉语词汇数量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数都来源于古代塞姆人。塞姆人大约在公元前2千多年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他们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古代地中海东岸的贸易很发达,塞姆人的字母随着海上贸易四处传播。后来许多民族都受到这种字母的影响,改造成自己的字母系统。

  文字也是交际工具。人们对工具性的事物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高效、便捷、易于掌握。对于文字这个书写工具,人们总是不断的追求它的“体系的完善化”、“结构的规律化”、“形体的简明化”。体系完善,则功能性好,能精确明晰丰富的传递信息。结构有规律,则符号的系统性强,便于提纲挚领地加以掌握。字形简明,则实用性大,易学、易写、易读,表记率高。这种多方面的需求,促成文字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方面的。除上述的语言原因外,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科技的进步、宗教生活的变迁、文字应用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文字的相互接触、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等等因素,都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汉字史上战国时代六国文字字形的大分化和秦代“书同文”的字形大统一,是由这两个时代政治、经济上的分化与统一促成的。

2.汉字发展的几种趋向

①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一种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它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否有一套足够的符号系统和一套完备的正字法规则。文字发展变化的好些方面,都是围绕体系完善的目的进行的。原始的表意文字脱离记事的图画不久,不可能有足够的记录语言的符号数量,字和词的对应关系,不严整,不稳固。书写词语的顺序,往往不合语法序列。例如,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就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文字,字和词缺乏严整的对应关系,写一句话只把重要的词写出来,或者用字的形式来表现。

早期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量的增加,字的结构的定型,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以及严格按语法顺序书写原则的形成等等。为实现这些目的,造字的方法和表记语词的方式,都需要相应地发展变化。当体系初具规模之后,体系的完善化的变化,即表现为适应语言的发展,对上述的几个方面不断加以巩固、补充和调整。就古汉字发展的情况看,可以想见,以象形字为主体的那个时期的上古汉字的字量是很有限的,因为,反映在汉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象形字,也不过260多个。几百个象形字再加上来自刻画符号的少量指事字,用来记录上古汉语,肯定是不够的。甲骨文时代的汉字已发展到既表形也表意,今天发现的甲骨文字量就有3千多了;造字方法除“象形法”外,又有了“会意法”和“形声法”;写词的方式,除按字意与词意对应的原则之外,又出现了同音假借的纯表音原则。词语的书写顺序,大都合乎语序,只是字的结构尚不大定型。可见,汉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是经过体系完善的变化过程的。到了汉代,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量看,已增加到9千多个,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字的结构基本定型了,形声造字法,上升为主要造字法。至此,汉字的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了。表音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母表和拼写法的完备上。例如,塞姆字母只拼写辅音,不表示元音,体系原始,不够完善。塞姆字母演变为希腊字母之后,希腊人增加了元音字母,修订了辅音字母,调整了书写顺序,字母的形式也进一步定型。字体上也出现了“大写”和“小写”,“楷体”和“草体”的区别。这就给音索文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人类的文字脱胎于图画,所以原始字形往往带有图画性或象形性。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所以,文字产生以后,在构形上的发展趋势,就是符号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汉字从诞生到今天,一直是保持者表意体制,即使这样,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向也很明显。如“马”字在古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具有相当的形象性,演变为大篆、小篆后,象形的意味已经不多了。

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文字的应用,是为了能把语言“写”下未、“读”出来。笔画简单就便于书写,也便于记忆,便于阅读,所以,笔画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又一趋向。表意文字字量大,字与字间构形上的区别性要求或理据上要求,往往使笔画不易简化,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删繁就简的调整。所以,表意文字笔画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汉字自始至终贯穿着笔员简化的规律。不仅是笔画数目的简省,也包括笔画形式的简易。如“车”宇在甲骨文金文里像车形,笔画繁多。到了大篆、小篆,笔画已有所省省,到了楷书又省简,今天又写作“车”。和篆书相比,不仅笔数大大减少了,笔形也由圆转简化为直折。

④体制的表音化趋向
  这里说的“体制”主要指的是造字的方法。按照通常的说法,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表意率的造法主要是象形。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拿汉字与西洋文字比较,汉字是表意的,西洋文字是表音的。这个说法当然很不全面,因为汉字不仅表意,也表音,所以现在好多人称它叫“意音文字”,就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而西洋文字的“字”如果用来指那些拼音的符号,那可是只能叫“字母”,“字”是由“字母”拼成的(“字”是汉语的说法,用“字母”拼成的单位,西洋称“词”),而“字”(词)就是表意的。所以不论是西洋的“字”,还是汉字都是兼表音义的。

3.汉字发展的几种阶段

汉字形体变化主要有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记事符

使用一些线条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作为某种标志或表示一定的含义,通常刻画在石壁、石块和陶壁上,最初出现的符号可能是个别人根据自己的意图刻画出来的,线条较简单,随意性也大。这种表示文字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因为线条横竖的交叉,圈点各异,疏密繁简不一,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不断出现新的符号。

几何型刻画符号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出现了最早的刻画符号,晚期的刻符是用直线、横线和交叉线条组成的几何形状,日前发现的都刻在陶器上,根据资料,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内,几乎都发现了这种几何型刻画符号,这足以说明某些符号在不同的地点都已具有同样的记事功能,而同时为人们接受和使用。

图象型刻画符号(时间:原始社会时期)

  黄河下游山东省营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1960年曾采集到三件陶器大口尊,尊口沿下刻线划着显然与几何符号不同的图象符号,非常的奇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图象分布很广。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刻画图象,线条工整,墓葬中,大口尊都放在墓主的脚下部,与死者骨架成一条直线,尊上的图象符号应同这种葬俗有密切联系。

原始文字(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现在人们公认,各民族的文字是从图画发展过来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和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在文字发展中起了过度作用。这其中大汶口陶器的刻画符号有两点值得注意,它与文字的起源密切相关;一是这些图象符号同后世的甲骨文、金文的形状接近,一看就和文字很接近;二是这些图象符号象形而又有相当程度的抽象化,不是简单的描绘。

甲骨文(时间:夏商时期)

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指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以及一般兽骨和骨角器上的文字。写而不刻的字在甲骨上也有发现,但数量很少。在已发现的甲骨文里,最重要的是殷墟甲骨文。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时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从清末开始发现以来,在殷墟已经出土了十多万片刻有卜辞的甲骨(绝大多数是碎片)。这是研究商代文字的最重要的资料。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50年代以来,在山西省、北京市和陕西省的一些地方陆续发现了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其中以周原的发现最为重要。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周原遗址西周前期宫室废墟的窖穴里发现了大量卜甲碎片,其中有近三百片刻有卜辞。据研究有一小部分卜辞的时代早到周灭商之前。1979年在同属周原范围的扶风县齐家村一带也发现了一些刻有卜辞的西周时代甲骨。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我国汉字,从不成熟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甲骨文的确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从文字形象表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肯定说明了刻画符号发展成文字的事实。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

这五期甲骨文的书风各有特色,有兴趣者可自行研究。以文字特性来说,甲骨文还保留着绘画的色彩,但又不失素描式的写意神态,在排列上不似一些来的书法,比较自由。

      甲骨文的特点: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3.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金文

金文是古汉字的一种字体,又称吉金文字、钟鼎文字、钟鼎彝器款识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主要是指商周时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器铭文的搜集和研究,早在宋代就已开始。一千年来陆续发现的有铭文的古铜器为数颇多,属于先秦时代的就有万件以上。中国大约从夏代开始进入青铜时代,晚商达到鼎盛阶段。商周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在商代后期较晚的阶段,出现了一些篇幅较长的铭文,已发现的最长铭文有四十余字。研究西周、春秋时代的文字,金文是最重要的资料。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当时的青铜器上常铸有作器者的族名、私名和所要祭祀的祖先名,字形比较原始,字数由少到多,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汉字发展演变的脉络。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此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依据出土的铜器文字研究,金文也分为三期:前期是武王、成王、康王时期,此时的铜器上金文文字不多,而字势阔大,笔力宏肆。中期是昭王、穆王时期,此时的器物较少,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期金文,已逐渐看不到肥体,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

金文的特点: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3.形声字增加。4. 注重字形美化。

战国文字(六国文字)

战国文字处于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汉时代的篆文、隶书过渡的重要阶段,内容比较丰富。依据记录文字的材料,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包括:金文、石刻文字、陶文、盟书文字、简帛文字、玺印文字和货币文字。

石刻文字

先秦的石刻文字往往见于戈、磬等器物上,非器物的刻石为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发现的,共约700余字,分刻于十面石头之上。石鼓文刻在十个一米左右高的高脚馒头形的石碣上(《说文》:“碣,特立之石也。”),原来立在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面的三畴原上,唐初始见记载,后来曾经经过几次迁徙,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内。由于这些石碣的外形稍有些像鼓,一般称之为石鼓。石鼓各石都刻有一首四言诗,原来共有七百余字,由于石的表面不断剥蚀,残脱的字已达一大半。关于石鼓的时代,历来有很多争论。由于石鼓有些字的写法跟《说文解字》所收的、相传为西周宣王时文字的“籀文”相似,过去很多人把它看作周宣王时的东西。经过一些学者研究,石鼓已经证明是东周时代秦国的东西。但是关于它的具体年代仍有不少异说,最早的早到春秋早期,最晚的晚到战国中期。从字体看,石鼓文似乎不会早于春秋晚期,也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大体上可以看作春秋战国间的秦国文字。

盟书文字

盟书文字1965年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的战国初叶的盟书文字,不仅是中国早期盟书类文献的典型代表,更是早期毛笔字文献的典型代表。

简帛文字

简帛文字,简指简册,帛指帛书,是按材料称呼的。

简册:我国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长期以竹木简为主要书写材料。简是细长条的薄片,用绳把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通常用毛笔蘸墨在上面书写。殷墟甲骨文屡见“册”字,《尚书·多士》也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至迟在商代简册就已通行了。商代和西周春秋时代的主要文字资料应该是简册文字,可惜竹木易腐,未能保存下来。

已发现的简册以战国时代的为最早。西汉和西晋时代都曾发现过大批战国时代的简册(西汉时代发现的就是后面要讲到的“古文经”。西晋时代发现的是“汲冢竹书”),但原物早已毁坏。50年代以来,在湖南长沙市、常德市、慈利县、河南信阳市和湖北江陵县、荆门市等地的楚墓里都出过竹简。此外,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发现的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批竹简。这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批简。曾是附属于楚的小国,文字作风与楚国基本相同。

秦简是在70年代第一次发现的。1975年底,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这座墓是在始皇三十年(前217年)或稍后的时间下葬的。竹简抄写时间不一,估计不出战国末年至秦初这段时期。 

从清末(20世纪初)以来,在西北地区两汉和魏晋时代的边塞等遗址里,陆续发现了很多汉简和一些魏晋简。50年代以来还在各地的汉墓里发现了很多汉简。西北边塞遗址出土的汉简包括所谓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一般都是木简,时代起自西汉武帝晚期终于东汉晚期。(图四)墓葬出土的汉简大都是竹简,时代有不少属于西汉早期,补上了边塞汉简时代上的空白。魏晋简主要出土于新疆罗布泊西南的“楼兰遗址”以及新疆民丰北部的尼雅遗址,都是木简。“楼兰遗址”所出木简记年的较多,所记年份由曹魏晚期延续到东晋初,而以西晋的为多。(图五) 

古代往往以简、牍并称。简很窄,通常只写一行字。牍是可以写几行字的长方形木板(宽度不一)。已发现的最早的牍出土于战国晚期的秦墓。汉代的边塞遗址和墓葬也都出过一些木牍。

对研究字体来说,简牍文字跟下面就要讲到的帛和纸上的文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文字一般是以当时日常使用的字体书写的,不像金石文字往往比较保守,倾向于使用比较旧的字体。秦简是研究秦代隶书的最重要的资料。汉简是研究隶书的发展变化和草书形成过程的最重要的资料。魏晋时代简、纸上的文字是研究行书、楷书等字体的重要资料。

帛书: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除竹木简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书写材料,这就是帛。古人常说“竹帛”,以帛与竹简并提。

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帛书,也是属于战国时代的楚国的。这件帛书是1942年在长沙的一个楚墓中盗掘出来的,早在40年代中期就流入了美国。它是一张长47厘米高38.7厘米的帛,上面有墨书的九百多个字,还有一些跟文字配合的彩色图像。

1973年在下葬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大批帛书,有《老子》《易经》等典籍和医书、占书等等,种类很多。其中有一件字体为篆书的占书,是秦统一前一年(前222年)抄写的。大部分帛书的字体属于早期隶书。其中一部分,字体跟篆书比较接近,可能抄写于秦末或汉初。此外的抄写于西汉早期。 

二世纪初蔡伦造纸之后,植物纤维纸开始用于书写。作为书写材料,纸跟帛的性质比较接近。帛由于价格高昂,不能取代简牍。纸出现后逐渐把简牍排挤出历史舞台,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这一过程大概到四世纪才基本完成。

比较重要的时代较早的字纸,发现于上面提到过的魏晋时代的“楼兰遗址”,其年代范围大概跟同出的简牍差不多,内容有书信、文书和簿籍残片等。在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过一些晋代和南北朝的卷子和字纸,对研究字体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古流传下来的魏晋以来名家书迹,一般也属于帛纸文字。可惜现存的大都是临摹本或临摹本的刻本。

玺印文字

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玺印大约出现于春秋中叶,到战国时代已很通行,这与当时战事频仍、贸易发达的局面相应。

货币文字

在商品交易媒介上所使用的文字,如布币、刀币、圜钱等。

战国文字的特点:1.形体歧异多。2.俗体使用广泛。

篆书

大篆和小篆统称篆书,主要流行于汉代之前。大篆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国固有的籀文形体简省删改,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形体固定,图画性减弱,线条符号性加强,字形有方块字的形式,称为小篆。李斯是历史上篆书的第一大家。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的特点: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三要素)

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由小篆简化而成,体形有楷书的雏形,是汉朝通行的文字,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把篆书中的圆匀对称,而做平正,以求书写时的快捷,利于一般公文的操作,所以称之为隶书。隶书用笔不同于篆,横书起笔收笔特异。笔法又可分古隶、八分等。

隶书的特点: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楷书

楷书新字体,比隶书平直,成为定型的方块字,因其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

 楷书通行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很大的变化了,一直通行到现在,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

楷书的特点: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2.点画形态丰富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行书的特点:1.大小相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草书

草书就是比较草率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草书分为藁书、章草、大草、小草、狂草、标准草书、新草、全草书、独草、连绵草和游丝草。

藁书:亦称“藁草”、“草藁”。“藁”即“稿”。作文必先起稿,其书多涂改而潦草,故名。                           

章草:也称“隶草”,“急就”,“行草”。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大草:指“今草”中形体较大、笔划较“小草”更省简、体势更放纵者,与“小草”相对称。“大草”几近于线符、纯用草法,难以辨认,亦一时兴至之作也。唐张旭、怀素有“狂草”之作,最为放恣,或混称为“大草”。

小草:指“今草”中形体较小、笔划虽省略但较易认者,与“大草”对称。

狂草:最为恣肆放纵的草书。唐·张旭所创。

标准草书:近人于右任主持创造。于氏为近代草书大家,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书社,集合海内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个原则,制定“标准草书”。于氏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第四种草书。

新草:王羲之变法张芝“今草”,别开生面,后世谓之“新草”。“新草”较“今草”更为省略放纵,一说即“大草”。                   

全草书:唐·张彦远《法书要绿》卷二《梁庾元威论书》:“宋中庶宗炳出九体书,所谓缣素书、简奏书、笺表书、吊记书、行押书、楫书、藁书、半草书、全草书,此九法极真草书之次第焉。”详其所指,“全草书”与“半草书”相对而言:“全草书”纯部草书,“半草书”在草、行之间。唐段成式“酉阳杂殂》卷十一《广知》所举百体书中有“半草书”,而无“全草书”,则“全草书”即“草书”可知矣。

独草:指形体不相连接、单字基本独立的草书,与“连绵草”相对而言。宋姜夔《续书谱·草书》:“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日‘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

连绵草:又名“连绵书”。宋朱长文《墨池编》卷十《续书断下》:“吕向字子回,章草、隶峻巧,又能一笔环实百字,基萦发然,世晋草书,多不环连,唐人变为连绵,后世病之。”

游丝草:一种字划细如游丝、连绵环绕的草书。元郑杓《衍极》卷二《书要篇》刘有定注,一笔书,张芝临池所制。其倚伏,有循环之趋。后世又有“‘游丝草’者盖此书之巧变也。”宋高宗赵构《翰墨志》:“至若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可见宋、元之时犹行于世。然连绵回环,并非古法,书家病之。

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写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写汪。狭义的说,草书是一种书体,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

第三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心得

中华精神,世代传承。汉字是个奇迹,它的起源又充满了神话一般的色彩,我为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它是最优美的文字艺术。不必游遍名山大川,不必历数五千年文明,也不必诉穷造纸印刷术,更不必阅尽西厢红楼镜花缘,只需一句汉语,只要一个汉字,或形或声,便能让人感动得眼泪涟涟。经历了多少磨难辛酸,或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转注、假借;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横竖撇捺折勾点织成的一方方土地啊!我常想,每一个汉字该是怎样的一则故事,该是怎样的一注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缕形音意的精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理应将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渊博揽入怀中,植入心田。用心品味汉字的神韵,扎实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功。我会努力把本次探究所感悟的内在价值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的。

                                                                 董恩奇

研究性学习的必然结果是促使了学生的学习走向开放性、全面性,接踵而至的是它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因为教师面对学生不仅是教室里的书本和单一学科的内容,教师针对不同口径,不同学生,就得处理不一样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技能技巧。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即由以往教师的'独奏到伴奏,协奏。'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问题的触发点多,知识的原创少,信息处理又不是很强,这样教师就得指导学生怎样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我们,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应由知识的传递者走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要求我们要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

                                                          梁婷

由课堂--课外--课堂中涉及问题看,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化社会的最终结果是学习化社会。"学会求知"是使师生融入学习化社会的通行证,它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更自由、更灵活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出路。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不满足教师单一、标准、刻板的传授,过程必然使得师生是步入图书馆、实验室,甚至山间、田野,要以不同程度的去体验、去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不再是神话了。

                                                       刘燕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最关键的。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梁汝豪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同一个问题,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会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这样我们会学到更多。

                                                              牟晓宇

                                          

指导教师评价:

   

   本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组长认真负责,领导有法,分工明确,全体组员态度认真,积极投入认真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在最终完成结题报告。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得到了亲自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调动了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探究问题的困惑和挫折,但组员们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最终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汉字发展认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学习案例。

相关推荐